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播不停:

“央企责任•中国石油在新疆”新闻发布会召开  |   原油受中国经济打击创六年半新低点  |   大港油田防砂技术再次叩开南苏丹大门  |   亚马尔LNG项目首次经由“黄金水道”运输模块  |   坦桑尼亚姆纳兹贝天然气处理厂进气  |   尼日利亚油气投资前景与风险并存  |   中石油兰成渝管道累计输送油品突破七千万吨  |   油价持续低迷或导致波斯湾地区油气项目延期  |   2017年以后汽油过剩或将扭转炼油厂命运  |   中俄天然气管线建设计划进展缓慢价格分歧大  |  
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新闻

“央企责任•中国石油在新疆 ”新闻发布会在乌鲁木齐召开 

来源:石油壹号网     责编:杨红雪     发布时间:2015-08-25

石油壹号网消息:

2015年8月25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在乌鲁木齐举行“央企责任•中国石油在新疆 ”新闻发布会 ,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和新疆油田发现60周年。

中国石油发布了《央企责任•中国石油在新疆》主题报告和《中国石油在新疆•业务发展报告》。新疆油田等6家企业代表中国石油在疆12家企业现场发布企业发展报告。

本次会议主持人是由中国石油集团新闻发言人、思想政治工作部总经理曲广学担任并首先发布“央企责任•中国石油在新疆”主题报告。本报告包括“创业路”“油地情”“石油魂”三部分,分享中国石油集团,作为一家中央企业,在新疆成长的故事。

第一部分:创业路

 “我为祖国献石油!”是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石油人的毕生追求。

1950年3月27日,经毛主席和斯大林共同批准,在克里姆林宫,签署《关于在新疆创办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协定》,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由此成立。这个旧址,就在马路对面的明园。

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

1955年6月15日,克拉玛依1号井开钻,由8个民族、36人组成的1219青年钻井队,在黑油山安营扎寨,点燃篝火,面对茫茫戈壁,发出铿锵誓言——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

1952~1955年,一上塔里木,初闯山前地台;

1956~1960年,二上塔里木,发现依奇克里克油田;

1964~1969年,三上塔里木,主战盆地东北缘;

1970~1973年,四上塔里木,对克拉托构造展开勘探;1974~1982年,五上塔里木 ,发现了柯克亚油气田;

1989年 4月10日,成立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六上塔里木 。 

塔里木盆地面积56万平方公里,其中33.7万平方公里被茫茫流沙所覆盖。自然条件十分艰苦,地下情况非常复杂,社会依托也很薄弱,三代石油人,整整六十载,六上塔里木,“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历经千难万险建成了2000万吨级的大型油气田。

1954年,地质踏勘,首战吐鲁番;

1958年,4000多名石油人,高唱《玉门战歌》,再战吐鲁番;

1983年,扎根火焰山,三战吐鲁番;

吐哈盆地油气勘探,同样荡气回肠。石油人没有芭蕉扇,依然三上火焰山。历时35年的求索,1989年1月5日,台参一井出油,从此火焰山下了有了一个年产300万吨的现代化油田。

2012年2月14日,人民大会堂,克石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从土法炼油到国家最高科技奖项的获取,50年间天山南北盛开“五朵金花”,年炼油能力2500万吨,形成大炼油、大芳烃、大乙烯、大化肥和高等级润滑油基地。

60年来,中国石油在新疆建成了3个油气田、3个炼油化工基地,和西部最大的油气储备基地、工程技术服务保障基地,以及联通中亚—俄罗斯的油气资源战略通道,形成了包括勘探开发、炼化储运、油气销售、工程技术、金融服务等在内的石油石化完整产业链。
第二部分:油地情

“奉献能源,创造和谐”是中国石油的宗旨。

中国石油始终坚持开发一个油田、造福一方百姓;建设一项工程、改善一地民生,在生产经营和企业发展过程中,注重处理好石油与地方发展、石油与百姓民生、石油与地方企业、石油与民族团结、石油与生态环境等“五个关系”,探索形成了企地和谐发展的多种模式。

在新疆油田开发之前,克拉玛依被形容为“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荒原。随着油田的发展,克拉玛依市因油而生,因油而建,因油而兴,建成了中国特色的石油城。

二十字方针:依靠行业主力,依托社会基础,统筹规划,共同发展。

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作为改革开放后的新油田,中国石油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石油与地方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在专业技术方面,“依靠石油行业主力”,在生产生活后勤方面,“依托当地社会基础”,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坚持与地方“统筹规划”,努力追求石油与地方的“共同发展”。

合资合作

这是7月18日,张春贤书记与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王宜林,共同出席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揭牌仪式。

这是继红山公司、新疆销售之后又一个企、地、兵合资合作的重大项目。
 

绿色石油 大美新疆 塔中油田绿化 克拉玛依碳汇林 西部钻探清洁施工 气化南疆

新疆是天造地设的“三山夹两盆”,几乎汇集了地球上所有的奇观美景,但是很多石油企业的所在地,不是浩瀚沙海,就是茫茫戈壁,渺无人迹。然而,越是在环境最恶劣的地方,石油人对环境越是充满爱护和期许。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一条黑色公路,两边是绿色长廊,让海内外无数人惊叹;在沙漠腹地,开发一个油田,就建起一片绿洲;在克拉玛依,戈壁上10万亩碳汇林,成为人们周末最爱去的地方;在天山北坡城市群,曾经是燃煤重污染城市,中国石油主动供应清洁的天然气,实施煤改气后,天越来越蓝。

