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壹号网讯 联合国安理会7月20日一致通过决议,批准伊朗核问题六国与伊朗在维也纳达成的全面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历史性协议。
一石激起千层浪。伊朗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却饱受经济制裁之苦。这项决议通过意味着更多外资将进入伊朗。伊朗将重返国际石油市场,对世界能源格局将产生重要影响。
7月的伊朗骄阳似火,热浪席卷着每块土地。记者来到这个神秘的国度,探寻伊朗石油工业跌宕起伏的发展脉络。
油气为基 实施多元化战略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是具有四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不论历史上还是如今,都是中东举足轻重的国家。
从空间角度看,伊朗地处中东“心脏地带”,是连通欧亚海上交通最便捷的通道,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伊朗是中东油气区与中亚油气区的连接点,同时自身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所控制的霍尔木兹海峡是亚太地区油气进口重要通道。每天数以百计的运油船经过这里,通过水路将石油运出中东。霍尔木兹海峡因此被称为中东地区的“油库总阀门”。
从文明角度看,伊朗创造了伊斯兰文明,但周边国家历史文化复杂,受历史、宗教、利益、资源开发、边界划分等因素影响,呈现多国博弈剧烈、多元能源外交突出的格局。伊朗历史和文化既是中东地缘政治的特点,又是铸就其独特性的重要原因。
从资源角度看,伊朗是欧佩克创始国之一,油气资源非常丰富。伊朗常规油气储量居世界前列,开发潜力巨大。
伊朗是能源大国,其能源政策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据中国驻伊大使馆经济参赞郭传维介绍,20世纪60年代至70代中期,伊朗大力发展石油工业,石油收入由1964年的5.5亿美元猛增到1974年230亿美元。在巨额石油收入保障下,伊朗国力和国际地位迅速提升,从农业经济国变成石油经济国。1987年,伊朗修订石油法实行有限度的对外开发政策,允许外国石油公司采取回购的方式进行油气田开发,为国外石油公司投资提供了机会。
2010年以来,为了引进外资,伊朗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外资的经济政策。目前,中国是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大的原油需求国。2014年,中伊双边贸易额超过500亿美元。2012年国际社会对伊朗制裁加大力度以来,伊出口石油近半数销往中国。
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世界能源市场的行情变化直接影响着伊朗经济走势。同中东其他国家一样,伊朗有着强烈的危机感:石油收入受国际油价影响大幅波动,未来化石能源越来越少。为此,伊朗确立了科技兴国、多元化发展的战略。伊朗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异常严峻,两伊战争的拖累、石油禁运对其来说是必须要奋力跃过的一道道坎。近年来,伊朗加快国家工业化步伐,在多个科技领域实现突破,包括医疗、国防、重工业、核技术研究及卫星发射等。
“任务相当艰巨,我们正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伊朗工业矿业和贸易部部长迈赫迪·葛赞法里表示。中国企业的机会也恰好就在这里,比如石化产业、生态农业、风能和太阳能、旅游业等。
如今,伊朗已在纳米技术上取得突破,同时力推干细胞方面前沿研究。伊朗汽车产量也是本地区最高的。与其他富有的中东国家不同,记者看到街上行驶最多的不是奔驰、宝马等外国名牌车,而是伊朗自主品牌萨曼德。
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多元化发展,伊朗政府采取一系列稳健的经济政策,已收到良好效果。伊朗投资与经济技术援助组织(OIETAI)宣称,今年3月21日至6月20日,伊朗共完成计划内投资30亿美元,同比增长2倍。
能源外交 提升国际话语权
一位历史学家曾形象地说,从历史、资源的角度来看,伊朗就像一只大鸟,只有重返国际市场,天地才更广阔,才能更加自由地飞翔。
为了增强国际话语权,“石油牌”成为伊朗推行对外战略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伊朗支持本国能源企业开展合作,扩大影响;另一方面加强与近邻合作,稳定区域局势,为自身安全创造良好环境。同时,通过与中国、俄罗斯等国开展能源合作,以达到深化合作、保持能源外交的目的。
此外,伊朗还积极参与油气管线项目,这有助于伊朗政府借助运输通道密切与中亚、俄罗斯、阿拉伯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关系。伊朗希望成为东西方能源输送的枢纽,借此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巩固其在中东地区的地位。
能源合作是伊朗外交的一张“王牌”。有欧洲专家认为,今年7月14日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的达成将翻开伊朗石油工业新的一页,伊朗可借此良机大量释放石油产能。
