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9月24日报道 外媒称,几千年来,坎儿井滋养了吐鲁番的农民、牧羊人和跨越大陆的商人,如今却在逐渐干涸。尽管科学家表示全球变暖让为这一复杂灌溉系统提供水源的冰川不断退缩,但更紧迫的威胁是飙升的用水需求——石油开采和工业化农业生产在将吐鲁番盆地抽干。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9月21日刊文称,这段奇异的旅程始于天山山脉的最高峰,冰川融雪流经世界上最干旱的地貌之一,抵达古丝绸之路上这片边远居民区草木茂盛的绿洲。
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纯净冰凉的水流在地下完成了整段旅程,穿过数十条地表之下的渠道。其中有些渠道达20公里长、30米深,由2000年前在中国最西面这片不适宜居住的地方安顿下来的游牧民族修建而成。
这种渠道系统名为“坎儿井”,是一项工程奇迹,一直让科学家为之惊叹,也令吐鲁番的维吾尔人充满了自豪之情。
“我们的祖先很了不起,他们建这些的时候没用机械工具,”现年29岁的萨拉伊丁·奈杰迈丁说。他的家族世世代代在吐鲁番种葡萄。“没有它们,我们没有办法在这种严酷的地方生存。”
根据政府公布的数据,该地区目前仅有200出头正在使用的坎儿井,而50年代有近1800口。每一年,都有十多条地下渠道干涸。还有一些因为油污而遭废弃。
得克萨斯农机大学艾尔帕索农业生活研究中心的水文专家沙拉木·阿不都在吐鲁番手工挖掘的渠道方面著述颇丰。他表示,坎儿井的消失威胁到历尽艰险得以保存的一种生活方式。
他指出,吐鲁番坐落在世界上最热的地区之一:干燥的盆地、地表没有河流,每年的降水量不足半英寸(1英寸约合2.54厘米)。
“坎儿井是我们文明的一个象征,”阿不都说。他不久前还在国有的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作。“我们对这个很有感情。”
这一水源帮助养活了该地区的50万居民,并且保障吐鲁番的家庭农场能够种植千百年来塑造了当地特色的作物——葡萄。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葡萄架,乡村地区满是高大的砖泥晾房,葡萄会在里面变成葡萄干。
现年32岁的米吉提·萨鲁丁带着访客来到一片灰白土壤上的空地,进入仅够俯身通过的一条窄渠。他回忆,小时候,整个社区都会每年春天出来清理坎儿井,一桶一桶地淘阻滞水流的泥沙。“每家每户都会出一名青壮年。但是现在很难再让人免费干活了,”他说。
文章称,中国政府承认吐鲁番坎儿井面临的威胁,近年来试图禁止挖掘新井的行为,因为它们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在2008年,地区政府宣布了一个耗资12亿元人民币的项目,用来保护并修复坎儿井系统,其中部分资金来自世界银行。
根据政府的估算,吐鲁番盆地下方的蓄水层每年大约缩减300万立方米,其中不少是因为石油开采与农业用水。
尽管采取了挽救坎儿井的措施,但一些官员似乎接受了它们终将消亡的命运。“对坎儿井干涸完全不必大惊小怪,”吐鲁番地区水利勘察设计院前院长卢震说。“被取代是历史的必然。”
文章称,吐鲁番坎儿井的起源并不清楚,不过专家指出,它与伊朗、伊拉克及中亚缺水地区发现的名为“卡纳特”的地下暗渠有相似之处。
鉴于吐鲁番曾是丝绸之路北线上的重要补给站,得克萨斯农机大学的阿不都博士认为,这项技术很可能由波斯商人传入,后来又经过了当地人的改进。“虽然吐鲁番坎儿井的长度和建造方法与众不同,但它们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一样的,”他说。
文章称,这些原理既简单,又极为复杂。
多数坎儿井始于天山脚下,从冰川径流补充的地下蓄水层中汲取水源。这一系统包含地下水坝与水库,但最重要的标志建筑是竖井,每隔几十英尺挖掘一口井,从而提供进出渠道的口子,同时有利于维护与通风。
从空中望去,这些井看起来像是在杳无人烟的大片沙漠里星星点点的巨大蚁冢。
通过完全在地下建造系统,坎儿井的发明者希望让水源远离动物粪便、泥沙和利于蒸发的炙热阳光。太阳常常让吐鲁番的夏季气温接近50摄氏度。
当地居民对坎儿井有着很深的感情,还在尽力执行禁止在水渠中沐浴或洗衣服的规则。
“坎儿井冬暖夏凉,”种葡萄的奈杰迈丁说。他走下阶梯,另一头通往他家小农庄边上的一条地下急流。这座传统农庄四面围了起来,因为桑树和硕果累累的葡萄架而颇为荫凉。
市政府近期修了一条管道从远处的水库送水到他家这片地方。不过奈杰迈丁表示,他们家更喜欢用坎儿井取水。“管子里的水喝起来有药味,”他说。
一名男子赶驴车经过一口井,井的水源来自吐鲁番的坎儿井。
【延伸阅读】古老的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
新疆吐鲁番是我国最热的地方,也是全国陆地平均海拔最低的地区,在这片富饶的绿洲下面,有着与长城、大运河并称为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三大工程之一的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