中国石油建设新疆——十大惠民工程

石油渠”引出幸福水,“石油路”打通致富路,“抗震房”营造安乐窝,“大暖棚”养得牛羊壮。中国石油在新疆的惠民工程很多,每个工程都是石油人的骄傲,也更能代表中国石油的形象。60年来,中国石油在为新疆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事业、文化教育发展、民族团结等方面,作出了多重贡献。履行社会责任,勇挑和谐重担!中国石油所做的,奉献能源,创造和谐,是长远的、深入的、持续的、惠及几代人的光明事业。

经过梳理,我们选出中国石油建设新疆——十大惠民工程,在此予以发布。

第三部分;石油

每次来到新疆,都听一些老石油讲,他们的一生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

战争年代的爱国,是牺牲在战场。和平年代的牺牲,是扎根边疆的奉献。大庆精神的灵魂,就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60年来,一批又一批的石油人,义无反顾,前赴后继,从全国各地告别亲人,西出阳关,走进新疆,把根牢牢扎在西部,以油戍边,产业报国。

今天,我们在此发布中国石油建设新疆十大榜样、十大集体、十大纪念物址,以此传承石油精神,弘扬光荣传统,重塑石油形象,建设大美新疆。

肉孜麦麦提.巴克,是位来自南疆和田偏僻村庄的巴郎,从普通的采油工人,成长为中国石油第一个维吾尔族技能专家。在他家里,有两张八级证书,一张是他的汉语八级证书,另一张是他妻子的英语八级证书,他的妻子同样来自南疆和田。在他老家,4个弟弟个个考上大学,其中两位还出国深造。
 

 吴利平,这位来自江南水乡的美女博士,追随着爱情来到苍茫戈壁,成为石化一线技术人员。她研发出17项特色产品,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同时也收获了美满的爱情和家庭。

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这两位,我们今天发布的“十大榜样”可能你们会奇怪,“十大榜样”实际上是11个。最年长的这位是80多岁的王延明,退休30年来,他就干了两件事,一件事是种树,另一件事是养树。把戈壁上的一片白碱滩,变成了绿洲。

石油,是个集体作业的行业,没有哪一个环节是单打独斗能完成的。尤其在艰苦的地区,离开了集体,就意味着死亡。我们不仅有优秀的个人,还有很多优秀的集体。

这里是西北油气资源战略通道的国门第一站,这里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能源枢纽,这里是风雪肆虐的果子沟天险。高峰期每天有超过1亿立方米来自中亚的天然气,从这里输向100多个城市,亿万家庭。驻守在这里的,是31位平均年龄28岁的年轻人。

在茫茫沙漠里,他们是石油工人的腿。逢山开道,遇水搭桥。没有路,他们像铁骆驼一样,趟出路。在沙漠极地,哪里有危险和灾难,他们这群人就出现在哪里。

历史不能忘记。为什么一代代石油人总是那样充满激情和理想?因为总有一种无声的传承,在不知不觉间,融入石油人的血脉。

1958年9月28日,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的女儿杨拯陆,把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2岁。1955年,她从西北大学毕业,自愿来到新疆,去了最艰苦的野外地质队。在三塘湖盆地地质勘探中,突遇风雪,她再也没有走出来。吐哈油田在她牺牲的地方,树起了这座纪念铜像。

这个纪念碑,纪念的是这样一群物探队员:物探队员是石油人的先行者,在1978年到1993年的15年间,他们征战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先后有44位物探队员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大家可能不知道,在中国还有一个“石油节”。每年4月10日,巴州各族群众和石油人总是一起欢度“石油节”。今年,已经是第20个。“石油节”庆祝和纪念的是,1989年4月10日,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会战指挥部成立。

60年来,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群众,无论是在物资匮乏的过去,还是经济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在,都给了中国石油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营造了全国最好的发展环境。借此机会,向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群众,表达百万石油人最崇高的敬意。

7月18日,张春贤书记出席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揭牌仪式时,对中国石油在新疆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予以高度评价。他指出,中国石油积极参与自治区民生项目建设,让群众感受到了资源开发带来的实惠;各驻疆企业在发展中充分考虑当地党委中心工作,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抓生产、谋发展。张春贤书记还强调,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将全力支持石油石化行业发展,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特别提出,要加快新疆对外开放步伐,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新疆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是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

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王宜林对新疆地区的石油石化工作高度重视。今年5月到新疆石油企业调研时,他要求驻疆石油企业:紧紧抓住中央“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及自治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机遇,突出主业,制定好“十三五”规划,精心谋划石油企业稳健发展和油城建设。

 他指出,新疆油气企业,一定要放到集团公司、新疆和国家整体大局中,谋划发展和部署工作。

中国石油集团规划计划部副总经理李华启介绍中国石油在疆业务发展有关情况。

新疆面积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是我国面积最大、交界邻国最多、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区,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塔里木、准噶尔、吐哈三大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的主战场。

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党中央把新疆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会议明确提出,新疆工作“三个事关”:事关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新疆重要性给予“四个定位”: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运输通道。

在“一带一路”中明确将新疆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首先,我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石油概况
  中国石油作为国有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主要在国内外从事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气储运、销售贸易、工程技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矿区服务、金融信贷等业务。在国内拥有油气田企业16家,炼化企业31家,销售企业37家,管道运输企业13家,技术服务、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及科研单位32家,在国外35个国家和地区运作着91个油气合作项目。

2014年,中国石油国内外油气产量当量2.55亿吨,加工原油1.97亿吨,销售成品油1.72亿吨、天然气1237亿方。资产总额3.94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73万亿元、利润总额1734亿元、缴纳税费4070亿元。在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综合排名第3位,在《财富》全球500强排名第4位。 

新疆地区是中国石油业务发展的重点地区。 2014年在疆企业资产占中国石油的五分之一,利润总额占五分之一,营业收入占四分之一,上缴税费占八分之一。

目前,中国石油在疆企业12家,包括油气田企业3家,炼化企业3家,油气储运、油气销售、工程技术服务、专业运输企业各1家,金融企业2家。

介绍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发展基础

中国石油在疆探矿权区内,拥有石油资源量153亿吨,天然气资源量7.5万亿方。探矿权面积、油气资源量均约占中国石油的四分之一以上。可以说,新疆油气资源非常丰富!

