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壹号网消息 中俄上周签署金额巨大的30年天然气购销合同,拉锯近20年的谈判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在双边国际关系中,各国都会优先考虑本国经济利益和战略利益,而审时度势、各自适当妥协,才能实现共同利益。回顾中俄天然气谈判史,双方在这场艰苦的谈判中均展现出较大诚意,最终达成了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谈判难点:价格和管道路线
价格是中俄天然气谈判的重中之重,也是媒体的一大焦点。由于各自的参照点和预期不同,对于价格“贵贱”很难得出清晰的结论。笔者认为,审视这笔能源大单,不应只看价格,事实上价格目前也很难完全确定,能大致确定的只是定价公式。
在中俄谈判中,俄气公司一直坚持东线价格应与欧洲气同价——俄罗斯向欧盟售气的价格为369美元/千立方米(2.3人民币/立方米),而中方几年前的底线则是不超过250美元/千立方米。
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透露的本次4000亿美元合同金额推算,最终价格定在350美元/千立方米左右,这一价格与中亚天然气到中国境内价格——352美元/千立方米持平。考虑到天然气长输管线成本较高,东线俄气比中亚气离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地更近,俄气应该比中亚气、缅甸气和海外液化天然气(LNG)现货要更有竞争力。
但上述只是一个简单计算。真正的定价可能是包含了多重变量的一个公式。作为长期协议,定价机制需要考虑挂钩条件。一些业内人士猜测,这次中俄协议将按照与油价挂钩的模式来计价,并且附加了“照付不议”条款(指在市场变化情况下,付费不得变更)。但这仅是猜测而已。事实上,据英国《金融时报》最新报道,这种计价模式在欧洲已经受到了挑战。埃尼公司(Eni)近日已与俄气修订供气协议,采用与现货价格挂钩模式,这种模式更加灵活,也对买方更为有利。在后续的谈判中,中方完全有机会争取到更好的定价方式,而目前的形势也对中国更有利一些。
在路线选择上,此前俄方一直希望先搞西线管道,将西西伯利亚的天然气输入中国新疆。而中方则因西部已有中亚管线和西气东输管线,而东北、京津冀等地区对天然气需求更为强烈,自然更希望先在东线合作。显然俄方尊重了中方意愿。
此外,双方在管道建设、融资等关键问题方面都取得了共识,才令合得以最终签署。
总体而言,这是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中俄两国都处在复兴进程中,维护自身经济利益是必然的,对任何一方不利的合同都不可能执行30年。双方不公布价格也有其道理,可免去外界很多关于谁赚谁赔的讨论和质疑,表明两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上更趋务实和成熟。
协议为何在此刻达成?
俄罗斯作为中国的近邻,是世界最大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备国、第三大能源出口国;中国则是亚洲重要的油气消费国。二者地缘相近,被认为有着完美的能源供需互补性,但之前谈判历程的反复与艰辛一度让人深感失望。
中俄天然气谈判久拖不决,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俄罗斯要价太高,超过了中国的实际承受力;二是,俄罗斯国内存在“资源民族主义”倾向,轻易不向中国公司放开上游油气田,使得中国对整个价值链条没有控制权,影响了中俄合作的积极性;三是,在俄气“苦谈”的十多年间,中国寻求从中亚、缅甸和海外获得新气源,这几年进展颇大,有了更多进口替代选择,也有了“再多谈几年又何妨”的底气;四是,双方缺乏信任,俄罗斯国内有些舆论希望俄罗斯避免扮演中国“廉价原料供应商”的角色,而中国也希望避免对俄罗斯能源的过度依赖。
然而,时过境迁,国际政治局势和全球能源发展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受美国页岩气革命、欧洲寻求天然气进口多元化等因素影响,俄罗斯面临的外部风险显著增加,转向东方是必然的选择。中国则面临煤炭消费比重过大带来的严重雾霾问题,迫切需要提高天然气利用比重,引进俄气无论对于外交还是环境都有利。尤其在乌克兰危机等地区事件持续发酵的局势下,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性日益凸现。
中俄大单的签订,对于两国都具有战略意义。回顾这场谈判,曾有供气量更大、价差更小的机会时刻,却没有谈成,今年谈成了,是目前局势下各种力量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俄气对中国能源格局的影响
在欧盟目前每年约6000亿方的天然气消费量中,俄气供给约占三分之一。近年来在俄乌争端中,俄罗斯屡屡挥起“断气”、“提价”的大棒,激发起欧洲寻求能源供给多元化的本能反应。在非常规油气革命方兴未艾、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使得油气供大于求的背景下,欧洲手中可打的牌并不少,既可从北美、非洲等地进口天然气,也可深挖可再生能源潜力,大不了继续使用煤炭,比如德国出现了煤炭发电对燃气发电的反替代。
但对油气出口占国家收入大头的俄罗斯来说,可选择的余地似乎并不多,要么“向西”,同欧洲公司谈判;要么“向东”,转向中国。同埃尼公司修订供气协议,就说明此前一直“蛮横”的俄气对欧洲做出了让步。
