24小时播不停:

中石化官微正式上线 去年日均639条负面舆情  |   青海英东油田原油日产量突破700吨  |   中国石油辽河石化形成59项国家专利  |   国土资源部:2013年油气勘查投资将达800亿元  |   中石油又有3高管涉嫌严重违纪被查  |   挪油再次在加拿大纽芬兰岛海洋发现石油资源  |   中石油斥42亿美元购莫桑比克股权  |   叙局势令原油期货价升至6个月新高  |   中石油董事长:干部要不走“邪路”不吃“禁果”  |   中石油曝最严重腐败案 高管几全军覆没  |  
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新闻

中国PX项目屡遭抵制 解决公众诉求或为良方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责编:董艾青     发布时间:2013-08-28
  • 分享到:

石油壹号网讯   PX项目继在厦门、大连、宁波引发公众抗争后,再次在昆明、彭州等地遭到公众抵制。无独有偶,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也曾在广州、北京、江苏等省市引发公众抗议风波。这些项目能直接或间接地拉动地区GDP增长,增加社会福利,如大连PX项目总投资600余亿元,年产值约260亿元,年纳税20亿元,但为什么会屡屡引发公众强烈的抗争、抵制和反对?

解环境焦虑症可有良方

PX项目一上马,公众就上街;公众一上街,政府就紧张。其实,与群体性事件本身比起来,事件折射出的公众的社会焦虑、环境焦虑,更应引起高度警惕。

这种焦虑并非空穴来风。雾霾锁城,挥之不去,河流、地下水、土壤、重金属等污染事件频频曝光,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公众的神经变得极度敏感和脆弱。为了维护自身健康,公众不再允许周边增添新的风险源,哪怕已经被证明发生风险的几率很小。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围绕一个建设项目,往往会有各方利益交织、碰撞、博弈。在单向度的决策思维下,决策过程不透明,难免引发猜测、质疑、担忧,甚至反对。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地方政府“项目下马式”的处理方式,又无意中从侧面“印证”了公众的担忧。久而久之,公众的环境焦虑不仅没有得到纾解,反而加剧,环境焦虑症发展成了环境焦虑并发症。

随之而来的,是公众对决策机构的不满、对项目的担忧、对污染的恐惧。面对可能引发环境污染的建设项目,公众不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愿再做“沉默的大多数”,尝试着用能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能引起决策机构充分警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于是就有了在厦门、大连、宁波、彭州、昆明等地发生的群众上街“散步”。

其实,不仅是PX项目,对于钼铜、排污管道等其他项目建设,公众也表现出了类似的焦虑情绪。这些事件都直接传递出这样一个明确信息: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公众的环境焦虑已经不再处于蛰伏状态,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发散、蔓延、强化。一旦长时间得不到纾解,就会滋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很显然,地方政府接收到了这样的信息,感受到了巨大压力,也在尽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尽快平息舆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少地方政府很快就宣布项目下马,有的还决定“永不再建”。即使是国家重点项目、投资总额巨大,也不得不忍痛割爱。但客观地讲,这些地方政府尚未读懂公众的环境焦虑,至少没有完全读懂,自然也开不出什么解决的良方。实践证明,“项目下马式”的纾解方式,暂时可能奏效,但绝非长远之计。
  
焦虑的背后,是公众对环保等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诉求表达和期待表征。对那些可能引发环境问题的建设项目,决策部门很有必要摒弃关门决策的惯性思维,以更开放的心态保障公众参与,以更理性的心态直面公众质疑,以更包容的心态听取不同意见,这是纾解公民环境焦虑的必经之路。

环境焦虑虽是环境问题日积月累发作的宿疾,但纾解公众环境焦虑的过程,同时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是重构社会信任的过程,不妨把三者结合起来,或许能够“柳暗花明”。

从当下努力,为时未晚。

如何挽回政府公信力

近年来,PX成了公众眼中污染、致癌的象征符号。其实,业内人士都知道,PX并非传言所描述的那般可怕。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地,都有成熟的经验和先例,工厂和居民区相距不远也能相安无事。

