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对于私募行业来说,可谓是由“乱”到“治”的关键之年。
年初至今,监管持续加码, 一系列新规涉及备案、募集、信披等各环节,行业生态发生巨大变化。近期逾万家“空壳”私募被清理,更是让市场意识到监管层对于规范行业发展的决心;同时, 监管层也明确表示,将从包括允许符合条件的私募机构申请公募基金管理人业务牌照在内的七方面,创造条件鼓励优秀机构做大做强,“扶优限劣”的监管思路被清 晰表征。
一个阳光化但又不失市场活力的私募生态圈何时构建完成,市场拭目以待。
万家私募被注销
该来的总会来。
基金业协会近日公告,8月1日,第二阶段有超过7800家既未提交法律意见书也未在协会备案私募基金产品的机构已被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若加上5月1日第一阶段被注销机构以及期间主动申请注销登记的机构,自2月份协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实施以来,累计超过1万家机构已被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根据《公告》规定,如下三种情况将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其一,新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办结登记手续之日起6个月内仍未备案首只私募基金产品的;其 二,已登记满12个月且尚未备案首只私募基金产品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2016年5月1日前仍未备案私募基金产品的;其三,已登记不满12个月且尚未备案 首只私募基金产品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2016年8月1日前仍未备案私募基金产品的。
近年来,私募行业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截至2016年6月底,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4094家,已备案私募基金32355只,认缴规模6.83万亿元,实缴规模5.58万亿元。
但与此同时,在私募机构登记备案初期也出现了良莠不齐等问题。前期大量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长期未真实展业,“空壳”现象扰乱了行业秩序,影响了私募行业统计监测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过去私募行业鱼龙混杂,相当一部分机构顶着私募的牌子从事P2P、民间借贷等非私募业务,此次‘清壳’行动将大部分‘不务正业’的机构管理人牌照注 销,降低了投资者筛选机构的难度,同时也降低了行业内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有助于促进私募行业告别‘蛮荒’生长的时代,逐步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国际 化。”格上理财表示。
清理未落幕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大限”过后,清理并未落下帷幕。
格上理财统计显示,根据《公告》规定,目前仍有两类私募管理人面临较高的清理风险,合计4005家。
第一类为截至2016年2月5日,登记不满12个月,但目前管理规模还为零的私募管理人,此类私募管理人共3329家。
第二类为2016年2月5日之后新登记备案私募基金管理人,其6个月内需要备案首只私募基金,而目前6个月期限将近,其管理规模还为零的私募管理人,此类私募管理人共有676家。
而针对2016年2月5日前已登记,且在2016年8月1日前已补提法律意见书申请或提交首只私募基金产品备案申请、正在办理过程中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基金业协会表示将适当顺延办理时间,并将公示办理状态。
不过协会也提醒相关机构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尽快完成登记备案工作,针对无法满足《公告》相关要求的机构,协会将于2016年底前予以注销。
另一方面,在对前期机构进行清理的同时,监管层也在着力推动后续私募审核管理工作的逐步完善。
首先,在私募管理人的备案上,协会引入了第三方机构,私募机构备案时需提交律师事务所提供的法律意见书等材料,这一举措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私募机构备案的门槛,将部分不合格的私募机构拒之门外。
其次,在已备案私募的跟踪上,协会也加大了监管力度,已备案私募每年需及时提交年度审计报表等资料,对于不按时提供相关资料或操作不合规的私募,协会也将进行重点监管。
“不可否认,包括法律意见书、人力合规成本在内的行业综合成本将有所增加,但并不是不能承受;相反,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有利于净化行业环境,吸引长期资本注意。”深圳市私募基金协会秘书长、私募排排网创始人李春瑜表示。
实际上,《公告》实施以来,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工作一直按规定正常开展,相关工作从未停止或暂停。目前在协会登记并公示为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机构超过1.6万家,其中《公告》发布后新登记机构超过800家,机构登记的质量已显著提高。
“新规实施后,虽然较之前在审核上趋于严格,但只要申请人按照协会的要求准备好申请材料,在公司的运营和投资上操作合规,就不影响正常备案。”李春瑜表示。
扶优限劣
事实上,清理万家私募机构只是今年以来监管层对于私募行业“恩威并用”的一个侧写。在着力推出一系列涉及备案、募集、信披等各环节的新规,以约束私募行为规范的同时,监管层也在积极为优秀私募机构拓展发展空间。
5月30日,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表示,证监会将进一步推进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申请公募基金管理业务牌照。
6月28日,鹏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核准设立,北京鹏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爱斌占股55%,上海华石投资有限公司占股45%,这意味着阳光私募大佬涉足公募基金终于破局。
“尽管鹏扬的形式只是个案,但依旧让市场对于后续机构涉足公募抱持期待。”分析人士表示,“进军公募意味着更加广阔的市场,对于私募机构的长远发展无疑有积极意义。”
证监会信息显示,截至7月末,共有31家新基金公司申请设立,发起名单中包括凯石投资、重阳投资、博道投资等不少私募大鳄,相关机构均表示对进军公募政策落地充满期待。
除此以外,李超还表示将从多方面创造条件鼓励优秀机构做大做强,“扶优限劣”的监管思路被清晰表征。
这其中,包括在已经原则明确私募股权基金和创业基金恢复在新三板挂牌的政策基础上,积极做好后续融资和投资运作的服务和引导工作;在已经原则明确私募基 金管理机构可以在新三板做市的基础上,鼓励符合条件的机构通过做市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推动为公司型、合伙型等各种组织形式的私募基金创造公平的税收 环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动进一步提高保险资金、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比例,鼓励企业年金等长期资本投资创业型基金;鼓励创业投资机构开发 符合支持创新创业需求的基金产品,研究发行股债结合型产品,提高创投机构的募资能力;支持有条件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适时开展境外投资业务。
“监管趋严,这不仅是针对私募,整个资管行业今年都面临这样的形势。”上述分析人士表示,“这并不意味着要将私募行业彻底‘管死’,监管层依旧是遵循‘适度监管’的原则,实行‘扶优限劣’。”
可以想见,构建一个阳光化但又不失市场活力的私募生态圈,是监管新政的题中之意,这个设想何时实现,市场拭目以待。
客户热线:010-83686528 传真:010-83686528-8003 投稿邮箱:news@oilone.cn Copyright 2012 oilon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石油壹号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338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532号 未经石油壹号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