 截至2014年底,在疆炼油、乙烯、合成树脂和化肥产能分别达到2500、122、202和244万吨/年。形成了配套的炼油化工体系。

截至2014年底,中国石油在疆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管道长度分别达到5087、2051和9393公里。国家西北油气战略通道初步形成。

目前在疆工程技术服务体系较为完备,销售网络覆盖全疆,专业化运输业务覆盖全国,具有石油特色的金融信贷系统初步形成。

第二部分,中石油在新疆取得的辉煌成就

一是油气勘探开发实现跨越发展。

1950~1979年,勘探开发集中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1980年以后,随着国家“稳定东部、加快西部”战略实施,以塔里木、准噶尔为重点的三大盆地进入规模勘探开发阶段;油气产量实现跨越式增长,2013年油气产量当量突破4000万吨。

新疆油田60年的发展史,是一段艰苦创业、百折不挠的征程。

1950年,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成立,揭开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石油工业的序幕,1955年1月1日公司交由我方独立经营,10月29日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工业油气流,宣告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大油田的诞生.

2002年原油产量突破千万吨大关,今年即将跨过连续保持原油1000万吨以上稳产的第14个年头。

截至2014年底,新疆油田投入开发油气田26个,累计生产原油3.3亿吨、天然气585亿方。

1952年到70年代末,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经历了“五上五下”;80年代后期六上塔里木,相继在轮南2井、塔中1井获得重大突破,特别是1998年克拉2大气田的发现,直接促成了西气东输工程立项和建设。2004年9月1日向西气东输供气,目前累计供气超1500亿方,开创了中国天然气时代,优化了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了大气环境,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

截至2014年底,塔里木油田投入开发油气田30个,累计生产原油1.1亿吨、天然气1750亿方。

1991年2月成立吐哈石油勘探开发会战指挥部。 截至2014年底,投入开发油气田23个,累计生产原油5034万吨,天然气216亿方。

二是炼油化工业务实现快速发展

新疆炼化业务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在大漠戈壁上建起了现代化的炼化企业。2000年以来,相继建成独山子、乌鲁木齐、克拉玛依三个各具特色的大型炼化企业,同时在塔里木石化建设了国内单系列最大的化肥项目,并完善了塔里木泽普石化,满足了新疆工农业生产建设需要,并带动周边石化园区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新疆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2009年建成投产,成为西部最大的炼油、乙烯一体化基地,结束了新疆无大型乙烯装置的历史。与大庆油田、西气东输、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一道被评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建设工程”。

乌鲁木齐石化现有原油加工能力850万吨/年,合成氨75万吨/年、尿素130万吨/年,成为国家重要的炼油-芳烃-化肥一体化综合性石油化工基地。

克拉玛依石化现有炼油能力600万吨/年,特色环烷基润滑油、高等级重交道路沥青质量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重要的稠油集中加工基地。

三是建成了我国西北油气战略通道。

 建成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西段,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A线、B线、C线,促进了我国能源结构的改善和新疆优势资源的转化。在疆管道总里程1.65万公里。 2014年西北战略通道引进油气资源当量超过3500万吨。

四是建成了西部最大油气储备基地

 建成1个国储基地和2个商储库,库容共计700万方; 呼图壁储气库,总库容107亿方,工作气量45亿方,是目前国内最大储气库.

五是油品销售网络覆盖全疆。

截至2014年底,在疆拥有加油站1028座,覆盖全疆。运营分销油库7座,辐射全疆销售网点。2014年销售成品油547万吨,占全疆成品油销量的69%。

 六是建成工程技术服务保障基地

以西部钻探为主,渤海钻探、川庆钻探、东方物探、中油测井等为辅,具备工程技术一体化作业能力,形成了一系列领先技术,为“新疆大庆”及中西部油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工程技术保障,并立足新疆大力开拓中亚市场。

七是形成覆盖全国的专业运输网络

运输公司总部设在乌鲁木齐,是全国最大的公路运输物流企业,拥有专业运输车辆2.3万台,为新疆三大油田、三大炼厂和全国113家油田、炼化、销售、管道等企业提供石油石化产品配送及其它综合运输服务。海外辐射至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尼日尔等多个国家。

八是金融信贷业务实现快速发展

2009年4月,中国石油投资28亿元重组克拉玛依市商业银行,后更名为昆仑银行,注册地克拉玛依市,总资产从2009年的216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2783亿元,累计实现税费33亿元。

此外,2013年12月在克拉玛依市注册成立了专属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部分,中国石油在疆企业对新疆发展的重要贡献

一是大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六十多年来,在疆企业累计生产原油4.9亿吨、天然气2550亿方,加工原油3.4亿吨,生产乙烯920万吨,化肥3298万吨;在疆销售成品油9551万吨,供应天然气480亿方。