对中国而言,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重要性有着较大差别。虽然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石油供给很重要,但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石油供给趋势,短期内也不会改变中国对中东原油的依赖。相较之下,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天然气对中国的意义大得多。
资料显示,俄东部最初探明的陆地天然气总量为52.4万亿立方米,陆架为149万亿立方米,且探明程度极低。如果大规模的俄气能得到开发并进入中国,将极大地改变中国天然气供应格局,帮助中国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并缓解天然气“亚洲溢价”局面。预计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4000亿立方米,俄罗斯输送的380亿立方米约占到十分之一。目前中国每年从澳大利亚、卡塔尔等十几个国家共进口天然气300亿立方米,由此可见俄气对中国的重要性。
无论是从中国实现气源多元化的角度,还是从加强中俄之间并不密切的经贸关系来说,加大中俄天然气合作,对于中国都是有利的。不过从中俄双方交往的历史看,合作能否顺利,双方的互诚互信非常重要,否则随着局势的不断变化,已经签署的合同执行不下去甚至告吹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中国应该加强对不确定性的预判和应对。
中国应借此契机推动国内能源改革
尽管俄气东来对中国整体利好,但客观讲,中国也有很多无奈:一是,相对于国内目前受管制的气价,俄气价格不菲;二是,中国在天然气定价上不占主动权,长期的天然气价格管制与能源金融体系的不发达,限制了中国在天然气谈判中的余地,天然气“亚洲溢价”局面短期之内很难改观。
在上述背景下,中国不妨借俄气大单签订的契机,加速推进国内能源领域的改革,包括国内天然气价格改革,建设国内天然气交易中心,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加快推进国内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实际上,中国页岩气、致密气等非常规油气的资源潜力并不逊色于美国。
不过上述领域的推进都需要一个前提,即中国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活力。借用习近平主席的一句话,“亚洲问题还需要亚洲人民自己来解决”。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国际合作固然重要,但是把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是不现实的,更需要的是中国人自己的智慧和勇气。
客户热线:010-85072204 传真:010-85072202 投稿邮箱:news@oilone.cn Copyright 2012 oilon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石油壹号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338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532号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358cd5735a43fc1ef04e4e5557e01e5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未经石油壹号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
//调用向左滚动 toleft("demo","demo1","demo2",30,"hehe123") //调用向右滚动 toright("demo0","demo11","demo22",20,"hehe1123") function $(id){return document.getElementById(id)} //向左滚动函数,demo包含demo1与demo2,speed是滚动速度,flag一个网页内有多个时设置为不同的任意字符。 //by 柳永法(yongfa365)'Blog www.yongfa365.com function toleft(demo,demo1,demo2,speed,flag){ demo=$(demo);demo1=$(demo1);demo2=$(demo2) demo2.innerHTML=demo1.innerHTML function Marquee(){ if(demo2.offsetWidth-demo.scrollLeft<=0){ demo.scrollLeft-=demo1.offsetWidth } else{ demo.scrollLeft++ } } flag=setInterval(Marquee,speed) demo.onmouseover=function(){clearInterval(flag);} demo.onmouseout=function(){flag=setInterval(Marquee,spe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