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亿财经网9月29日讯,2016年9月3日,我国正式加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成为第23个完成了批准协定的缔约方。同时我国在近期首次次明确建立全国碳市场的时间表,决定在2017年启动全国性碳排放交易系统。碳排放交易是指通过交易依法取得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的权利,即碳排放权。这种交易把温室气体排放权看作一种商品,根本目的在于减少排放,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
此前,我国地方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已经开始进行试点运行。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省、广东省、深圳7个省市的国家级碳交易试点总体运行良好,成果显著。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8月底,中国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累计交易地方配额约4024万吨,成交额约12亿元;累计拍卖配额约1664万吨,成交额约8亿元。根据权威消息,2016年10月,我国将启动全国碳市场的碳排放配额分配,到2017年一季度或二季度完成所有配额的分配。
我国的石油化工行业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筹备第一阶段涵盖的重点行业,行业各企业已经早早开始行动,为参与碳排放交易做出准备。如今,我国已有146家石化和化工企业被纳入碳交易市场中。同时,准备工作的核心措施之一,即年综合能源消耗总量达到1万吨标准煤的企业进行碳排放核算与报告,已经开始取得大幅度进展。
我国石化行业为迎接碳交易市场做出表率,尤其是对我国传统碳排放高的行业,如电解铝和钢铁行业。从生产结构上讲,污染排放是这些行业目前要着重处理的大问题,并可能在碳交易市场开放后令这些企业处于不利的市场地位。与此相对的是,随着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市场建立,碳排放整体市场规模有望成倍放大,最终或达到数百亿市场规模,是一座有待所有工业企业深入挖掘的巨大金矿。这既是危机,也是机遇,我国传统工业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抓住机会,在碳排放市场中赢得先机。
打好碳排放核算的提前量
碳排放交易市场开始正式交易之前,我们要意识到,在这其中早准备早获利,不打无准备之仗。如果在碳交易市场开放浪潮中赶不上趟,这将会出其不意地为企业的生产活动增加各方面的成本。因此我国企业要从现在开始对碳排放市场有正确的认识,积极把握碳市场机遇。
在具体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摸清自身碳排放实情,积极争取有利初始配额。10月份国家将开始碳排放初始配额分配,我国工业生产工厂要对自己碳排放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熟悉初始配额核算相关依据,最大化得争取有利配额。
好消息是,钢铁行业作为原材料与高耗能行业,在近些年的的节能减排的工作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成绩突出。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下降5.48%,超额完成“十二五”工业节能规划提出的下降4.1%的节能目标,钢铁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4.5%。而如今的工作重点即为碳排放基础数据收集的工作的提早进行。钢铁行业要全面参与碳交易,推动形成有效的全国统一碳市场,还有许多基础性工作需要完成。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不仅关系到钢铁行业的未来,也是治理产能过剩的有效途径。钢铁企业要转变自身观念和管理方式,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通过低碳技术创新,主动控制碳排放,积极参与碳市场交易将成为钢铁行业去产能的有力“推手”。
我国电解铝行业也迎头赶上,部分富有远见的地方已经开始碳排放数据的核查工作。根据媒体报道,青海省节能技术中心认真落实青海省8户电解铝企业的碳排放核查工作要求,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全国各地区要以这些企业和地区的行动为典范,开始为碳市场的开放做出最大程度的准备。
减少排放是根本战略
在碳排放交易中,利润最大化的最根本模式就是少排放少污染。排放少,碳市场上得以运作的资本就多。排放多,在政策对产能限制,环境监管愈发严格的政策背景下,企业无论如何通过污染环境压低成本,如何灵活运用碳排放市场机制都是无能为力。尤其是如今,不少企业在减排的工作中还有很大的压力。数据表明,世界最大的铝企中国魏桥集团,每年可产生一亿多吨的碳排放量;江苏沙钢集团每年有高达六千多万吨的碳排放量。这更表明了我国钢铁和电解铝行业需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着重解决碳排放的问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在碳市场中获得优先的地位。
因此,我国钢铁和电解铝企业要积极开始使用低碳技术,进行生产绿色转型,彻底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十三五”时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循环发展体系和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通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高行业发展效益。随着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和企业能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如果化解产能过剩和产量调控目标能够实现,钢铁和电解铝行业碳排放有望下降。同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大力推进节能低碳环保技术应用,提升企业节能降碳能力,积极探索低碳发展新途径,最终在碳排放交易中拔得头筹。
碳排放市场投资工具
在“十三五”规划中, 我国提出了建立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的想法,这就预示着,在我国统一性的全国碳交易市场建成后,我国将出现很多的相关的金融产品、金融工具,并将形成相对的价格机制。在此期间,我国将着重解决绿色项目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同时出台相关措施令污染项目变得融资难、融资贵。在这样的发展浪潮中,我国钢铁和电解铝企业要抓住其中的投资机会,充分利用全国排放市场的活跃性,为行业的绿色改造提供坚实的金融基础。
碳汇林建设项目也是碳排放交易中的重大举措,也是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的金融工具之一。林业碳汇交易的含义是绿化实施单位通过种植碳汇林,测定可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再将其在交易场所挂牌出售,而碳排放单位则通过购买二氧化碳量来抵消其工业碳排放。近年来,我国浙江省已经先人一步先后成立了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浙江碳汇基金、温州碳汇基金、临安碳汇基金,及其鄞州、北仑、瑞安专项。全省共募集社会资金近1.6亿元;已完成碳汇造林5.47万亩,实施森林经营碳汇项目9.21万亩。这都预示着,我国碳金融最好的时代即将来临 。
我国钢铁和电解铝行业曾经是碳排放大户,如今要抓住碳市场开放的重大机会,从根本上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进行,在去产能的工作中大刀阔斧地进行绿色改造工作,在碳市场的开放的时机顺利完成环保生产的转变。
客户热线:010-83686528 传真:010-83686528-8003 投稿邮箱:news@oilone.cn Copyright 2012 oilon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石油壹号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338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532号 未经石油壹号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