1998年以来,在疆企业累计完成投资5千亿元以上,缴纳税费4220亿元,其中地方1220亿元。

二是积极推进合资合作,实现企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目前,红山油田、西三线合资公司高效运营,新疆销售、克石化等合资合作项目相继落地。

三是加速了城市现代化进程。

克拉玛依旧貌换新颜,成为戈壁明珠,石油名城;库尔勒从26年前一个欠发达的小县城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全国魅力城市、全国百强县。

四是建成了多项重大民生工程,造福当地民众。

2013年环塔里木盆地的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建成投运,长度2424公里,日均供气量170万方,冬季每天最高达300万方。目前已累计供气超16亿方,解决了南疆三地州及阿克苏地区24个县市、20个团场共400多万居民的用气问题。

1995年,纵贯“死亡之海”的塔里木沙漠公路全线通车,全长522公里,是目前世界上连续穿越流动沙漠最长的公路。

2006年建成全长436公里的沙漠公路防护林工程,有效保证了沙漠公路的安全通车,被国家环保部评为“国家环境友好工程”。

五是定点扶贫,助力和谐新疆建设

中国石油十年定点扶贫新疆尼勒克、察布查尔、托里、巴里坤、吉木乃、青河6个县,援建382个民生项目。着力解决了扶贫地区水、住、路、医、学、智的问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第四部分,发展蓝图

在疆工作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精神,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长治久安为己任,坚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谋划在疆发展,突出 发展油气主业 ,扎实推进“新疆大庆”建设,巩固发展“四个基地、一个通道、两个总部”战略部署,在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中 当好主力军 。不断深化和扩大在油气上中下游领域的合资合作 ,努力实现 企地共同发展 ,把产业援疆和定点扶贫打造成加强民族团结工程,把发展成果最大程度惠及新疆各族人民群众。

十三五期间,继续加强“四个基地、一个通道和两个总部”建设。

一是努力建成新疆大庆,2020年油气产量当量达到5000万吨。

二是持续完善炼油化工基地,大幅提升炼化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支持地方化工园区建设和新疆化工产品向西出口。

三是努力保障油气供应,到2020年建成西部最大、国内重要的油气储备基地。进一步完善销售网络,保证新疆用油用气,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四是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建成服务新疆、辐射中亚和中东的工程技术服务保障基地;积极打造覆盖新疆、辐射西北、中亚的大口径焊接钢管制造基地.

五是完善油气战略通道,继续完善管道布局,建成我国陆上最大的油气进口战略通道,提升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地位

六是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努力建成“国内一流的跨国运输物流企业”。

七是积极推进产融结合,力争到2020年,将昆仑银行打造成能源领域最具竞争力的专业银行。

到2030年,油气产量当量实现6000万吨,炼油能力3000万吨/年,进口油气当量1亿吨,工程技术等各类服务保障业务收入1000亿元。

新疆油田公司党委书记、克拉玛依市委书记,在疆企业协调组组长陈新发代表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进行发布——60年,我们一起走过

今年的8月11日,中巴经济走廊(新疆 克拉玛依)论坛在克拉玛依召开,12日,《新疆克拉玛依宣言》诞生,论坛将持久地为中巴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丰富的合作机遇、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深厚的人民福祉。

98岁的“老石油”金连财常对儿女们讲:“那时候啊,光秃秃的戈壁滩上,风刮石头满地跑。现在,城市变成了公园,戈壁变成了森林,这能不让人激动吗?”

傍晚, 老人和儿女们来到波光粼粼的克拉玛依河边,感受“城在水中立,船在城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美景。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也是克拉玛依油田发现60周年。

60年前,金大爷和战友们西出阳关来到克拉玛依,在戈壁荒漠上打下了第一口井。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1号井喷出了工业油流,高高耸立的克1号井,记录了那个伟大的时刻,宣告了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的诞生,从此拉开了共和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帷幕。

60年来,在党的阳光照耀下,天山南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石油集团公司的领导下,一路走来的克拉玛依油田(新疆油田公司)也创造了一个个动人的神话。

 60年来,克拉玛依石油人怀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坚定信念,转战天山南北,征战戈壁荒漠,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业绩。1960年原油产量达到166万吨,占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40%,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1981年原油产量达到383万吨,开始了28年的持续增长;2002年原油产量突破一千万吨,成为我国西部第一个千万吨级大油田。

60年来,克拉玛依油田作为石油工业的摇篮,向全国各地输送了成千上万的石油专业人才,并在砾岩油藏、超稠油、致密油勘探开发、水平井压裂、火驱开发、数字油田等技术领域,走在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前列。

60年来,相继开发克拉玛依油田、百口泉、火烧山、彩南、石西、陆梁、风城、克拉美丽等30个油气田,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呼图壁储气库,累计为国家输送原油3.35亿吨、天然气723亿立方米;给国家和地方上缴税金1915亿元,相当于为全国13亿人口每人贡献了近150元。2014年克拉玛依石油工业增加值655.8亿元,占全疆石油工业增加值的46.2%,为发展中国石油工业、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60年来,在亘古荒原建造了一座森林城市。到目前,全市绿地面积6.87万亩,绿化覆盖率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48平方米,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60年来,在为祖国贡献工业“血液”的同时,克拉玛依油田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

我们的邻居托里县,干旱、多风、少雨,严重制约农牧业发展,我们援建的人畜饮水工程流经阿合别斗乡老风口干渠,涌向塔额盆地田野牧区,新增可灌溉农田2万亩。

2004年10月23日,是哈赞库木村农牧民值得记录的日子。吾木提老人拧开刚刚装好的水龙头时,一股清澈的泉水涌了出来,她迫不及待地用手捧起喝了一大口,激动地热泪盈眶:“我们牧民们再也不用喝有羊粪的涝坝水了。”