掏捞手艺人阿不力米提·亚古甫和大儿子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正在准备皮裤等工具,前往“米墩”坎儿井掏捞淤泥(4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吐鲁番市原种场,一位维吾尔族老人在用坎儿井水洗菜,准备做晚餐(4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吐鲁番地区鄯善县七克台镇台孜村一条坎儿井明渠边上,三位江苏支边青年的后裔在洗衣服(4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坎儿井一处竖井口旁,掏捞手艺人阿不力米提·亚古甫一家在掏捞淤泥(4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吐鲁番市原种场,70岁的老人阿尔西丁·力提甫讲述着自己56年掏捞坎儿井的历史(4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吐鲁番市艾丁湖乡花园村,吐鲁番地区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在利用卫星定位仪对坎儿井进行测量(4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吐鲁番地区鄯善县七克台镇库木坎村,掏捞手艺人阿不力米提·亚古甫在展示父辈当时用作井下照明的油灯(4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吐鲁番市艾丁湖乡花园村一条正在掏捞淤泥的坎儿井里,掏捞者买合木提·赛卜都利正在下井(4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掏捞手艺人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在坎儿井下将淤泥吊上井口,大量的井水落下形成小型“瀑布”(4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吐鲁番地区鄯善县七克台镇亚坎村一处坎儿井明渠和暗渠的结合部,当地居民在洗衣服(4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掏捞手艺人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正在下井(4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这是戈壁上“米墩”坎儿井的一部分景观(4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吐鲁番市一家以坎儿井为主题的博物馆里,一位游客在参观坎儿井(4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吐鲁番市一家以坎儿井为主题的博物馆里,游客们在参观复原百年前挖掘坎儿井的情形(4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这是用来掏捞坎儿井的刨锤(4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掏捞手艺人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在狭小的坎儿井巷道里清扫淤泥(4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掏捞手艺人吐尔逊·阿不都正在倾倒淤泥(4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2015-04-08 20:34:00)
【延伸阅读】 【图片故事】 坎儿井:绿洲血脉
在吐鲁番市艾丁湖乡花园村一条正在掏捞淤泥的坎儿井里,一双沾满泥土的双手将装满淤泥的橡皮桶拖出(4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新 疆吐鲁番是我国最热的地方,也是全国陆地平均海拔最低的地区,在这片富饶的绿洲下面,有着与长城、大运河并称为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三大工程之一的地下水利 工程——坎儿井。坎儿井里流淌着的涓涓细流养育着这片沃土,也滋润着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坎儿井在我国集中分布于新疆吐鲁番地区,其产生历史可追溯 到汉代,是新疆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智慧的结晶。
古老的坎儿井是由若干个竖井、地下暗渠,以及地面明渠和“涝坝”组成,当地 老百姓会巧妙利用山的坡度,凿竖井、通暗渠,在荒坡戈壁上,引水在暗渠中奔流,到达绿洲盆地则流入明渠,供老百姓汲取饮用及灌溉桑田。在年降水量不足20 毫米的吐鲁番盆地,每到冬闲季节,当地农民就会自发对坎儿井掏捞清淤,以保证来年的出水量。