可尽管当地政府百般释疑、专家千般解惑,公众就是不相信。有媒体做过一项调查:你为什么反对PX项目?大部分网友选择了“政府做这个项目肯定没安好心”。看似荒唐的理由,背后反映出的是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地方政府陷入了信任危机。

实际上,不光是PX项目,像什邡的钼铜项目、南通的排海工程等,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有的地方很困惑,说我们听证会也开了,公示公告也发了,该走的程序一个没少,为何公众还是不信任?这些地方搞错了一个逻辑,并不是说为了项目落地而进行这样一套程序,而是进行这样一套程序以决定项目是否落地。

在错误逻辑的引导下,不少地方走过弯路。比如说,有的地方,公示信息专挑周末、节假日这些时机,意在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以期快速通过。而且有的公示信息极其简略,一句“项目经过最严格审查审核,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就算信息公开。这种仅有判断、毫无细节的信息无疑是缺乏说服力的。公众不仅不会接受,反而更会觉得背后有隐情。

还有的地方,把听证会开成了“通知会”、“告知会”,实际上在听证会之前已经做好了决定,听证会无非就是履行个程序。更有甚者,不是在听证代表上做手脚,就是在听证会程序上设置障碍。类似于这样的听证会已经失去了意义,代表不了真正的民意。

矛盾暂时掩盖了,貌似一派和谐,却为将来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似进实退。民意是捂不住也盖不住的,正常渠道走不通,公众总要找机会发泄出来。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地方群众“散步”抵制的行为,导致项目最终停建或流产,政府“赔了夫人又折兵”。

公众激烈表达的背后,实际上是未被听取的民意、未被尊重的权利、未被满足的诉求。

《资治通鉴》里司马光对政府的诚信问题有过经典的评论: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地方政府要从中有所警醒和借鉴,努力挽回和提升政府公信力。

信任源于信息公开、有效沟通,信任源于言出必行、行之必果。地方政府应该从一次次事件中吸取教训,而不是一次次重蹈覆辙,陷入“一拍脑袋就上”、“一闹腾就停”的尴尬循环。

这个盒子能变透明吗

玩过摸盒子游戏吗?在不透明的盒子里,一只兔子也可能把人吓得尖叫。但如果将盒子换成玻璃(1414, -19.00, -1.33%)的,能够看到盒子里的东西,就没有人会害怕了。

同样的情况如今也出现在新建项目上马时。几年来,公众对PX项目的恐慌正是那个不透明的盒子造成的。这个不透明盒子之所以产生,一方面是在项目建设前公众没有获得充分的信息和足够的参与,另一方面则是公众担忧项目建成后的安全运行。

人们对于不了解的事物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恐惧感。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对PX项目威胁人体健康的担忧在没有得到正面纾解和深入了解的情况下,逐步放大,演变成恐慌,直到“谈PX项目而色变”。

类似“谈XX而色变”的症状,这几年频繁出现:“谈垃圾焚烧而色变”、“谈化工厂而色变”等。即使政府、企业、专家不遗余力地在媒体上解释说明,公众也毫不买账。项目建在居民周边,关系着居民的切身利益,谁也不愿意在自己身边放一个不了解的环境隐患。北京六里屯垃圾焚烧厂、厦门PX项目、彭州PX项目等都在这种恐慌中发酵并最终引起矛盾激化。

解决的方法是有的,不妨把盒子换成透明的,让公众充分了解,让公众亲身体验,让公众参与监督。尤其在当前,很多安全监管工作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监控机制,加之政府监管常常难以奏效,公众参与和第三方监管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台北的北投垃圾焚化厂在这一方面就做得非常好。公众可以随时走入工厂,察看工艺流程;焚化厂每两个月要把运行状态的各个指标公开上网,市民可以质询废水、废气和废弃物的排放情况;台北市环保局在垃圾倾泻平台上设置了录像设备,并连接网络,市民可以随时上网监督;环保部门每年也会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突击检测。

认识了、了解了,恐惧自然会消除;参与了、监督了,担忧自然会减少。企业与公众并不是天生的敌对双方。对于公众与企业之间的坚冰,有专家指出,应尽快建立由当地居民、人大代表、中立的研究机构、环保NGO、媒体等组成的第三方监督制度,形成政府、企业、第三方监管、居民监督的良性互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打破坚冰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多方努力,需要把PX项目阳光化,让公众能够监督项目环保审批、建设、运行的全过程。

何不以利益换利益

厦门、大连、宁波、彭州、昆明,PX项目落地为何屡屡受挫?有人疑惑,为什么以前上个重污染项目都比较容易,现在连上个环评已通过的项目,都会遭到公众反对,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呢?

