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壹号网讯 4月中旬,继狮38井之后,青海油田在英西深层勘探再次发现了日产油气当量超过1000吨的狮1-2罕见高产井。随着勘探成果的不断收获,青海油田又一个亿吨级的英西深层探区呼之欲出。
近年来,青海油田先后勘探发现了4个亿吨级油气田,新增油气三级地质储量实现“七连增”。尤其是2015年,油气探明地质储量比股份公司计划超出327%,勘探成本比上年降低了5.9%,青海油田用效益勘探走出了一条提质增效之路。
在油价持续低迷的严寒中,油气勘探如何突围低投资?效益勘探的出路在哪里?控本增效的落脚点又在何处?规模增储能否解困低油价?
规模增储徘徊不前
是资源家底问题还是思想认识问题?
青海油田的勘探突破,正是从找油理念和思路上走出了一条“普遍中找特殊,变化中求不变,复杂中找简单,变不利为有利”的成功之路。
青海油田位于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盆地油气资源总量46.5亿吨,资源是青海油田最大的优势。
由于柴达木盆地复杂多变的地质特点,虽经过60多年的探索,盆地目前的石油探明率只有26.7%,天然气仅为15%,资源接替不足是青海油田发展最大的劣势。
面对资源接替不足与发展的尖锐矛盾,油气勘探增储的症结在哪里呢?
对此,青海油田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付锁堂给出了答案:“青海油田油气勘探的主要短板是传统认识的束缚和盆地客观条件、研究程度、技术手段的制约。这几年青海油田的勘探突破,正是从找油理念和思路上走出了一条‘普遍中找特殊,变化中求不变,复杂中找简单,变不利为有利’的成功之路。”
昆北地区紧靠昆仑山前,平均海拔3100米。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青海油田针对昆北断层构造圈闭进行了钻探,但没有发现。结论认为这个地区沉积相带粗、远离油源、缺乏有效运移通道、勘探条件不利。
地质界有种观点认为,油气富集区需要满足生油气源岩、输导体系和圈闭构造三个条件。长期以来重源岩、找圈闭是青海油田油气勘探的主攻方向。
在远离烃源岩的地方会有油气吗?在勘探的不断失败中,青海石油人提出了疑问。
青海油田转变勘探理念、深化成藏认识,对昆北断阶带勘探资料重新梳理,发现了一个背斜构造。也正是这个发现最终促成了昆北断阶带的勘探突破,发现了探明地质储量1.07亿吨的大油田。
东坪区块发现国内最大的基岩气田,也是打破常规的典范。
东坪区块位于阿尔金山前东段,面积5000平方公里。老资料的结论将这一区块的勘探判了“死刑”。
东坪会不会有被遗忘的大场面呢?青海石油人再次用怀疑的目光重新审视东坪。
借力技术的进步和对老资料的重新研究,青海油田得出了“东坪地区紧邻大型生烃凹陷,育有大型古隆起、古斜坡,深大断裂、区域不整合面构成输导体系和多种类型的厚层储集体及储盖组合”的认识,勘探可行!
但实际勘探并不顺利。2012年,部署钻探的东坪1井打到3000米处钻遇基岩层,撞上了常规理论认为基岩层没有油气的“南墙”。
怎么办?是完钻,还是继续冒险?
几天后,青海油田决策层做出了向从未涉足的基岩层挺进的历史性决定!最终,东坪1井在3159米基岩层系抱得了“金娃娃”,一举发现了目前国内最大的整装基岩气田。
英雄岭探区同样是地震六上五下、钻探三起三落、历经50多年没有突破的探区。青海石油人经过深化研究,转变了深层找油的传统认识,一举实现英雄岭油气勘探大突破。
撒向科研的真金白银
能否收获勘探突破的红利?
仅“十二五”期间,青海油田就形成核心技术60项,获得国家专利160项,科技增效突破7亿元。
如果说解放思想是青海油田实现勘探突破的前提,那么技术进步和创新就是青海油田找到油气的“金钥匙”。
要科研就要有投资,有人提出质疑:大把的真金白银撒向科研能解决勘探的实际问题吗?
