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壹号网讯 4月17日,已经被两次推迟的冻产会议终于在多哈召开。然而参会代表在经历长达7个小时的闭门会议后,最终没能达成任何协议。
在这场会议召开前,各主要产油国如同上演了一场“假面派对”——沙特是2月份率先提出冻产提议的国家,最后却成了会议失败的主要原因;俄罗斯在会上是冻产的主要推动者,背后却隐藏着本国产能后继无力的实情;伊拉克在会前左右摇摆,实则指望出口增加反恐经费。
从过去几十年的经验来看,产油国达成的协议几乎从未被严格遵守,往往是协议中写明产量限制,背地里仍然偷偷增产。可是这一次,各国甚至连装都懒得再装——伊朗拒绝参加冻产会议,沙特在会前临时要求修改草案,与会者对公报措辞进行了5个小时的激烈争论,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认为各方都需要时间进一步磋商”。
隆众石化通原油分析师李彦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沙特仍是OPEC的实际主导者,如果沙特不点头,达成协议的难度非常大,所以说沙特的态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伊朗因素决定会议成败
自2014年下半年开始的下跌通道,已经将油价从每桶100美元上方拉到了三四十美元。一年前,很多消费国还在谈低油价对于经济的刺激作用,而如今,即使是日本这样的纯进口国,也开始呼吁油价保持合理水平。
产油国的日子当然更不好过。原本被石油养得富得流油,而今即使出口量未减,赚的美元也少了一大半。为此卡塔尔、阿联酋、委内瑞拉等多个OPEC成员国再三呼吁联合减产,深陷制裁中的俄罗斯也在去年转变了态度。
今年2月,始终执行产量政策的沙特也坐不住了。在当月中旬,该国与俄罗斯、卡塔尔和委内瑞拉四国石油部长召开闭门会议,宣布要努力将原油产量冻结在1月份的水平。
虽然只是冻产,但该提议仍然得到了市场的热烈回应,油价一度冲高。之前呼吁减产的各国纷纷表示,冻产协议有望为油价复苏铺平道路。
可是这其中有一个核心变数——伊朗。当其他产油国享受每桶100美元的高油价时,伊朗正被西方国家实施长期制裁。今年初,伊朗在被制裁十多年后“重获自由”,却赶上了低迷的油价。冻产的消息传出后,伊朗曾多次表示,在该国日产量恢复到400万桶以前,绝不会加入冻产协议。
伊朗的表态与沙特完全冲突。在提议联合动产的同时,沙特就亮出了底牌:只有包括伊朗在内的其他产油国都参与,沙特才会同意冻产。
然而这之后的两个月里,沙特的态度逐渐出现了变化,让“即使伊朗不参加,协议也有望达成”成为可能。
李彦认为,市场份额仍是核心利益,这也是沙特要求伊朗必须参与的原因,沙特不可能坐视伊朗单方面持续提升市场供应量,蚕食有限的份额。
沙特可能会迅速增产
正是因为这一矛盾的存在,冻产会议召开前,许多分析师都已经预判本次会议将不会达成协议。尽管如此,市场仍然认为,这次会议至少能达成一个“君子协定”,就算各国不能严格遵守,也会为下一步谈判进行铺垫。
然而事实是,各国连这点面子也不要了。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沙特和俄罗斯在17日较早时已就冻产达成共识,并同意设立一个委员会监督冻结措施。然而17日当天,伊朗临时决定不派代表参加会议,伊朗石油部长对媒体表示,“我们没有可能签署协议,所以我也没有必要参加会议。”
听到这一消息,沙特在会议开始前改变立场,坚称除非伊朗参会,否则沙特绝不可能在协议上签字。包括沙特在内的一部分国家在会前临时提出要修改草案,一个专家小组只得抓紧时间完成这一工作。据路透社报道,新的草稿已经没有了较早前达成共识的相关内容。
不过最终,15位石油部长还是坐在了谈判桌旁。7个多小时以后,所有走出会场的人都只能表示,“我们认为各方都需要时间进一步磋商”,而下一次协商的契机是将于6月2日召开的OPEC会议。
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批评沙特的要求“不合理”,并表示自己到多哈前原本认为各方不会有太多争论就可签署协议,然而实际情况却令其失望。会后,沙特副王储萨勒曼对彭博社表示,沙特可能迅速增产,只有伊朗同意冻产,沙特才会抑制其产量。
客户热线:010-83686528 传真:010-83686528-8003 投稿邮箱:news@oilone.cn Copyright 2012 oilon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石油壹号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338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532号 未经石油壹号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