回顾几十年来公众对工业项目的态度变化不难发现,现在一些环境敏感项目难落地,一方面和公众环境意识提高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公众利益没有得到满足相关。

在改革开放之初,很多人尚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的阶段,公众最想获得的利益就是提高经济收入,不用再为吃穿用发愁。上工业项目往往可以迅速带来经济利益,从而提高生活水平,公众可以获得的利益显而易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仅上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很少会有人反对,就连个体开的“十五小”企业也是遍地开花。

当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公众逐步开始关注环境质量,对环境利益有了更高诉求。

不管是PX项目还是其他项目,只要落地,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对于当地政府来说,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提高政绩。但公众可以获得什么呢?企业附近的居民可以得到有限的赔偿,当地其他居民几乎什么都得不到,而且还要承担不可预知的环境风险。政府和企业获利,公众的利益却受损,这样的买卖公众自然不愿意做。

除了环境利益,公众还有其他的需求,比如教育、公共服务等需求,而且这样的需求同样迫切。想从PX项目中获取利益,何不先满足公众的利益诉求,尝试以利益换利益呢?

台湾也曾经历过公众环保抗争阶段,最终消除“民愤”的方式是项目建设方实施的“环保回馈”,例如,设立公园、图书馆、运动中心、温水游泳池等,供附近居民免费(或打折)使用,还有给予奖学金等措施。宜兰县的白米社区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白米社区周边集结了矿石加工厂、水泥厂和油库,曾是全台湾落尘量最大的地方。在政府协助下,小区与水泥厂签订了环保协议书,设定“环保回馈”的相关规定。小区除了运用水泥厂提供的回馈金外,还可以申请各项小额补助,不仅把环境弄好了,当地湿地也保护得很好。

但是,如何让项目建设方给予公众“环保回馈”?地方政府应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地方政府应当与公众真正站在一起,想公众之所想,急公众之所急,让公众可以获得的综合利益最大化。公众的利益诉求解决了,原本令人讨厌的项目也许


 

石油壹号网
http://weibo.com/oilone/
本期调查 热词页岩气| 加油站| 价格机制

页岩气开发或致污染 我国是否要大面积开采?


页岩气是一种清洁能源,高效环保,我国探明储量大,有助于扭转我国过度依赖煤炭的能源[全文]
977人
1403人

开采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我供水资源贫乏加之压裂表面的化学成分会导致水体污染,得不偿[全文]
客户热线:010-85072204 传真:010-85072202
  投稿邮箱:news@oilone.cn
Copyright 2012 oilon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石油壹号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338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532号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358cd5735a43fc1ef04e4e5557e01e5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未经石油壹号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调用向左滚动 toleft("demo","demo1","demo2",30,"hehe123") //调用向右滚动 toright("demo0","demo11","demo22",20,"hehe1123") function $(id){return document.getElementById(id)} //向左滚动函数,demo包含demo1与demo2,speed是滚动速度,flag一个网页内有多个时设置为不同的任意字符。 //by 柳永法(yongfa365)'Blog www.yongfa365.com function toleft(demo,demo1,demo2,speed,flag){ demo=$(demo);demo1=$(demo1);demo2=$(demo2) demo2.innerHTML=demo1.innerHTML function Marquee(){ if(demo2.offsetWidth-demo.scrollLeft<=0){ demo.scrollLeft-=demo1.offsetWidth } else{ demo.scrollLeft++ } } flag=setInterval(Marquee,speed) demo.onmouseover=function(){clearInterval(flag);} demo.onmouseout=function(){flag=setInterval(Marquee,spe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