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是经济发展的“血液”,是全世界各国发展强大的首要战略问题。尤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谁掌握了石油谁就主宰了世界!谁就能控制对手!
自从石油燃料代替煤炭燃料以来,石油的用途迅速扩大和发展,没有哪个国家能脱离石油生存,更别提发展经济。而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控制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成为各国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的核心和重要目标之一。被称为“黑金”的石油不论是对需求国还是产油国来说,都十分重要。没有石油,经济灾难将接踵而至。历史上爆发的三次世界性石油危机所造成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给许多国家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石油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石油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和影响力,在关乎国家军事战略利益上它具有不可替代性;石油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的“武器”性作用,使石油成为了政治权力角逐的物化表现手段。
为保证中东等海外石油基地对美石油输送的安全、畅通,美国的军力部署及发展围绕石油安全而演变,美国的全球战略相当程度上是围绕国际能源基地及运输通道展开的,美国外交更常常以石油为基点而转动。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在大中东地区“牵头”发动四次战争,其实质都是“为石油而战”—以国家利益和“干涉主义”理论为幌子,以武力为后盾独霸中东石油,从而实现其经济战略利益。
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曾指出过:“当今,不论是军事强国还是经济强国都需要石油。在本世纪最后的几十年里,这一基本事实使海湾成为世界风暴的发源地。如果苏联有能力关闭中东石油的龙头,它就有能力使多数西方工业国家屈服。……在21世纪,人类可以利用核能、太阳能、地热资源或其他的能源来基本满足世界的需要。但现在我们却生活在石油时代。这使得海湾地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成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这意味着世界上最棘手、最不稳定和最危险的地区,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如今石油是现代工业的命脉,海湾地区便成为供血的心脏,而其附近的海上通道,则是输送血液的血管。……更重要的问题在于,谁控制了海湾和中东,谁就掌握了控制世界的钥匙。”著名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畅销书《石油战争》的作者威廉·恩道尔(Frederick William Engdahl)曾在海湾危机爆发后对媒体表示,美国在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约旦、科威特等中东国家的主要利益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个字:石油。美国希望将中东卖给中国的石油资源直接控制在手中,这样当未来某一天中国立场强硬地维护本国经济利益时,美国可以这样敲诈:如果不按照我们的要求做,就没有更多的石油。
曾有学者指出石油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应该是一种世界人民共有的国际公共物品,应该通过一种适用于一切公共物品的运作机制进行分配与消费。但这种想法犹如天方夜谭一般,所有与石油纠缠在一起的国家,都想法设法的利用石油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并且把它扩张到其他国际政治领域,作为一种国际政治博弈工具来使用。 石油在当今的地位远非只是单纯的国际性的大宗商品,而是一种将经济、军事和政治利益集一身的战略商品。当石油成为具有战略性、关乎国家根本利益的商品后,这种关系就变得复杂化了。因为“石油就是力量”,那么,它就是一种主权的象征。这远远超出了一种自然资源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已成为大国之间经济、军事、政治斗争的武器。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美国前国务卿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也曾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
石油资源的稀缺性和利益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利益集团围绕石油资源要展开争夺。每一宗石油生意的背后,都有政治的博弈。石油地缘政治已经不局限于某个地理位置间利益集团的争夺,也不局限于国家行为主体间的利益争夺,而是会引发全世界各种利益集团为争夺利益在石油资源地区形成激烈的博弈状态。石油在现代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导致了以石油为核心的地缘政治的兴起和各国在石油地缘政治区域的博弈。
在当今国际政治博弈中,世界秩序、世界格局的走向、变化与石油息息相关,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新能源开放上的突破和能源战略的调整,使原来简单的单向制约发展为复杂的双向约束,石油生产国开始担心本国原油滞销、经济崩溃等后果。大国之间、大国与相关国之间利用石油这种手段来实现自己其他的政治目的,起到了威慑、威胁、威逼对方以及制衡各方力量的作用。大国都在积极寻求自身石油进、出口的多元化,建立战略石油储备,调整能源结构,新一轮石油安全博弈已悄然展开。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一幅新的石油地缘政治图面正在悄无声息的绘制。
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家,美国将其敏感的石油触角探触到了世界上任何一个石油输出国或潜在的输出国所在的地区,通过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手段拉拢或逼迫这些国家作为其全球石油安全战略体系的合作者或非对抗者,并积极遏制其所谓的非盟友石油消费大国的石油安全战略的实施。为了保证自身石油安全,美国对全球石油战略区域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和控制。