而在过去,每年到了冬天,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要坐着马爬犁,赶着毛驴车穿过厚厚的积雪,到五六公里外的河坝拉水、取冰,如今这种状况已经成为了历史。

吾木提老人说,自从吃上干净水后,自个儿的腰板更硬朗了。 克拉玛依油田不光援助托里,还出资、派队伍在福海县沙尔布拉克、沙吾尔山春秋牧场打了3眼深井、84眼“霍尔克井”,使1.5万牧民、30万头牲畜饮用上了清洁水。 

“爱心引甘泉,真情系群众”,这是当地农牧民刻在石碑上的心里话。在托里、福海县的深山、草原和戈壁上,立着许多这样的石碑,见证着克拉玛依油田的支持和援助。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是国家贫困县,在克拉玛依油田开发的带动下,甩掉了国家贫困县的帽子。2014年生产原油196万吨、天然气3亿立方米,缴纳税费15.68亿元,油气开采产生的税收成为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多年来,克拉玛依油田为解决周边农牧民实际困难,每年都投入2000多万元,实施抗震安居房、农村水利、防病改水、电力、道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使重点扶持的福海县、托里县贫困人口不断减少。

克拉玛依作为一座生产石油天然气的城市,10年前,当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人打开燃气炉阀门,用“蓝金”烧水做饭时,油城人还在费劲地扛着液化气罐 。直到今年6月底,油城11.4万户居民才基本用上了天然气,比周边城市“气化”整整晚了10年。

每年冬季到了用气高峰期,克拉玛依油田关停自用的燃气锅炉,以油代气、以电代气,宁可增加企业成本,也要千方百计保证首府及北疆区域居民用气。

我为祖国献石油从来不是一句豪言壮语。每当新春佳节之时,阖家团聚,万家灯火亮起,璀璨的烟花映红孩子的笑脸,我们新疆石油人,依旧默默坚守在零下30多度的沙漠腹地、荒漠戈壁。 

8月20日,克尤木江•肉孜身着红色工装,肩扛管钳行走在红山油田,巡检48口油井。现在,他工作的红山油田已率先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合作合资之路。

 在克拉玛依,像这样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已超过25家,涉及油田开发、炼油化工、信息、金融产业,资产突破400亿元。

克拉玛依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石油石化工业是支柱产业,单一的产业结构,制约着克拉玛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10年春天,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克拉玛依人提出“打造世界石油城”的战略目标:加快建设油气生产、炼油化工、技术服务、机械制造、石油储备、工程教育“六大基地”;加快培育发展金融、信息、旅游“三大新兴产业”;构筑高品质城市、最安全城市“两个平台”;充分发挥石油工业优势,到2030年实现城市转型,人们过上和谐、幸福、美满、富裕的高品质生活。

在集团公司的关心支持下、在克拉玛依油田的助推下,短短几年间,中石油昆仑银行、中石油专属财产保险公司本地注册,宝鸡钢管、华为、天地图等国内知名企业纷纷落户,信息化创新国际论坛、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持续举办,使克拉玛依的转型步伐明显加快。

从去年开始,克拉玛依打造的“亚欧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全球招商,通过平台引进国内外1万个企业,最终要建成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互联网口岸。

2014年9月26日,伴随着一声清脆的锣声,国内首家云计算交易平台——新疆中亚商品交易中心,在克拉玛依正式上线运营,为克拉玛依云产业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克拉玛依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描绘了这样一幅宏伟蓝图:20年后的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通用航空产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园……与传统石油石化工业一起,共同构成城市经济支柱体系,由资源型城市迈向综合型城市,由工业经济迈向服务型经济。

克拉玛依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部分,新疆油田公司作为中石油的一份子:

60年,我们一起走过,我们同呼吸、共命运,谱写了一个个开拓创新的新篇章,在祖国的西北边陲,建成了国内首个智能油田。

 60年,我们一起走过,我们心相连、情相依,演绎了一个个春天的故事:在“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的戈壁荒滩,建造起一座全国文明城市。

60年,我们一起走过,我们闯新路、求发展,积极把握“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机遇,力争把克拉玛依打造成世界石油城。

 

塔里木油田公司党工委书记宋文杰介绍塔里木油田相关情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盆地中部是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据最新资源评价,盆地可探明油气资源当量240亿吨,具有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

第一部分,创业篇。

塔里木盆地地质条件异常复杂,自然环境非常恶劣,面临一系列世界级勘探开发难题。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先后开展了五次油气普查和勘探开发,仅发现了依奇克里克和柯克亚两个中小型油气田。

1989年4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陆上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战略部署,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组建了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六上塔里木,坚持“两新两高”工作方针,在塔里木盆地开展新型石油会战。
26年来,我们累计投资1960亿元,探明油气储量当量22亿吨,开发29个油气田,生产石油1.1亿吨、天然气1800亿方,建成2600万吨级大油气田;实现收入4840亿元,上缴税费1428亿元。

1998年,我们在盆地北部发现克拉2气田,直接促成了西气东输伟大工程,并于2004年底作为主力气源地开始供气。

目前,塔里木油田天然气年生产能力为260亿方,日产气最高达8000万方,向南疆五地州日供气最高1300万立方米,累计向西气东输供气1500亿立方米。

第二部分,融合篇。

我们始终坚持“依靠行业主力,依托社会基础,统筹规划,共同发展”的油地共建二十字方针,主动承担经济、政治、社会三大责任。

1986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喀什泽普县建设“三项工程”。1989年工程建成,有效缓解了南疆三地州缺化肥少燃油的矛盾。又经过改扩建,具备了50万吨炼油、50万吨化肥生产能力。当前,2万名各族职工群众在祖国西部边陲的泽普县共同守护着这个当地最大的石油化工项目。泽普县也由当年的贫困县变为南疆的经济强县。