伊朗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这里丰富的资源使其成为各国势力竞争的焦点。制裁解除后,来自西方国家的资本和技术会迅速流入伊朗,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加布里尔率领60人的商务代表团于今年7月20日到访伊朗,与伊朗经济界人士举行联席会议。此前,欧洲其他企业也开始为进入伊朗市场做积极准备,壳牌、道达尔和埃尼公司均与伊朗方面接触,表示愿意投资该国油气田。
据英国《经济学人》今年3月7日报道,尽管美国政府正一个劲儿地拧紧“螺丝”,加紧制裁,但美国公司并没有遵守同样的规则。有欧洲石油中间商表示,好的合同早已抢购一空。核谈判达成协议后,你会发现美国人一夜之间就签好了一年期合约,拿下了最好的项目。欧洲人排了半天队,最后还是只能和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公司谈判,利比亚当年那一幕又将重演。
伊朗核问题的解决打破了十余年的僵局,这个有着巨大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的国家将为国际石油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合同。有分析称,为了抢得先机,不排除一些外国公司以低价获得市场份额的可能。
面对新的市场形势,郭传维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企业应当把握机遇,拿出看家本领,创新业务模式,拓展业务空间,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教授穆献中认为,中国在伊石油投资存在路径依赖。我国石油企业在伊朗市场深耕多年,资金、设备、人力投入巨大,投资开发活动取得了成功。为了维持这种良好势头,中国石油企业应该把握好伊朗这个传统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穆献中说,我们要看到石油企业海外投资具有政治性强、投资大、科技含量高等特点。因此,在开展新的石油投资项目前,还应充分评估未来的潜在风险,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穆献中认为,如今伊朗急需要资金和技术提高油气产量,我们要靠优质的服务和技术,加快实现中伊合作提质升级,巩固并扩大市场份额。
互惠互利 挖掘合作新动力
在西亚,古丝绸之路交流的印记依然清晰,新时代下的丝绸之路合作正在赓续。600多年后的今天,西亚正从中国复兴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的计划中获益。
中国与伊朗双方之友好关系源远流长,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伊朗既是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的必经之国,又是中国主导创建的上合组织观察员国,任何连接西亚至欧洲的公路、铁路、油气管道和通信网络,都将使伊朗受益。
近年来,中伊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亮点不断。目前,中国在伊朗已经有大量的建设项目,涵盖石油、石化、高铁、电力、钢铁等领域。特别在能源领域,中国石油扩大合作领域,集中优势力量,凭借着在国际上为其他油公司提供服务的工作业绩和企业品牌,站稳伊朗主流市场,是目前伊朗最大的外国石油公司,为双方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东很多地方发展非常迅速,令人震惊。”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宫小生说,“这个地区年轻人比例大,学习新知识快,可能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因此,要对中东形势有一种客观和长远的认识。”
为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伊朗努力延长石油产业链。考虑到石油加工品直接出口的运输成本较高,因此在石油产量和运能有保障的条件下,在输油管道出口处建设炼油厂,在尽量靠近用户的地点进行石油加工将更为经济。作为该战略的一部分,今年2月,伊朗国家石化公司(NPC)执行总监摩卡达姆表示,伊朗已向中国推介了18个石化项目。
伊朗还希望中国企业利用自己的优势技术,更多地参与伊朗国内液化天然气项目如气田开发、工厂建设和进出口终端设置等一系列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杨光说,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对于绸之路沿线国家是一次发展性的历史机遇,但机遇能不能化为现实,需要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中国共同努力。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从长城到波斯湾,不论距离多远,只要彼此相互支持、合作共赢,就能造福两国人民。
|
客户热线:010-83686528 传真:010-83686528-8003 投稿邮箱:news@oilone.cn Copyright 2012 oilon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石油壹号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338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532号 未经石油壹号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