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壹号网讯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在步入新常态。就内涵而言,新常态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由旧的均衡转向新的均衡,这一转变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由高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由相对粗放的结构转向相对集约的结构,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由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一旦新的均衡体系建立之后,会持续运行一段时期,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所以,“常态”有稳定之意,而“新”意味着对过去发展模式的某种否定,意味着事物的发展变化。新常态概念提出之后,主动适应新常态成为国内各行各业的共同选择和行动目标。
新常态对我国的能源需求产生了重要影响。能源消费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在高增长的驱动下逐年提升,如今已达60%。天然气消费也于同一时期开始加速,进口量逐年增长,如今对外依存度达到了30%。在我国能源自给率长期维持在90%左右的大形势下,油气供应相对短缺及对外依存度的提升使得油气供应安全逐渐成为高增长形势下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核心。为了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油气需求,我国提出了立足国内保障供应的发展思路,国内油气工业在高增长时期发展力度较大,油气工业承受的压力也比较大。如今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进入新常态,油气消费规模虽然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已有所下降,油气工业所承受的能源保供应压力也不像过去那么大了。
全球油气供应新常态缓解了我国油气供应压力。新常态下全球油气供应充分,油气价格低廉,为我国利用海外资源提供了机会,使得我国国内油气工业不必像高增长时期那样继续保持大干快上的发展势头。当然,新常态不是中国遇到的独有现象,而为全球所共同面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状态,至今没有完全恢复。经济形势低迷,油气需求增长比较缓慢。而在这一时期,恰逢美国“页岩油气革命”爆发且持续,页岩油气产量增长使得美国逐渐成为西半球的油气生产中心,油气供应多极化格局进一步形成。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昔日屡以限产作为保价手段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开始执行不减产政策,促使全球油价进一步走低。再加上近期对伊朗制裁的松动迹象,使得全球油价中长期预期进一步走低。油价下降对中国而言意味着机遇,中国利用海外资源的成本下降。利用海外资源是中国供应的重要渠道,这一渠道畅通且多元之后,国内的油气供应压力也会相应下降。
不过,单就国内油气工业自身而言,新常态下的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油价气价低迷及长期低位运行的可能。由于油气价格低位运行,国内油气工业,特别是上游油气勘探开发与国际同行的遭遇比较类似,经营受到严重制约。在投资成本高、利润空间小的条件下,石油企业不得不延缓或者放弃一些难度大、成本高的项目。但从辩证的角度看,挑战往往意味着机遇。由于国家油气消费增速下降及海外资源利用渠道相对通畅,国内的油气工业在压力减轻的条件下可以好好休养生息一番,并借此机会养精蓄锐,致力于重塑发展模式,或许可为日后的科学发展及再一次腾飞打好基础。
发展模式的重塑并不意味着停滞,而是要在长期低油价下寻求一种能够有效突破油价瓶颈的发展道路。从国际同行的发展经验看,突破低油价、走出发展困境的手段主要有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两大类。而从发展机制看,推动创新的力量有些来自企业内部的变革,有些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比如政策环境的变化。
如今,国内油气工业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面临的问题也很多,在低油价下愈发明显。老油气田资源条件逐年变差、开发难度加大、成本上升已成为普遍现象。新油气田发现难度大、开发条件复杂,需要大量投资。非常规油气对常规油气的接替程度不足,煤层气、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因为技术短缺、资源基础认识不足及基础设施建设欠缺等方面的限制还没有形成大规模产业化,对国家能源供应的贡献有限。若要保持国内油气产量在低油价下的稳定甚至大规模增长,迫切需要在技术创新与突破、发展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方面多下功夫,尽早探索并发现适合中国油气资源条件与发展环境的发展道路。
高油价下我们就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了,如今面临低油价,其紧迫性自不必多言。要解决好这个问题,美国油气工业的发展是我们很好的一面镜子。美国页岩油气工业在低油价来临之后遭受了严重冲击,但其发展大旗依然不倒,依靠的就是持之以恒的技术创新和灵活高效的发展体制和运行机制。这一点对国内油气工业在低油价下的发展是很好的借鉴。总之,目前的低油价是加快推进国内油气产业发展改革的好时机,需要在“休养生息”阶段认真思考,扎实推进。
油气工业发展面临的新常态表现之一就是低油价。但是从油气市场发展的历史看,油价波动是常态。如果我们将新常态这一概念置于历史及未来的时间范畴之中去考察,新常态应该意味着发展无定势。从发展的角度看,一个由众多因素所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均衡体系在其建立之后可能会稳定一段时期,但这个均衡终究是要被打破的。当前,虽然国际油价低迷,但油价反弹的可能性并非没有。如果我们能够在油价反弹之前将国内的油气发展机制理顺,待他日油价上扬,经济社会的发展再次进入新的“新常态”之时,国家能源供应安全问题的讨论可能会又一次地甚嚣尘上,届时,国内强大的油气供应能力或许就该发挥作用了。
|
客户热线:010-83686528 传真:010-83686528-8003 投稿邮箱:news@oilone.cn Copyright 2012 oilon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石油壹号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338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532号 未经石油壹号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