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制约”下的企业制胜之道
[logo]
上海2016年11月8日电 /美通社/ -- 根据《巴黎协定》“双55”的生效条件,该协议将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巴黎协定》的主要内容包括确保全球温度上升限制在工业革命前温度的摄氏2度以内,并努力设法把升温限制在不超过摄氏1.5度,这将使中国正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减排压力。当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其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20.09%。
在此背景下,德国莱茵TUV根据其在能源领域多年的实践经验,正式发布《2016年能源管理体系现状和发展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白皮书》总结了全球范围的能源管理实践经验,对中国能耗问题、政策导向方面遇到的挑战和痛点提出了建议。《白皮书》指出,中国企业应以战略思维应对节能减排,通过实施能源管理体系,从“用能方式维度的提升”和“精细化管理的延伸”两方面着手,最终实现低碳经济时代下的能源风险控制。
中国强制性能效政策覆盖近 60%的能源消费
《白皮书》调查显示,在过去十年间,中国节能政策覆盖的能源消费所占份额大幅增加。2005年以前,很少有针对工业的强制性标准和法规,但现在已经开始落实一项涉及全行业的节能政策框架。这与2005年到2013年期间工业能源消费增长59%的情况是相符的。工业在所覆盖的终端能源消费量中占比最大,而在美国和欧盟工业所占份额比其他行业要小。
65%的节能目标需要通过结构调整来完成
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能效政策和行动方案最全面、力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 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同时,“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打造低碳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目标是总共节能5.6亿吨油当量。这其中,65%的节能目标需要通过结构调整来完成,对企业的能源管理和使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企业借力能源管理体系完成低碳转型
《白皮书》引用中国台达电子为例,台达电子是世界上最早引入能源管理体系的企业,2014年便已率先实现了50%的能源消耗。世界领先的化工企业 BASF 也是能源管理战略的推崇者,在2015年已实现每吨销售产品 CO2 排放量减少34.6%,能源供应链以及工厂的能效管理已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之一。
事实上,能源短缺和能源管理意识的建立,正在大力推动能源管理体系的发展。自《“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起,中国政府便正式提出 “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GB/T 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国家标准于201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适用于各类组织,属于组织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通用要求。截止2015年6月,根据CNCA*统计,现有有效能源管理体系证书共计1169张。沿海地区作为较发达地区,生产能源消耗一直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对能源管理的需求也是最旺盛的,华东地区现有能源管理体系证书企业531家,占据了总体市场的44%。
成本控制精细化为能源企业提供转型方向
《白皮书》认为,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有效控制低碳经济时代下的能源风险,为企业识别节能机会、降低生产成本,可与现有 QMS/EMS 体系充分结合, 为企业内部以及供应链范围内的能源管理、监督、测量等提供了统一的标准。这将有利于企业完成国家对企业下达的节能指标,并在未来的能源格局中抢占先机。
《白皮书》在充分论证能源管理系开展的主要阻碍因素后指出,“用能方式维度的提升”和“精细化管理的延伸”两方面着手,将有助于企业在低碳经济时代下的实现能源风险控制。企业应以全面的战略思维应对当前中国正在实施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一方面,实现用能方式维度的提升,即从安全生产用能到既兼顾安全生产,又兼顾成本效益;另一方面,通过精细化管理的延伸,完成从质量控制精细化到能源成本控制精细化的转型。
能源体系管理实施中的误区和痛点
中国虽然越来越重视各行业能耗领域内的节能潜力,但企业缺乏执行力、节能减排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资金限制、研发能力不强等阻碍因素,同样制约了中国能源管理体系的顺利开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缺乏执行力成为影响能效改善的首要因素。很多高耗能型基础行业,如钢铁、水泥等,尝试运用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手段帮助降低能耗,但由于企业目前在能效管理理念、方法、能力等方面的欠缺,这些技术和管理手段未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能效改善难以持续推进。目前,阻碍能源管理顺利开展的首要因素为企业缺乏执行力。
节能减排不完全等于技术更新和安装节能设备。企业在考虑节能减排和能源成本控制时,容易将其与技术更新或安装节能设备等同起来,尽管这样做能够起到短平快的直接效果,却存在以下包括资金限制、与日常基础管理提升脱节、以及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等诸多问题。
实施能源管理体系过程中的痛点有待改善。企业纷纷通过优化能耗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从而缓解日益增加的竞争压力和成本压力。然而,企业依然普遍存在着“难以发现能效持续改进的关键点”、“陷入节能是需要投资的误区”、“没有体系化的对能效进行监视、测量、分析,没有数据,能效改善无从下手”等问题。此外,有的企业主观认为能源成本占总成本很小,无须重视,殊不知除却生产原料采购属于固定成本支出之外,能源成本往往和人力成本相当,甚至更高。更有少数企业在应对碳排放约束时,听之任之,超排就去购买碳排放配额,而没有考虑从管理节能角度出发,实现减排,能够出售多余配额,抢占市场先机。
客户热线:010-83686528 传真:010-83686528-8003 投稿邮箱:news@oilone.cn Copyright 2012 oilon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石油壹号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338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532号 未经石油壹号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