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电池续航能力,我们首先是想到了智能手机,相比越来越大的机身电池的负荷也越来越大,但电池技术的止步难行使得电池续航需求难以实现,随即智能手机方有了快充一词,在局限的电池容量内实现快速充电以代替功耗快的软性问题,若是电动车呢,能否实现快充技术去代替续航这一软肋吗?
显然是不能的,因为对于手机电池来说可以提高使用率,但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来说,高功耗与快速充电并不能补救续航问题。就拿电池能量密度问题来说,一般存在质量比能量和体积比能量两种说法:所谓质量比能量,就是每kg电池所携带的能量的多少,动力电池市场多是以质量比能量去描述的,所谓体积比能量,一般指电池单位体积下所承载的能量的数量,我们所见的手机电池容量是3000~4000mAH,这种容量的电池其质量往往只有几十克,所以在移动消费级市场中,更关心的是电池的比体积能量。
若是要深究动力电池和消费级电池的区别,其实并没有本质区分,但由于产品应用场景与条件不同,所以设计的理念和思路是全然不同的,这就导致了我们所看到不同领域电池的产品属性有很大区别。在消费级电池领域,没有五花八门的正极材料,而在动力电池领域,也很少谈到关于电解质变化对性能的影响。在能量密度方面,比如我们都知道2015年2月16日,科技部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要求了2015年底轿车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达到200Wh/kg。
对动力电池的要求,相对要高更加综合,既有安全性的考虑,又有成本方面的评价,同时还有性能方面的要求。虽然在特斯拉身上,似乎完成了一次消费级电池与新能源汽车的完美结合,但成本之大并非是民用的首选,从而导致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局限性,为降低生产成本,特斯拉已经在Nevada·Gigafactory投入50亿美金,其研发的锂离子电池2T据说可以让锂电子生产成本下降30%。
电池技术发展对于石油行业有什么冲击呢?
国际能源署(IEA)统计称,全球石油需求的55%来自车辆使用的汽油等交通运输业,据英国评级机构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10月中旬的报告中称石油生产者们正在遭遇意想不到的技术进步,其特指的便是新能源汽车必须的电池技术,这将影响石油企业的收益,其余波也将影响到电力及汽车行业。
正如《日本经济新闻》11月17日报道的,原油生产早晚将会面临极限的“石油峰值论”渐行渐远。对于电池技术的发展限制石油,惠誉假设了一种极端的情况,如果欧洲连续十年的新车销量中一半为纯电动汽车,那么经过测算欧洲的石油需求将减少25%,而电池的价格也在进一步下降。美国能源部(DOE)表示,2015年每千瓦时电池的价格为268美元,这一价格在此前7年中下降了73%,预计在2022年前价格将可能进一步降低到125美元,使纯电动汽车和汽油车拥有同等竞争力。当然其前提必然是电池出现量产效果和原材料的改良等技术革新。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2015年全球对电池的投资达到了100亿美元,而“针对连接电池与电力系统的投资仅占其中的0.4%,今后对于连接两者的研究将会正式展开”。近年电池厂商开始在欧洲建设工厂,比如韩国LG化学2017年将在波兰建厂,三星SDI位于匈牙利的工厂将于2018年投入使用,这是其设在欧洲的首个工厂,此举意在取得正在推进转向纯电动汽车的欧洲汽车厂商的订单。
总结
我们知道汽车换购周期较长,传统汽车换置成新能源汽车这个过程仍是漫长,所以短期之内石油需求应该不会减少。欧美大型石油企业的股东要求企业公开气候变化对策对业绩造成的影响的呼声日渐高涨,股东关心的问题从石油产量何时会达到峰值,转向到石油需求何时会出现减少。
这就少不得牵扯不可再生能源问题与气候问题了,11月4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新国际框架《巴黎协定》生效,由此可见,电池技术的发展将对石油与环境具有极大的影响。尽管目前难以发展新材料去延续电池的佳话,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不会因此放过汽车市场,我们由衷的期待电池技术革新所带来的全新体验。
微信公众号:多少说
|
客户热线:010-83686528 传真:010-83686528-8003 投稿邮箱:news@oilone.cn Copyright 2012 oilon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石油壹号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338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532号 未经石油壹号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