青海油田有针对性地以“柴达木盆地重大科技专项”为主攻方向,在立足自研的基础上,借“外脑”搭建“科研大平台”,通过各业务板块的科技创新和“柴达木盆地重大科技专项”一、二期工程的科研攻关,仅“十二五”期间,就形成核心技术60项,获得国家专利160项,取得17项技术规范和标准,形成了符合柴达木油气勘探开发需要的新型成藏理论模式和特色技术体系,科技增效突破7亿元。
科研攻关的突破,收获的是勘探突破的红利。
青海油田在“源外古隆起/古斜坡成藏”理论指导下,发现了亿吨级的昆北油田和国内最大的东坪基岩气田;通过世界领先的“复杂山地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配套技术,发现了近年来中国石油单个油藏储量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物性最好、开发效益最佳的英东油气田;通过国内领先的“盆内凹陷—斜坡带岩性成藏”理论,使柴达木盆地成为中国石油第四大致密油区。
今年4月11日,青海油田在英西深层又攻克了世界级勘探难题,形成了“盐下溶孔—裂缝油藏”的新理论,探获日产千吨的狮1-2井,发现了英西盐下深层油气藏。目前8口探井中有5口已经试油成功,展现了亿吨级油田的勘探前景。这是青海油田加大科研投入、收获科研红利的又一成功范例。
勘探投资的减法
如何做成效益增储的加法?
2015年青海油田勘探开发主营业务投资比上年提高5%,生产辅助投资比上年降低41%,全年实现增效3.15亿元,切块减掉了成本,加出了效益。
整体投资缩减,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做更多的工作?量的提升能否促进效的增长?面对油价寒冬,这是青海油田必须解决的问题。
付锁堂说:“破解低油价之困,必须探索出一条低成本效益勘探之路,打赢效益增储进攻仗。”
青海油田提质增效最大的亮点是油气主业大发展与经济效益的齐头并进。截至2015年年底,青海油田累计探明油田20个、气田8个,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过7亿吨、天然气4000多亿立方米,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利润增长率位列中国石油下属企业第1,效益位列第4。今年一季度,又再次成为中国石油实现赢利的3家单位之一。
“青海油田能够在低油价下实现赢利,在于我们在几年前就实施了低成本勘探战略,勘探成本一直低于中国石油平均水平,在效益勘探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青海油田勘探处处长高荐深有感触地说。
在油价寒冬中,青海油田坚持“支持勘探,保障开发,严控辅助,控制规模,压缩总量,优化结构,注重效益”的发展原则,形成了“勘探投资的减法原则和切块管理、勘探和成本的对标管理、勘探项目管理、勘探开发一体化和钻井工程区块总包”五项具有特色的效益勘探模式。
青海油田财务处处长高海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年度总投资就好比一个完整的蛋糕,我们按照向勘探等主营业务倾斜的原则,按业务板块进行切割,随后按照勘探区块进行论证和再切块,最后按照区块的工作量细化分割到地震勘探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口探井……形成‘一级减法、四级切块、三级运作、层层监督’的勘探成本控制体系。按此法,2015年青海油田勘探开发主营业务投资比上年提高5%,生产辅助投资比上年降低41%,油气生产基本运行费压缩5%,工程技术业务减亏5%,非生产性支出降低3.77%,全年实现增效3.15亿元,切块减掉了成本,加出了效益。”
而勘探开发一体化带来的效益更直观。高荐说:“在勘探总投资减少2亿元的情况下,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式实现了勘探与开发的统一管理。探井、评价井、开发井相互转换的过程,就是勘探与开发投资回报率提高、建设周期缩短、见效加快的降本提效过程。采用这一模式,英东油田缩短开发时间2年多,东坪气田少打5口钻井,节约成本1亿多元。”
钻井工程区块“总包”模式也同样带来了可观的效益。青海油田采油二厂厂长王俊峰告诉记者,采用总包模式的扎哈泉区块去年共钻井106口,进尺30.9万米,与2013年相比,平均机械钻速提高了57.8%,平均钻井周期缩短了41.3%,完井周期缩短35.7%。仅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建成了15万吨的原油产能,这在过去是无法做到的。
在低油价冬天里青海油田“不太冷”。
|
客户热线:010-83686528 传真:010-83686528-8003 投稿邮箱:news@oilone.cn Copyright 2012 oilon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石油壹号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338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532号 未经石油壹号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