长期以来,南疆群众做饭、取暖以烧柴为主,过度砍伐造成环境恶化。在当地流传这样的顺口溜:和田人民苦,一天半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还要补。

油田在勘探开发初期,就开始向具备条件的部分地州供气。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全面启动,2013年7月竣工。主管网全长2424千米,年供气能力20亿方,主要满足居民生活用气。

目前,已建成环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主管网,南疆五地州42个县市、20个农牧团场实现气化,400万百姓受益,已累计供气200亿立方米。

我们努力推动各族员工群众交流交往交融。南疆三项工程用工1600人,其中民族员工占40%,他们承担着管理、运行、维护的重要职责。在和田河、阿克气田,各族员工亲如家人,同吃一锅饭,共筑石油梦,真正心贴心融合在一起。我们广泛开展民汉结对子、一帮一等活动,切实解决各族员工实际困难;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

紧紧依靠当地基层组织和各族群众,对油气厂站、单井、管道开展联合保护。与沿线2200户居民、19个派出所签订管道保护协议,上万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管道保护,当地群众既保护了油气设施,又得到了一定收益,同时促进了民族团结。82岁老人买买提•艾力,7年来,义务巡护经过家门口的几公里管线,向老乡宣传管道保护知识,也多次制止危害管道安全的行为。

我们在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建成了世界最长的沙漠等级公路。它的全线贯通,使和田至乌鲁木齐的路程平均缩短500公里,被当地百姓称为幸福路、致富路。26年来,我们累计投入17亿元,建成14条总长1700公里的油地共用公路。

位于沙漠中的民丰县雅通古斯村,几乎与世隔绝。沙漠公路建成后,油田出资修通连接该村的道路。从此,古老的村落实现“穿越”,一举成为和田“首富”。当地盛产的安迪尔甜瓜远销祖国各地,村民人均年收入从400元跃升至万元

“开发一个区块,建设一片绿洲,撑起一片蓝天”是我们始终坚持的理念,建成了总长436公里的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形成横贯“死亡之海”的绿色长廊;在生活基地和油气作业区域积极开展绿化工程,累计绿化面积4000公顷。大力推动放空天然气回收,去年回收3.8亿立方米,既保护了生态,又节约了能源

多年来,我们先后实施了一批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和田玉龙喀什镇援建了4000多平方米的地毯编织技术培训中心,并捐赠670套钢架编织机;为洛浦、墨玉、民丰三县援建了60多口深水井,缓解了三县缺水问题;为“访惠聚”住村地实施了通电、打水井、修道路等民生工程。

投资2000万元,援建东四乡供电工程,结束了当地百姓使用煤油灯的历史。当地百姓在给中央领导人的信中说,感谢党中央、国务院派来石油工人……我们会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用实际行动支持石油开发……
石油勘探开发推动了南疆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油田所在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5年间分别增长了83倍、66倍,其中,石油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分别占54%、56%。

巴州州府所在地库尔勒市位居全国百强县第61位,先后三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喀什、和田、克州也因油而兴、因油而富。

巴州通过地方立法,将每年的4月10日定为“石油节”,全州各族人民放假一天。这也是全国设置的第一个石油节。

 第三部分,展望篇

塔里木油田正处于勘探开发的上升期,还是个年轻的油田。2015年,我们提出了打造“百年塔里木”的发展愿景。力争到2020年油气产量当量达到3500万吨,到2030年左右达到4000万吨,并在此基础上,保持高峰产量30∽50年长期平稳运行,最终建成百年油田。

独山子石化公司总经理助理、新闻发言人白继晨介绍独山子石化公司的具体情况

 一、第一口油井第一个基地

我公司地处天山北坡的独山子,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四个油田之一,目前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1909年在独山子打出了新疆第一口油井,开启了百年石油开采史,也造就了最早的炼化基地。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现代化建设新纪元。1950年,中苏成立石油股份公司,总经理部设在独山子。独山子油矿进入大规模建设开发阶段。为新生的中国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1995年,独山子14万吨乙烯建成投产,开始从“单一炼油”向“炼化一体”发展。 期间,不断改造扩建装置,丰富加工手段,到2005年炼油能力达到6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达到22万吨,并且进行了长达8年的加工哈萨克斯坦高含硫原油的尝试。

2003年,中哈两国高层会谈进行能源合作,共同铺设一条输油管道,能力为每年2000万吨以上。从西部通道引进原油,在新疆进行集中加工,为西部大开发战略注入新的内容。
2009年,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建成投产。它是当时我国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

在这个工程的三年多建设中,先后有4万多人参与建设,在戈壁上展开一幅钢铁画卷。该项目投资300亿元,钢结构用量46万吨,这些钢材可以建起4座鸟巢。各类管线总长度3600公里,这个长度可以从独山子一路铺到北京。裂解气管道直径3.2米,家用汽车可在其中行驶。工程与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大庆油田一起入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

经历了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独山子石化完成了从最早的油田到最大的石化基地的变迁。

