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播不停:

新疆先行先试改革措施 鼓励民资参与石油勘探  |   戴文能源将以60亿美元收购德州页岩油气资产  |   肯尼亚石油开采东非领先2016年将启动原油出口  |   康菲石油呼吁美国政府应取消原油出口禁令  |   目前我国适时推出原油期货条件已基本具备  |   广石化涉嫌违规操作排放恶臭气体被罚10万  |   BP前掌门唐熙华再度出山中东寻油  |   国际液化天然气价格持续上行刺痛日本  |   市场化趋势下价格博弈应依规理性  |   越南印度合作开发南海油气以应对中国压力  |  
您的位置: 首页 >  能源观察

解决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矛盾 统筹应对是关键

来源:中国能源报     责编:安润     发布时间:2013-11-21
  • 分享到:

11月15日,我国北方地区正式进入供暖期,就在三天前的11月12日,沧州大化发布公告称,因“保民用、压工业”的原则,公司天然气供应将暂停。而今年因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推行的煤改气项目无疑会让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雪上加霜”。业内相关人士称,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紧张形势已经显现,天然气能否稳定供应已成为这个季节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

挑战:缺口将达历史最大

事实上,如同人们遭遇的“电荒“、”油荒”一样,天然气供应出现紧张反应的是产业发展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发展需求,是天然气产业发展进程中的正常现象。

枯燥的数据说真话。国家发改委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增长13.5%,明显高于9.2%的产量增速,天然气供应表现总体偏紧。乌鲁木齐、北京、石家庄等城市还首次在消费淡季出现了供应紧张状况。

在4至6月传统消费淡季,中石油往年天然气销量增幅约为10%至15%,今年却高达25%,创历史之最。

国家发改委在2013年全国天然气迎峰度冬供应保障协调会上称,今年全国全国天然气需求约1920亿方,实际可供1700亿方,缺口将达220亿立方米。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天然气生产不仅要满足天然气消费量的正常增长。而为保护环境实施的大规模煤改气、油改气工程的推进也将加剧冬季用气高峰,尤其是北方地区采暖锅炉用气峰值迅速上升,将使天然气需求呈爆炸性需求增长。

以新疆乌鲁木齐为例,自去年供暖季实施煤改气以来,乌鲁木齐天然气需求量用气量出现大幅增长,去年全市用气量最大时高达1700万立方米/天,是实施煤改气前的三倍。今年是煤改气实施后的第二年,预计峰值时乌鲁木齐市的用气量将达到2300万立方米/天。在大幅减压工业及商业用量的情况下,仍将对车用、公服用气造成影响。

破解:“多管齐下” 理顺产业链

一旦天然气供应发生短缺,就意味着一些工业企业用户要面临停供停产,城市居民用户要断炊,势必会对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天然气产业在我国虽然发展迅猛,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如何确保天然气的稳定供应?

业内专家称,天然气供应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产气、输气、储气、购气等环节,因而要缓解天然气供应紧张,需多管齐下,从整体上理顺天然气产业链。

保障供给,首要之务自然是多渠道增加气源。

资源性产品的最大特殊性就在受制于资源禀赋的制约,我国天然气储量仅占全球常规天然气储量的1.7%,且埋藏条件不易于开采。而且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常规气田找气和采气的难度越来越大。

加大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加大从国外进口天然气的力度、寻找替代性产品等措施不失为替代天然气的有效方式。

今年9月,兰州市启动的“煤改气”示范工程使用的气源就是利用油气田、天然气田、炼油厂的副产物——液态轻烃作为原料,制成混空燃气,既解决了气源紧张的问题,又实现了一些目前天然气管网到达不了的区域煤改气的目的。

调峰是缓解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又一重要手段。

业内人士建议应加大储气库建设力度。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储气库的工作气总量是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的2%,远低于世界平均10-15%的平均水平。加大储气库建设力度,不仅可以用于用气高峰时的调峰,还可以用于城市应急储备和国家战略储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毅军指出,灵活的价格机制也有利于解决天然气供需失衡矛盾,可根据市场需求、不同用户、不同季节,建立差别气价政策,推行天然气季节性差价、峰谷差价、可中断气价和居民用气阶梯气价等差别气价政策。通过建立制度机制,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以法律和行政手段实现天然气的稳定供应。

其实,就供应吃紧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来看,在眼下天然气本身“底气”不足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在天然气供应量基本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天然气项目依然不断上马,一增再增。明知无气可供,还存在侥幸心理,难免不会成为引发“气荒”的重要诱因。

要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开源与节流缺一不可。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要统筹规划,控制用气秩序,天然气用户也应量入为出,量体裁衣。

行动:油企增储上产限供补缺口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供应能力持续增强,已成不争的事实。据统计,2000年至今,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2012年达到1475亿立方米,比2000年相比增加了5倍多。

面对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严峻形势,今年10月19日,国家发改委就开始部署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工作,11月初连发两份有关天然气保供通知,协调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

作为国内最大的天然气生产运营商,中石油早已开始备战,旗下长庆、青海、四川、塔里木四大主力油气田,已在年生产计划的基础上增产3%。

石油北京天然气管道公司所辖大港、华北两个储气库群已累计注气22.78亿方,提前为今冬可能出现的大气量输气做好准备。呼图壁储气库、苏桥、金坛储气库也都为保障用气高峰季做好了准备。

今年,中石化也加大了天然气的供应量,拟安排天然气商品量75.83亿方,同比增加7.2亿方,增长10.5%,并完善储运设施,提高输配气能力。预计储气库冬春期间日均采气50万方/日,应急采气能力可达300万方/日。

中海油也表示,海上和陆地、常规和非常规气田均开足马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增加产能。

与此同时,石油企业还做好了从海外进口液化天然气的准备。

在确保多气源的同时,各企业还主动压减内部企业用气量。中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宁夏石化等企业已率先开始压减用气量。

有业内人士指出,即便这样,依然难以满足强劲的市场需求,填补上百亿方的缺口。

石油壹号网
http://weibo.com/oilone/
本期调查 热词石油行业 页岩气| 加油站|

石油行业到底该不该破除垄断引入民资?


正方:石油垄断造成的后果,不是不愿意做石油,而是不敢做石油。怕国家垄断,怕国家政[全文]
862人
711人

反方:中国如果石油行业完全放开民营企业亏不起,要求产品大涨价,用户又承受不起,反[全文]
客户热线:010-85072204 传真:010-85072202
  投稿邮箱:news@oilone.cn
Copyright 2012 oilon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石油壹号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338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532号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358cd5735a43fc1ef04e4e5557e01e5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未经石油壹号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调用向左滚动 toleft("demo","demo1","demo2",30,"hehe123") //调用向右滚动 toright("demo0","demo11","demo22",20,"hehe1123") function $(id){return document.getElementById(id)} //向左滚动函数,demo包含demo1与demo2,speed是滚动速度,flag一个网页内有多个时设置为不同的任意字符。 //by 柳永法(yongfa365)'Blog www.yongfa365.com function toleft(demo,demo1,demo2,speed,flag){ demo=$(demo);demo1=$(demo1);demo2=$(demo2) demo2.innerHTML=demo1.innerHTML function Marquee(){ if(demo2.offsetWidth-demo.scrollLeft<=0){ demo.scrollLeft-=demo1.offsetWidth } else{ demo.scrollLeft++ } } flag=setInterval(Marquee,speed) demo.onmouseover=function(){clearInterval(flag);} demo.onmouseout=function(){flag=setInterval(Marquee,spe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