作为丝绸之路上少数还在延续利用 的“活的文化遗产”——坎儿井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新疆吐鲁番盆地1108条坎儿井中,仅剩 下278条有水。为了保护这一“地下长城”,在国家文物部门的支持下,从2009年底开始,新疆坎儿井维修工程率先在吐鲁番地区启动实施。至今,吐鲁番地 区坎儿井保护加固工程共完成四期,累计投入资金4500万元,已加固维修108条坎儿井,四期维修工程累计维修加固暗渠约18千米、掏捞清淤约600千 米、加固竖井口1万余个,遗址本体得到妥善保护,最大限度遏制了坎儿井的消亡速度,确保坎儿井的有效遗存。眼下,吐鲁番大地刚刚完成“开墩”(开墩是指将 埋入地下越冬的葡萄藤重新挖出来),再过几个月,当这片大地再次披上绿装的时候,一条条重新焕发活力的坎儿井、一眼眼潺潺甘泉,孕育出一片片葱茏茂盛的葡 萄田。在“火洲”的一年四季里,坎儿井正在用它的清冽与甘甜滋润着这里的土地、滋润着这里的人。
掏捞手艺人阿不力米提·亚古甫和大儿子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正在准备皮裤等工具,前往“米墩”坎儿井掏捞淤泥(4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吐鲁番市原种场,一位维吾尔族老人在用坎儿井水洗菜,准备做晚餐(4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吐鲁番地区鄯善县七克台镇台孜村一条坎儿井明渠边上,三位江苏支边青年的后裔在洗衣服(4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坎儿井一处竖井口旁,掏捞手艺人阿不力米提·亚古甫一家在掏捞淤泥(4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吐鲁番市原种场,70岁的老人阿尔西丁·力提甫讲述着自己56年掏捞坎儿井的历史(4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吐鲁番市艾丁湖乡花园村,吐鲁番地区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在利用卫星定位仪对坎儿井进行测量(4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吐鲁番地区鄯善县七克台镇库木坎村,掏捞手艺人阿不力米提·亚古甫在展示父辈当时用作井下照明的油灯(4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吐鲁番市艾丁湖乡花园村一条正在掏捞淤泥的坎儿井里,掏捞者买合木提·赛卜都利正在下井(4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掏捞手艺人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在坎儿井下将淤泥吊上井口,大量的井水落下形成小型“瀑布”(4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吐鲁番地区鄯善县七克台镇亚坎村一处坎儿井明渠和暗渠的结合部,当地居民在洗衣服(4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掏捞手艺人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正在下井(4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这是戈壁上“米墩”坎儿井的一部分景观(4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吐鲁番市一家以坎儿井为主题的博物馆里,一位游客在参观坎儿井(4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吐鲁番市一家以坎儿井为主题的博物馆里,游客们在参观复原百年前挖掘坎儿井的情形(4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这是用来掏捞坎儿井的刨锤(4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掏捞手艺人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在狭小的坎儿井巷道里清扫淤泥(4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掏捞手艺人吐尔逊·阿不都正在倾倒淤泥(4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2015-04-08 20:26:02)
【延伸阅读】中德专家将联手破解吐鲁番坎儿井“身世”之谜
新 华网乌鲁木齐8月18日电(记者赵春晖)坎儿井是中国干旱地区独特的水利灌溉工程,主要分布在新疆吐鲁番、哈密等地,总长度5000多公里。然而,这个古 老的地下水利工程什么年代、由何人开凿,却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为了破解坎儿井的“身世”之谜,今年9月,中德专家将首次采用现代科技为它“断代”。
关于坎儿井的起源和开凿年代学术界众说纷纭,但一直没有发现确凿的证据和文献资料记载,因此,如何科学准确地给坎儿井“断代”,已成为制约坎儿井“申遗”和学术研究工作的瓶颈。