二、国际一流企业   产业集聚效应

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世界级、大型化、高科技”的特点,决定了运行好这套炼化一体化工厂,是个行业难题。按照时任总书记的胡锦涛视察独山子石化时提出的“建设国际一流现代化石化基地”的要求,我们强化生产受控,消化先进技术,发挥队伍优势,不断优化创新,快速达标运行,开发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清洁燃料、高端聚烯烃、环保橡胶等系列产品,几乎覆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衣服鞋子、高压天然气管道、冰箱彩电、汽车、农膜滴灌等。

2014年,公司加工原油912万吨,生产乙烯128万吨,乙烯产量占中石油近三分之一。提供成品油544万吨,提供合成树脂、合成橡胶206万吨,年销售收入605亿元,年上缴税收98亿元。

我们加强对标管理,20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入中油前三,6项名列第一,乙烯燃动能耗、炼油可比综合商品率保持国内领先,被国资委评为“全国乙烯生产能效领跑者第一名”和“中国石油炼油乙烯业务最佳实践标杆企业”,成为中国石油与国内外同行“论伯仲、比高低”的标杆。

我们充分发挥技术、人才、资源优势,支持周边县市、生产建设兵团的发展。周边地区利用我公司生产的产品,建起了奎—独工业园区、沙湾工业园、乌苏工业园、五五工业园等,围绕独山子,已经形成了石化下游产业集群。

 三、几代人 一样情

我公司原研究院院长、被自治区命名为烈士的“玛依塔柯之子”——王继谔。

在上世纪60年代,为了摸清原油性质,加工出新油品,他风餐露宿,跑遍了当时克拉玛依油田的1040口油井;为了满足战备急需,他临危受命,带领科研团队到可可托海,在零下五十多度的极寒中,爬冰卧雪,做油品性能试验,在最短时间内,开发出-50号军用柴油、抗凝液压油,攻克了低温下我军坦克不能发动、机枪不能连发的难题。 他一生淡泊名利,以科研为乐,扎实工作,奠定了公司燃料油、润滑油研究的基础。他一心想着工作 ,无暇考虑生活小节。就是这样一位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的专家,在会见外宾时,却找不出一件像样的衣服。

 吴利平,是来自独山子的美女博士。2005年,她在南开大学获得高分子专业博士学位后,一直在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7年7月,她放弃在内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作机会,选择与同为名校博士的男友来到独山子,参与大石化建设。

一到独山子,吴博士没有坐办公室,便投身工地,参与了装置建设全过程,并同步进行新产品开发。在4年多时间里,她带领的团队,先后完成科技攻关7项,成功生产了17个牌号的橡胶产品,其中有两个环保胶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吴利平把实现个人价值、放飞人生梦想融进新疆石油石化发展,成为大家交口称赞的“美女博士”。她先后被评为“感动独山子十大人物”、克拉玛依“十大靓丽女性”、“十大杰出青年”,还荣获“新疆青年五四奖章”,成为“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青年榜样。在独山子,不仅有像王继谔、吴利平这样“白加黑、五加二”、“吃三睡五干十六”的事迹,也有民汉员工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典型。我公司全国技术能手朱培军带出的10多名少数民族徒弟,全国劳动模范谷刚带出的20多少数民族徒弟,均成为业务骨干。一大批少数民族员工在“结对子、育苗子、拔尖子、压担子、炼胆子”的实际历练中快速成长,涌现出少数民族专业技术骨干4人、高级技术人员14人、高级管理人员32人。

 我公司现有员工1.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22%。员工中66%为大专以上学历。有硕士232人,博士1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4人,全国技术能手8人,省部级技术能手和技能专家近50人。

四、企地携手和谐共进

 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伊犁州察布查尔县是我公司对口扶贫县。从1996年开始,先后选派十几名干部赴两县挂职,坚持“开发式”、“参与式”扶贫,先后投入2300多万元,援建了牧民新村、希望学校、培训中心、乡卫生院、村医务所,修通公路、自来水管以及排碱渠等项目,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赞誉。

近20年的交往,我们已经成了朋友、亲戚、家人,县里有什么需求,我们想方设法给予支持,农牧区在脱贫方面的每一点进步,我们为之喜悦,真情和行动已经把我们紧紧连在一起。

在“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中,公司领导带队,派出两批共4个南疆驻村工作组(24人)。在泽普县阿力恰其巴格村,投入143万元,为村民修建了村里第一条柏油公路。公路投用时,村里孩子们高兴地光着脚丫在路面上来回奔跑。村民们亲切地称这条路为“玛依塔柯路”。

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为我们“十三五”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根据自治区和中国石油的部署,推进提质增效,利用哈国油气资源,产品、技术覆盖中亚,发挥油气引进、加工、储备基地优势,继续带动地方经济,为新疆长治久安、和谐稳定、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乌鲁木齐石化公司副总经理张剑发布乌鲁木齐石化公司报告

记得有一次访谈节目,当记者问市民是否了解石化厂时,一个小伙子竟然回答:“石化是生产化石的吧?”

