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壹号网消息 美国出口石油不可能不对中国产生影响。为了应对所可能产生的重大变化,中国需要及早进行研究,进而做出相应的应对预案和措施。
美国大规模出口石油端倪频现。在第一次石油危机时,美国政府1975年没有死守所谓市场自由的硬框框,施展了强硬的行政措施,通过法律禁止多数原油出口,只有少许例外,包括对加拿大销售原油和再出口。近一个时期以来,美国却频露石油出口的迹象。首先,紧锣密鼓进行石油出口积极意义的“科学论证”,为解除石油出口禁令制造舆论。2014年10月21日,美国政策研究机构亚斯本研究院发布了《解除原油出口禁令:对美国制造业的影响》研究报告。报告称,如果美国解除现已实行长达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美国国内汽油价格将不会因此上涨,而是将给美国国内及全球油价施加“温和的”下行压力。其次,许多石油生产企业设立游说团体以期在国会立法中突破该法律,如共有16个成员的美国原油出口生产者联盟中的11家成员企业在2015年3月参与了游说白宫官员和立法者放松石油出口管制。最后也是更要害的是,已有企业试图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真枪实干地突破石油出口禁令。美国虽然严禁原油出口,但对于经过炼厂处理的汽油和柴油等石油产品并没有类似限制,美国商务部还在2014年年底首次明确了只对原油进行了少量加工的凝析油出口的具体规定,美国陆地油气领域最大的外国投资者之一必和必拓就在未获得美国政府明确许可的情况下,试图将向国际市场出售产自美国得克萨斯州的60万桶超轻质石油(凝析油)。山雨欲来风满楼,美国石油出口的“风”虽未满楼,但山雨所依托的乌云不断叠加,或许只等待时机实现那关键的一跃而已。
美国出口石油的可能性不断增强。美国当时颁布石油出口禁令是因应中东石油禁运,具有鲜明的时代针对性。但是,“势者,时也”,势随时移,这一法律一经实施就是40年,斗转星移,随着“页岩油气革命”的不断扩展,美国逐步朝着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国的方向迈进,美国石油出口禁令已蜕化为历史负担。首先,美国石油产量不断扩张,石油自给率不断提高。在页岩油开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页岩油开采成本不断降低的情况下,美国石油产量出现较大程度的提高。2014年,美国石油产量全年平均比上年提高163万桶/日,增长率为13.2%。2014年,世界石油新增产量绝大部分是由美国贡献的,甚至在某些月份美国新增石油产量还超过世界整体新增石油产量。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统计,美国已经超过了俄罗斯和沙特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随着美国石油产量规模的扩张,美国石油消费的自给能力仍然不断提高。2014年12月,美国石油消费自给率高达76%,比上年同期高出7.42个百分点,比2013年1月份高出14.12个百分点。
由于国际油价走低,也有人对美国油气产量扩张的可持续性产生怀疑,美国页岩油气生产技术进步步伐会由于国际油价降低有所放慢;但是,价格存在商业周期性,技术进步却只有前进不会逆转;美国页岩油气生产成本在较长时间内会不断走低,美国油气产量提高是一个大趋势。其次,WTI和布伦特的比价关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WTI一直比布伦特的价格水平要高,在近几年WTI的价格水平却低于布伦特,并且价格差值幅度还很大,2014年,尽管WTI价格与布伦特的价差进一步缩小,比上年价差缩小了4.7美元/桶,但WTI价格仍比布伦特低了5.8美元/桶。WTI价格大幅度低于布伦特,必然会产生跨区域套利机会,这将大大刺激美国石油出口。再次,美国下游石油生产需要美国石油资源配置更具灵活性。美国许多炼油厂被设计用于处理重原油,美国原油供给和需求的错配使得美国出现大量轻质原油的库存积压。最后,世界石油格局变化也有利于美国石油出口。北海石油产量从新世纪以来开始出现下降,2014年北海石油产量全年比上年又下降了0.5%。北海石油产量下降还提高了欧盟国家对美国石油的潜在需求水平,而俄欧关系恶化又增强了这一需求潜力。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美国石油出口的压力不断增大。根据彭博社的统计显示,美国2015年1月石油出口总量相比2014年12月增加了11%,达到49.1万桶/日。
美国出口石油对世界石油格局的影响增强。美国一旦大规模出口原油,必然会对世界石油格局产生重大冲击。首先,美国出口石油会改变世界石油资源配置格局,使得国际石油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世界石油资源尽管是全球流动的,但是受国际关系、长期合同等交易方式影响,石油资源的流向具有相对的固定性,并决定了特定国际石油关系形态。美国大量出口石油后,世界石油资源流向必然要被迫做出重大调整,世界石油资源流向的调整必然伴随着石油国际关系的重新洗牌,但如何洗牌、洗牌后的国际石油关系形态如何,这些未知因素使得国际石油关系有些变幻莫测。其次,国际油价走势充满更大的不确定性。美国大规模出口石油后,会增加世界石油供给,降低与美国国际关系较好的国家对中东、俄罗斯的油气进口依赖水平,对国际油价有打压作用。但是,美国大规模出口石油使得美国在世界石油格局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参与程度更高,使得国际油价具有更多的“美国”个性特点而不是一个分散的自发运动,这使国际油价的走势又多了另一个层面的不确定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美国出口石油不可能不对中国产生影响。为了应对所可能产生的重大变化,中国需要及早进行研究,并对可能的影响路径和状况预先评估,进而做出相应的应对预案和措施。(作者郭庆方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刘玮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
客户热线:010-83686528 传真:010-83686528-8003 投稿邮箱:news@oilone.cn Copyright 2012 oilon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石油壹号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338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532号 未经石油壹号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