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播不停:

中美能源对话:公用事业监管与清洁能源政策  |   美国康菲石油公司:油价在50美元/桶的水平将使页岩油产量增加  |   印官员呼吁靠甲烷以解决印度高度依赖石油进口现象  |   蓟县进一步抓好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工作   |   煤炭石油:港口库存低位 荐5股  |   核电——世界三大电力支柱之一  |   石油大国达成协议希望再度渺茫  |    英媒:中国“茶壶”炼油厂复苏 加剧柴油产量过剩  |   坦桑石油发展公司:石油天然气开采将实现零死亡  |   台湾石油勘探史(一):大清国的逗比经营  |  
您的位置: 首页 >  财经新闻

货币政策应更多关注资产价格与金融风险

来源:     责编:     发布时间:2016-09-10

国家统计局9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3%,比上月大幅回落0.5个百分点,创下自去年10月份(1.3%)以来的新低。这显著低于市场的预期。

CPI涨幅回落的原因之一是去年基数较高,国内外需求比较弱也是重要原因。推高CPI的猪肉供需紧张得到缓解,农产品(12.500, -0.14, -1.11%)与水果等食品的价格因季节性因素回落。多方面的因素叠加在一起,使CPI涨幅出现了超预期的回调。但是,这可能并不会构成趋势,因为上半年一二线城市房价大涨,这会逐渐传递到租金与人工成本,对服务业影响很大;再加上冬季即将来临,农产品等价格可能会有所波动。

由于2016年的通胀目标是控制在3%内,因此,有机构认为,目前的CPI水平以及较低的通胀预期,使得未来几个季度有货币宽松的空间。目前对于是否应该继续通过降息降准以稳定增长,还存在分歧,有人认为应该降息降准,而有人则认为应该由财政政策发挥作用,要求财政部门减税。

我们认为,依靠货币政策刺激增长的做法并不明智。2008年以来,积累的产能过剩、杠杆率攀升、资产泡沫等问题,主要是长期货币刺激的结果。过于廉价的信贷投放造成了投资过剩与通胀预期。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资金脱实向虚的趋势非常明显,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资金引向资产市场,而不是实体经济。

利率越低,国民经济的杠杆率就会越高;而杠杆率越高,又必然要求降低利率以减少债务成本;降低利率,又必然刺激更多的借贷与债务;更大规模的债务与更高的杠杆率又继续挟制货币政策。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美欧日等经济体相继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前提之一是他们的资产泡沫已经破灭,市场杠杆率收缩。但是,中国资产泡沫依然狂奔,杠杆率也在逐步抬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宽松政策只会加速经济的泡沫化,而无助于实体经济的增长以及结构转型的实施。

因此,当前货币政策应该扮演被动角色,而不要主动出击。要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一个中性的货币环境,起到稳定局面的作用,而不是跑出来刺激经济。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应该暂且交给财政政策。当然,最好是认清并接受中国经济长期增速会放缓的现实,调控经济实现软着陆才是最佳的办法。如果继续强行保增长,会付出更大成本,酿成更大风险。

另一个约束货币政策的因素是汇率。尽管货币政策继续放松可以维持目前的资产价格,但是会对汇率构成威胁。目前中国实行严格的资本管制制度,货币继续宽松会制造更大的贬值预期,刺激资本外流,离岸市场也会遭受冲击,增加货币当局维持汇率稳定的挑战。由于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都在关注人民币的一行一动,中国的货币政策会引起全球性反应。

上半年在上海召开的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上,市场传言,会上达成了默契,即各国联手压低美元汇率以平复金融市场。这意味着约束了美联储加息自主权。但在刚刚结束的G20杭州峰会发布的公报中,各经济体都同意,仅仅靠货币政策无法实现平衡增长,美联储加息的国际约束可能消失,年内加息的概率升高。如果中国货币政策继续宽松的话,可能会加速人民币贬值。

当然,目前最大的挑战是,进一步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鼓励市场加杠杆。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放松货币会严重冲击这个任务。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曾先后发生加杠杆制造股票牛市、加杠杆制造楼市泡沫等现象,大量资金涌入期货市场、债券市场,通过增加杠杆的方式,在市场波动中放大收益率。货币政策放松的危害在于,这会让整个金融体系提升杠杆,制造系统性的风险。

因此,CPI涨幅不应该被看作影响货币政策的重要因素,而要更加关注资产价格,关注金融市场的风险。事实上,一方面,目前已经出现了流动性过多的状况;另一方面,CPI稳定意味着社会财富无法通过企业向就业者传导并产生更多需求。这就是说,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发生了堵塞,放松货币政策只会制造堰塞湖。(编辑 张星 林虹)

石油壹号网
http://weibo.com/oilone/
本期调查 热词 中 油价涨跌 油价|消

大猜想!中石油、宝钢、五矿15家央企最近频频动作什么逻辑?&nbs


0人
0人

大猜想!中石油、宝钢、五矿15家央企最近频频动作什么逻辑? [全文]
客户热线:010-83686528 传真:010-83686528-8003
  投稿邮箱:news@oilone.cn
Copyright 2012 oilon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石油壹号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338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532号
未经石油壹号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