实际上,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石化产品。汽车飞机需要汽煤柴油,粮食棉花生产需要化肥,服装的原料需要化纤。乌石化发展建设始终紧紧围绕“美丽新疆、丰收新疆、和谐新疆”的主线,履行着国有企业的责任。

美丽新疆----清洁产品呵护美好家园

1970年,为适应新疆地区工农业发展和战备需要,经国家计委批准,新疆自治区决定在乌鲁木齐市建设一座炼油厂

1977年10月,乌石化一期工程常减压蒸馏装置胜利建成并一次试车成功,两瓶样品油扎上了红绸带献礼自治区。

从建厂到现在,乌石化炼油一次加工能力从150万吨到如今的1000万吨,是当年的6倍多。如今,乌鲁木齐70多万辆机动车使用的汽柴油,大多来自乌石化。40年来,乌石化累计加工原油及原料油1.1亿吨,生产汽煤柴油6966万吨。在保证供应的同时,按照国家对清洁燃料的要求,乌石化全力推进油品质量升级,从2000年起,乌石化就停止了70号汽油的生产,2003年至2014年,汽柴油产品实现了从国II到国IV标准的升级,并为国V标准汽柴生产奠定了基础。

 乌石化努力为市场提供清洁燃料,在环保建设上更是不遗余力。“十二五”期间公司环保治理投入占到总投入的30%。近年来,为了支持乌鲁木齐市煤改气工程,公司把化肥装置作为天然气调峰装置,冬季停工全力保证乌鲁木齐市天然气供应,为自治区首府空气质量达标做出了贡献。

丰收新疆----粒粒尿素皆是奉献

1981年,中央巡视团团长王震在指示乌石化大化肥加速建设时算过这样一笔账:“用20万吨尿素搞粮食,新疆每年可增产粮食16亿斤;用20万吨尿素搞棉花,每年可增产200万担,折合人民币4个亿;将10万吨尿素用于畜牧业、饲料、甜菜都会大大增产。新疆的经济状况会有根本改变!”

新疆化肥短缺,1978年,新疆每亩耕地平均施肥量仅5公斤多,大化肥装置建成后可以使每亩耕地施肥量提升到全国平均水平。正是基于此,王震将军奋笔疾书“切切此令”,乌石化年产52万吨的大化肥装置正式上马。

1985年7月,洁白的尿素开始从乌石化发往昌吉、乌苏、塔城、伊犁、吐鲁番、阿勒泰、喀什等地,迅速走向天山南北,有效促进了粮棉增产增收。新疆统计年鉴数据表明,从1978年到1990年,新疆粮食亩产从106公斤提升到247公斤,增长133%,棉花亩产从24.3公斤提升到71.81公斤,增长196%。

对于乌石化的尿素,用户的评价是“好、少”,好在质量,比苏联的尿素都好,少在产量。这个评价来自1987年《北疆农村尿素化肥需求及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农民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乌石化随后新建了二套化肥装置,尿素年产量可达13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氮肥生产基地之一,并针对新疆耕地特点,开发出了大颗粒尿素、SODm尿素、长效涂膜尿素等系列产品。

 30年来,乌石化共产出各类尿素2333万吨,如果按照40公斤包装袋长度排放可绕地球赤道10圈,粒粒尿素浸透乌石化人的汗水,为新疆农业发展增添了动力。

和谐新疆----我们都是一家人

在乌鲁木齐石化有一个特殊的群体。

黄冗,他出生时因窒息造成脑瘫,双腿残疾,行动存在严重障碍。这样的条件“就业”何其艰难!

乌石化却给了他工作的机会,安排他从事宣传工作,支持他进行文学创作。黄冗先后出版了小说《残爱》、诗集《路,远方》,创作的歌曲《我要飞翔》在北京奥运会歌曲征集评选中获得“优秀歌词奖”,成为了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

从1984年开始,乌石化共为企业周边近百名残障人员安排了合适的就业岗位,使他们能够自食其力,帮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在这个群体里,还走出了中国首枚残奥会射箭金牌获得者王燕红。

 自建厂以来,乌石化公司自觉履行国有大型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扶贫帮困、支援灾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在疏勒县罕南力克镇9村,经常有村民来到村委会的一个房间里看看。这是乌石化访惠聚工作组为去世的村支书米吉提•艾力建立的荣誉室。

米吉提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有这样一个带头人,曾是全疆第一个通路、通电、通自来水,胡锦涛总书记曾现场视察的9村如今却成为党支部软弱涣散、村民精神懈怠的问题村。巨大的反差使工作组意识到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上的问题,因此工作组专门建立了这个荣誉室,用老支书的事迹来激励9村的干部和群众。荣誉室建成不到一年,已经有近千人参观。

“老书记当年不分白天黑夜带大家种果树、学技术,现在我们还应该像老书记在的时候一样有干劲!”这是村里的老党员茹仙古丽发自内心的话。荣誉室已经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精神加油站。

精准扶贫是乌石化扶贫工作始终坚持的理念。南疆医疗水平低,就派出医疗队帮助提高医疗水平;教育资源匮乏,就援建希望小学、幼儿园,选派幼儿园教师到乌鲁木齐培训;缺乏管理技术,就组织县乡干部前往内地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农牧业实用技术。

20多年来,乌石化扶贫点遍及天山南北的柯坪、疏勒、皮山、泽普、托里、青河等8个县。修公路、建菜窖、节水工程、科技文化站等,桩桩件件都是当地群众最迫切的需求。

“石油‘卡得尔(维吾尔语,干部)’说的是实话,办的是实事。”这是疏勒县县长艾萨江•艾亥提和许多当地群众对石油人的印象。责任和奉献是乌石化40年如一日打造的一张精神名片。今后,乌石化将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继续为新疆工农业发展提供清洁燃料、化肥产品和化工原料,为新疆经济社会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石油壹号网
http://weibo.com/oilone/
本期调查 热词油价|消 中海油|B 中海油|B

中国石油价格究竟贵不贵?


特别贵  天涯到处有石油 非得就在中国找 本来质量就不高 何[全文]
1441人
1324人

合理范围 中国的特色油价 特色调制模式 中国特色消费税 加在一起[全文]
客户热线:010-83686528 传真:010-83686528-8003
  投稿邮箱:news@oilone.cn
Copyright 2012 oilon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石油壹号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338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532号
未经石油壹号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