石油是流动的金子,是战争的血液。对美国而言,“石油的颜色是红的,就如同在两次世界大战,以及20世纪许多其他冲突中死去的千百万人的鲜血一样殷红。引发战争和进行战争的核心原因就是为了获取石油。” 与美国的明争不同,中国一直奉行“不干涉他国内政”和“双赢”的政策。基于中国进口多元化战略的思想,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优势和强盛的经济发展势头,在这场牵动国人神经的石油“大博弈”中,抓住机遇,拓展在相邻地区的地缘经济影响,努力成为一支重要的地缘政治力量。
亚洲能源需求的迅猛增长也是不争的事实。预计到2035年,产自中东近90%的石油将被吸纳到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随着全球石油贸易重心进一步向东方转移,围绕石油生产、贸易、运输而展开的新一轮石油安全博弈,已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展开。而最终,这场新博弈不但会改变国际石油格局,且将对国际政治、经济乃至区域安全战略等带来重要影响。
石油对于中国的意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中国所面临的能源形势,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严峻。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如果按照2020年中国经济翻两番计算,届时中国能源需求将达到9.2亿吨,即使中国能源利用效率能够提高一倍,仍然需要4.6亿吨,而中国的石油产量估计最多能够达到1.8~2亿吨,缺口在2.5~3亿吨。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能源市场上的一个战略性买家,由于本身石油生产量的不断下降,预计到2030年,每天将需要进口一千万桶石油,占全球石油需求量的8%以上。为了解决国内石油需求量的急剧增加,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纷纷走出国门,收购或参与开发石油资源。然而,近十年来,“三桶油”的海外石油投资有超过一半以上都是在政治风险比较高的地区和国家,如苏丹、南苏丹、阿富汗、伊拉克等。
为了规避过度依赖某一地区的石油资源所带来的风险,中美两国相继实施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战略,但由于油气资源自给能力和对外依赖度的相似性、地缘政治经济的相关性及主要进口油气资源的同源性,再加上对国际油气资源短缺大势的忧虑,不可避免地导致中美两国在国际石油市场展开竞争。美国以石油作为遏制中国的战略工具主要表现在:一是,美国势力竭力将中国排斥在“世界石油心脏地带”之外。北非、西非、中东、中亚、里海、俄罗斯所构成的一个条状带就是“世界石油心脏地带”。二是,美国试图影响或操纵油价以遏制中国经济快速的增长。美国已经控制着世界上60%以上的石油资源,并在冷战后牢牢控制着世界石油价格50%以上的话语权,能够极大地影响和左右世界石油价格。三是,作为中国石油安全国际战略实施主体的中国石油企业屡屡遭受来自美国的政治干涉。中美之间,可以是竞争,可以是合作,当然也不排除斗争。无论如何,中美之间在石油问题上的博弈始终是一种遏制与反遏制的博弈。
近几十年来,周边国家纷纷利用地理上较为接近的优势,不断蚕食南沙群岛,攫取了大量的油气资源。南海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且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是东西方交流的主要通道。由于美国等国的介入和渗透,南海油气的争端已经在无形之中上升到国际化的高度。由于美国“重返亚洲”的脚步异常坚定,中国希望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放下身段或者引而不发已经没有可能,但中国也不缺乏与美国周旋甚至抗衡的牌。除了中国有意识地加大与美国石油公司合作开发南海石油资源的力度与频率以强化与美国的“利益捆绑”机制之外,中国还可以在外围上“合纵”俄罗斯来制衡美国。中国还应大力开展石油外交,改善与推进同石油输出大国的友好政治经济关系,为多样化石油来源建立坚实的政治基础;通过国际石油期货市场进行“风险采购”,从目前的防御型体系向主动出击型体系转变,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建立海外石油战略基地,尽快营建中国的全球能源多边合作体系。
总之,中美两国如果在石油安全问题上采取对立和对抗的态度,会陷入不可自拔的“囚徒困境”。如果中美两国能够避免对抗性、排他性的“零和”式博弈,走向“正和”式竞争下的合作,则可以实现各自石油安全的“双赢”局面。无论如何,在中美之间的石油问题上,究竟是上演一出握手温情剧还是一场掰手腕游戏,攸关世界经济走向。
|
客户热线:010-85072204 传真:010-85072202 投稿邮箱:news@oilone.cn Copyright 2012 oilon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石油壹号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338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532号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358cd5735a43fc1ef04e4e5557e01e5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未经石油壹号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
//调用向左滚动 toleft("demo","demo1","demo2",30,"hehe123") //调用向右滚动 toright("demo0","demo11","demo22",20,"hehe1123") function $(id){return document.getElementById(id)} //向左滚动函数,demo包含demo1与demo2,speed是滚动速度,flag一个网页内有多个时设置为不同的任意字符。 //by 柳永法(yongfa365)'Blog www.yongfa365.com function toleft(demo,demo1,demo2,speed,flag){ demo=$(demo);demo1=$(demo1);demo2=$(demo2) demo2.innerHTML=demo1.innerHTML function Marquee(){ if(demo2.offsetWidth-demo.scrollLeft<=0){ demo.scrollLeft-=demo1.offsetWidth } else{ demo.scrollLeft++ } } flag=setInterval(Marquee,speed) demo.onmouseover=function(){clearInterval(flag);} demo.onmouseout=function(){flag=setInterval(Marquee,spe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