据新疆吐鲁番地区文物局透露,这项研究由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吐鲁番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德国海德堡大学地理研究所共同承担,两国专家学者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0条坎儿井作为基础样本,进行土壤分析、植被研究和碳14测定等科研工作。
世界上大约有40多个国家有坎儿井,但相对而言,新疆留存的坎儿井较多,保存较完整,目前,1784条坎儿井中,有水的仍有500多条。坎儿井由竖井、地下暗渠、地上明渠、涝坝组成,一条条延绵几十公里的人工渠道将竖井在地下连为“长城”。
为了拯救这个地下“万里长城”,中国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坎儿井的维修和加固,国家文物局还投入1600万元用于编制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保护的总体规划。
(2012-08-18 20:24:01)
【延伸阅读】海外华文媒体眼中的新疆:“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
中新网乌鲁木齐9月20日电 (记者 朱景朝 张鸽)“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优良,街巷环境都很美”,20日,在对新疆多个城市进行参观访问后,《欧洲时报》中东欧版主任卢力表示,可以感受到当地民众安居乐业。
参加2016“文化中国-海外华文媒体新疆行”的来自五大洲的23家海外华文媒体,9月16日至19日,先后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城市奇台县、奎屯市、精河县、霍尔果斯特区、伊宁市进行了采访。
卢 力告诉记者,以前听说过深圳特区、上海自贸区,没听说过霍尔果斯有个中哈跨境自由贸易区,来到霍尔果斯内的中哈合作中心,看到了中国的游客很多,在免税店 里购物,哈萨克斯坦的商人购买中国的轻纺产品带回国内。“想不到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贸易如此火热,令我想到了古丝路的繁荣”,他说,新疆是个充满活力的地 方,他要将此行所见传播给更多的海外华人和外国人,让他们了解真实的新疆。
南非《非洲时报》记者孙想录对奎屯市的电子商务印象深刻,用“惊讶”来形容他的感受。该市电子商务孵化产业园为年青人创业搭建平台,当地企业家正在实施“买新疆卖全国卖全球”的网上战略,要将新疆优质绿色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和全世界。该市还有中国西部最早的跨境电商。
“这在全国来说也走在了前列”他说,所到城市,发现管理有序,管理者的理念超前,很难和此前想象的“落后”相联系。
在车上总是坐在最前排的《丝路新观察》报编辑库赛因·古丽扎特,2009年在新疆师范大学学习过一年的中文。她觉得新疆处处很美,发展很快。
“政 府对少数民族的关心和支持力度很大”,她说,在伊宁市喀赞其民俗旅游区,看到当地政府给他们提供了就业和挣钱的机会,这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 是他们居住的房屋和街巷没有拆迁改造,而是原样保留,只是对基础设施进行优化,这保护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和宗教,令这个城市更富色彩。“也可以看出,当地少 数民族民众也在努力工作”,她说。
据悉,根据活动安排,海外华文媒体20日下午、21日对第五届中国-亚欧博览会进行采访报道。曾经在新疆生活过的澳大利亚《南半球》杂志社社长张徐义表示,对此很期待。(完)
(2016-09-20 11:58:02)
【延伸阅读】新疆假日旅游火爆 知名景区刷新单日接待人数纪录
中新社乌鲁木齐9月17日电 (记者 闫文陆)新疆旅游局17日发布消息称,新疆旅游业表现强劲。据不完全统计,9月11日至17日“古尔邦、中秋”双节大假期间,新疆预计接待国内游客人数327.2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总消费14.96亿元人民币。
因9月12日为古尔邦节,15日为中秋节,新疆9月11日至9月17日放假调休共7天。新疆旅游局称,在这7天假期内,新疆旅游市场秩序井然,个别景区出现超过最大接待量而限制游客数量的情况,各地酒店爆满。
据介绍,新疆知名的喀纳斯景区七天累计接待游客15.7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8亿元。9月12日,喀纳斯景区共接待游客48847人次,刷新了景区单日接待人数的纪录。
新疆旅游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如自驾游成为了旅游市场火爆的主力军,两节大假期间,新疆接待游客人数中,自驾游客占比高达68.25%,带动了汽车租赁、旅游民宿等行业的火爆增长。
新 疆旅游局称,深入推进旅游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年新疆旅游工作的一项重头戏。该局将推动旅游产品结构向融合观光、休闲、度假、康养、探险等于一体的复 合型方向发展。2016年重点加快推进自驾旅游、房车旅游、温泉度假旅游、文化主题旅游等20类旅游新业态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