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几年,在GPS卫星导航领域领跑全国,成功逆袭国际厂商的中海达(300177),在海洋战略愈发得到国家重视的新时期,希望在海洋探测装备这一“蓝海”市场继续发力,复制GPS导航设备的国产替代之路。日前,中海达董事长廖定海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详解公司的“海洋战略”。
南沙情结
廖定海在军校读书时,学的专业就是海洋探测,可谓科班出身。毕业之后,廖定海服从分配到了南海舰队,厦门以南几乎整个南海的岛礁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早在1988年,廖定海就开始和同事一起对南沙群岛进行探测,我国在南沙群岛控制的八个岛礁的测绘工作他均有参与。
中海达刚成立的时候,国内的高精度卫星导航装备95%依赖进口。公司用了十年的时间,将整个市场的竞争格局逆转。目前,高精度卫星导航市场国产化率已经达到95%。廖定海表示,中海达十几年的高速发展,是整个高精度卫星导航市场发生如此翻天覆地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廖定海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我自己本来学的专业就是海洋测绘,多年的工作经历和对海洋的了解,对海洋探测有更深的感情。所以我心里一直有一个南沙情结。另外,在海洋测绘领域,我国较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更大,从振兴民族工业的角度,公司也希望在海洋测绘领域,能成功复制过去在高精度卫星导航市场的十年逆袭之路。”
事实上,在中海达成立最开始的五年,廖定海都是直接冲在研发第一线。作为一家高科技上市公司,廖定海对研发工作的热忱可见一斑。后来,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迅速增长,以及科研管理团队的架构开始成熟,廖定海才把工作重心更多地转向管理方面。
廖定海指出,在公司海洋装备分公司成立之初,国内市场绝大部分海洋测绘装备依赖进口。直到目前,高端海洋测绘装备也有99%依赖进口,国内产品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二十年左右的代差。之所以存在如此大的技术差距,一方面是因为海洋探测领域,需要长期的研发资金投入,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另一方面,我国在海洋探测领域的人才储备极度紧缺。
海洋探测的研发难度到底有多高?廖定海做了一个形象的比较:“华为的无线通信水平世界一流,但是学无线通信出身的科研人员却做不了水下通信,研究水下通信出身的人却一定能研发华为的通信产品。这一领域研究实力最强的哈尔滨工程学院水声学院,该校过往的毕业生几乎都被华为招揽。”
巧补短板
自2011年上市以来,中海达在海洋探测方面的研发上投入了巨资,收购了国内一流的研发团队和科技公司,极大增强了公司在海洋装备领域的技术实力和人才储备。
2014年6月17日,中海达通过收购南京声宏毅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声宏毅霆”),有效地解决了在水声技术领域的人才和技术瓶颈, 使中海达成为国内极少数能掌握尖端水声技术的厂商,大大增强了公司在水声技术领域的发展空间和业务边际。 至此,中海达拥有了水下定位技术,实现了空间、水下定位技术全方位的无缝联接。
廖定海告诉记者,声宏毅霆掌握的多波束水下声呐是海洋水下探测定位的技术难点,这个难点一旦突破,整套产品的技术难点就基本突破。
中海达收购声宏毅霆后获得的另外一项核心技术是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产品。过去,我国每年都要进口大量同类设备。中海达在完成人才引进以及团队磨合成熟之后,今年年底该产品就会有样品下线。
廖定海指出,ADCP产品市场空间极为广阔。国家海洋局、交通部海事局,农业部渔业局等部门几乎所有的海洋调查都需要这类设备。此外,ADCP产品在内河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长江委员会、珠江委员会所辖的5000个水文站,哪怕一个水文站只配一台,加起来可能就是几十亿的市场空间。”
蓄势待发
廖定海认为,从全球的大环境来分析,陆上资源已经争夺得差不多了,各国都必将往海洋发展。即使没有前一段时间南海事件的发酵,中国这几年的海洋装备市场也会有一个爆发。
近几年,国家对海洋权益的重视已经从政策和舆论层面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廖定海回忆,他进入海洋探测领域之初,把南海一带的海洋信息更新一遍的周期是20年。如今随着技术进步,这一周期已经大大缩短。随着对海洋权益重视程度的提升,港口和码头会有大量新增的工程建设,海洋的石油勘探,海底的网线、电缆铺设等经济活动的加强,都需要高精度的定位探测系统作为基础。
有了在GPS领域成功实现国产替代并最终逆袭海外企业的经验,廖定海对在海洋装备领域复制这一路径信心十足。他告诉记者,任何高精尖技术领域,国产替代的产业逻辑都是类似的。“像GPS定位产品一样,从2000年到2010年,中海达基本上把进口的产品赶出去了,海洋探测产品其实也可以复制这个过程。”
“首先,公司要逐步提高产品的技术成熟度及可靠性。当这两个指标达到临界点,国产产品的价格优势就会显现出来。从国家政策的支持来看,也对国内公司有利。目前,国内对装备设备的工程招标,同等条件下,一定要采购国产设备。从这个角度来看,海洋探测装备的国产化进程可能会比GPS设备的国产化,获得更多层面的支持。”廖定海分析。
资本之力
企业上市之后,外延式并购是资本市场赋予上市公司进行跨越式发展的捷径。
廖定海介绍,中海达未来在资本市场外延式并购的方向,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收购下游的数据处理业务,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这是公司进行产业链整合的重点。二是收购具备较高资质的军工企业。目前,中海达具备的军工资质还比较低,公司的产品技术大部分都可应用于军工用途,通过收购将扩大公司在军工领域的销售空间。
廖定海还将中海达的发展历程以上市为分界点分为两个阶段。前十年,公司通过GPS国产化的过程打造了公司在GPS测绘领域的核心能力。上市后,公司通过资本市场的借力,这几年在各领域装备的产业布局已经基本完成。“一是高精度卫星定位的核心产品,我们有的板卡等产品都已经很成熟。第二是我们在三维激光领域的拓展,这是从点到面的转变。无人机地毯式扫描之后,地上地下一体化的勘探就已完成。第三就是公司海洋探测装备的技术突破。”
接下来,中海达将从硬件产品往上下游延伸,即从核心技术装备,发展到提供下游的整体解决方案,上游产业则以收购形式介入到数据的生产运营。目前,中海达的 “都市圈”产品主要提供数据和解决方案,应用于智慧城市产业。浙江中海达分公司主要从事地下管线探测。廖定海表示,公司还要往高精度地图的数据处理发展,公司的高精度地图将用于无人驾驶,比导航软件技术要求更高。
廖定海总结中海达未来的战略路径,就是由一个装备提供商,向数据和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方发展。未来,中海达的愿景是成为空间信息,包括天上地下海上的三维立体信息数据的整体解决方案专家。
|
客户热线:010-83686528 传真:010-83686528-8003 投稿邮箱:news@oilone.cn Copyright 2012 oilon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石油壹号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338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532号 未经石油壹号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