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的来安城天高气爽,但在当地唯一的主板上市企业金禾实业(002597.SZ)厂区周边,居民们却鲜有这样的感受。
这家早在2011年7月就登陆A 股的化工企业在环保方面一直风波不断,有毒气体泄漏、化工厂爆炸、河水污染等现象时有出现。
9月3日,G20会议召开在即,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在这个距杭州直线距离不到300公里的皖东小城,金禾化工厂周边上空仍不乏异味,而工厂附近的一个隐蔽排水口,亦有茶色废水流出。
为了呼吸一口干净的空气,年近四十的刘有明(化名)已与金禾实业“斗争”多年,但无一胜算,“当地环保部门总说他们排放合规”。
直到8月底,金禾实业一纸名为《关于收到来安县环保局下发的安徽省环保厅对公司环境违法案件实施挂牌督办通知的公告》,才让刘有明看到一丝曙光。
环保达标“罗生门”
“一年365天,总有一半的时间味道很浓,在家都不能开窗”,已记不清从何时开始,刘有明发现,距离他家不到1000米的金禾化工厂,散发的气味持续不断的影响着他的生活。透过窗玻璃,他常常看到对面的烟囱直冒白烟。
金禾实业是来安县最大的化工企业,前身为来安县化肥厂,当时还是一家年产3000吨合成氨的小企业。2000年改制后为私营的金禾化肥厂。
招股书显示,金禾实业主要生产安赛蜜,甲、乙基麦芽酚,三氯蔗糖和甲基环戊烯醇酮等食品添加剂。目前,安赛蜜和甲、乙基麦芽酚生产量排到全球首位,年产安赛蜜12000吨。2016年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达2.36亿元。
这样一家体量巨大、占地15万平米、员工3000人以上的上市公司,按说是当地人引以为傲的标杆企业,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
在当地最大的公共网络空间“来安论坛”上,搜索“金禾”和“化工厂”等关键词, “曝光来安金禾!污染空气”、“金禾化工厂为什么迟迟不搬迁?”等帖子直指金禾实业的污染问题。
刘有明将这些意见诉诸行动。从2011年2月开始,他多次向来安县环保局、滁州市环保局、安徽省环保厅甚至国家环保部反映其“乱排废气的问题”。但当地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回复,“我们通过在线监测系统,这家企业的排放是达标的”。
直到上市前后,金禾实业的相关负责人隔三差五会来刘有明家问情况,“一位姓刘的副总,负责安全和环保的,打电话给他非常管用”,可好景不长,半年后对方就联系不上了,刘有明此后回想,当时企业可能怕投诉会影响上市进程。
刘有明用“麻木”二字形容多年的投诉无果,本以为上市后企业运作上更加规范,空气污染方面也会得到改善,但最终他发现上市后,空气异味并没有什么变化。
当地人只得寻求更高层级的关注。早在几年前,他们开始向安徽省环保厅提交投诉。但这些投诉往往还是被转回当地环保部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2015年的一份编号为“省环信(2015)第555号”的材料就被转回当地环保部门,针对“金禾化工经常排放刺鼻气味气体”的投诉,来安县环保局仍坚持认为,企业的排放均属达标。
但上述公告又显示,金禾实业于7月8日接受安徽省环保厅督查,存在四方面环境违法问题,包括下属三个氨醇项目没有报批环评文件、私自改变废气处置措施,强酸性排放不达标,甚至环保设施日常记录表造假等漏洞。
这难免让人不解,此前当地环保部门的回应又是怎么回事?
事实上,这家国内甜品剂行业的龙头企业,自IPO(首次公开募股)阶段就有过不少环保“前科”。
2010年12月21日,金禾化工公司发生三氧化硫有毒气体泄漏事故,造成数十人受伤。2011年2月15日,金禾的AK糖车间高位计量槽爆炸事故,造成1死1伤。2013年7月29日,这家企业又有毒气泄漏,导致14位村民中毒,而这个消息,金禾实业拖延了4天才公告。
隐蔽排水口仍在“工作”
在前述分析人士看来,常年在各种投诉面前安然无恙的金禾股份,如今突遭查处,其大背景无疑是中央对环保问题的高度关注。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重点提及要“有效抑制污染性投资”。而今年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也于7月进驻内蒙古等八省区。
在资本市场,此类绿色经济风向也越发明显。7月1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称,最近三年内收到环保相关行政处罚或者收到刑事处罚的企业,不得公开发行股票。
面对中央、证监会和省级环保部门的多重监管,金禾实业此番遭查背后,其环保问题究竟如何,对投资者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9月3日下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为此奔赴金禾实业所在地展开调查。
在金禾化工厂的新旧厂区内,现场看不到明显的粉尘和颗粒物,但仍有一两个烟囱冒着白色雾气,仔细辨别,有一种咸腥与甜味混合的异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靠近金禾化工厂的永阳东路边,发现一个宽约两米的隐蔽排水口,茶色废水在黑色挡板的半掩下流出。水流方向的来河下游,肉眼就可看见不少黑色团状漂浮物。
对此,金禾实业内部一位工作人员在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时仍坚持,“我们的排放都达到国家环保部门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
对于安徽省环保厅的督查,8月30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致电金禾实业,对方书面回复为“公司的氨醇项目为原来安县化肥厂1970年建设项目,在此前,项目建设并无环评要求”。
金禾实业承认部分设备更换未报批是“公司未意识到小改、小革需要办理相关环保手续”,“相关安全环保负责人责任心不强、未能按照公司环保管理规定认真执行”,已对其进行1000元到2500元不等的现金处罚。
对此,关注上市公司环境信披的商道纵横总经理郭沛源表示,现有处罚力度让不少上市公司对污染治理心存侥幸,“环境违规损失通常不大,最多罚个100万,对他们就是一个小钱”。
而一位民间环保组织人士对此透露,“很多企业虽然购买了环保设备,但运营成本,包括电力、人力的成本都很高,在实际生产中无法有效落实”。
客户热线:010-83686528 传真:010-83686528-8003 投稿邮箱:news@oilone.cn Copyright 2012 oilon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石油壹号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338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532号 未经石油壹号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