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过招“煤超风”)
煤价上涨牵动多方神经。(资料照片)
近期煤炭需求量猛增。(资料照片)
当大家还在谈论“蒜你狠”、“姜你军”时,一个名为“煤超风”的新词进入人们的视野。近几个月来,煤炭市场价格的“非理性上涨”牵动人心。“煤超风”以其高超的“武功”、“神经质”的表现,把人们的关注点引向煤炭这样一个传统行业。那么,这一现象会产生哪些影响?煤价上涨原因又是什么?近期业内经常提起的“先进产能释放”,与煤炭这样一个人们印象之中“灰头土脸”的行业,又有怎样的联系?
上下游产业“蝴蝶效应”显现
产能严重过剩的煤炭行业,在过去几年的价格低迷期,大量企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境地。而近几个月来,煤炭价格快速上涨,停产企业甚至出现复产迹象。10月,国内神华、中煤、同煤、伊泰四大煤炭企业将5500大卡下水煤长协价格上调至每吨548元,较9月份的长协价上涨88元,价格涨幅创下历史纪录。
统计数据显示,自今年6月开始,电煤价格指数已连续4个月上扬。分地区的数据显示,河北、重庆、山东等地电煤指数环比上升最快:冀北环比上涨19.33%,冀南环比上涨22.66%,重庆环比上涨19.64%,山东环比上涨17.76%。
“截至9月底,钢铁、煤炭两个行业退出产能均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量的80%以上,部分地区和中央企业已提前完成全年任务。按照目前的工作进度,2016年全国钢铁煤炭过剩产能退出任务有望提前完成。”日前,国家发改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发改委副秘书长许昆林介绍了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进展有关情况。
从济南情况来看,据市经信委工作人员介绍,济南原有煤矿企业60余家,截至去年年底,已经按照国家去产能政策陆续关停。目前,国内5500大卡动力煤均价已经从今年1月份的370多元/吨上涨到650多元/吨,而且,自今年9月21日交通运输部施行《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后,从山西等地运煤到济南,运费已经翻了一番。济南虽然已经没有再运行的煤矿企业,但火电、冶金、化工、居民供暖等领域用煤量很大,因此只能依赖外地进货,煤价上涨给这些下游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成本压力。
分析人士称,煤炭价格大幅上涨期间,引发了上下游产业的连锁反应,对火电企业、大工业用户造成重大影响,导致电力直接交易难以延续,用电成本大幅上涨,电力成本占比高的工业企业甚至可能会面临停产或减产的局面,生产意愿下降。从长远发展看,煤价长期低位运行,煤企陷入大面积亏损,显然对煤企良性发展不利。但是,在当前煤炭产能依然过剩的背景下,也应对煤价非理性上涨进行及时调控,避免原材料价格短期暴涨对经济增长带来冲击。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本报记者表示,煤炭价格增长过快对煤炭下游企业,尤其是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影响巨大。如果煤炭产量松动,供应量大幅增加后,煤炭价格趋于平稳的可能性较大。
多重原因促使煤价上涨
针对煤炭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人士认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去产能效果逐步显现。今年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快推进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1-8月份,全国退出煤炭产能1.52亿吨,减量化生产控制产能约6亿吨,治理违法违规煤矿建设生产、超能力生产、劣质煤生产取得明显成效,全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10.2%,市场供大于求的
局面得到改观。
●二是煤炭需求阶段性恢复增长。7月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空调用电明显增加,水电出力大幅减少,火电生产大
幅增加。7月、8月和9月前20天,火电同比
分别增长4.8%、7.3%和12.9%,电煤同比分
别增长2.7%、6.7%和14%,致使煤炭供需
在较短时间内从基本平衡转向部分地
区供应偏紧,市场煤价出现加快上涨的势头。
●三是煤炭补库存增加。上半
年,煤炭供需形势平稳,电厂等用
户库存维持在较低水平;近一时
期,消耗快速增加,导致库存明
显回落,特别是随着迎峰度冬逐步临近,重点用户补库意愿较为强烈,推动了价格持续上升。
此外,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巡视员张满英表示,煤炭价格过快上涨,不排除有的市场主体借机炒作和囤积。当前,煤炭市场运行还不够规范,一些市场主体契约意识不强,还有一些市场主体借机进行囤积和炒作,以及一些第三方服务机构发布的信息不够准确和客观,都进一步推高了煤炭价格的上涨。
“造成煤炭供应紧张的主要因素属于周期性因素或季节性因素,都是正常现象。就如同生产型企业在某一时间得到较多订单,需要在该时间段内加班加点或短时期产能全开以完成目标,并不会影响到整体调控。”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一方面,钢铁和煤炭价格的上涨令很多地方都心有不甘,希望借着涨价的机会再生产一把而非急流勇退;另一方面,去产能将影响到各地形形色色的产业链,导致当地经济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困难,因此去产能过程将比较慢。“实际上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在当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环境下,虽然去产能对未来的宏观经济有利,但由于产业环环相扣,操之过急、压力过大的调控模式,还是会对整体经济造成冲击,这也是我们将面临的一大困难。”政府与市场携手“控价”
中宇资讯煤炭分析师关大力表示:“煤炭价格的控制,关键在于供需资源的配置。产、运、销是煤炭市场的三大环节,年底前国家发改委有望召开多次会议,从这三方面入手,对煤炭市场进行管控。”
国家发改委11月3日召开规范煤炭企业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会,中煤、神华被要求带头下调煤炭售价10元/吨。随后,山西潞安矿业、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兖州煤业等公司相继出台文件,响应降价号召,主动对动力煤等下调10元/吨。
值得关注的是,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部门关于煤炭行业去产能、保供应、稳价格、促转型等系列政策措施,11月8日上午,神华集团、中煤集团、中国华电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四大央企经充分协商沟通,签署了首批电煤购销的中长期合同,拉开了2017年度煤炭供需双方签订中长期合同的序幕。
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分处产业链的上下游,一直以来煤电双方不断博弈。通常在年底的时候,企业之间会签订下一年长期协定价格,今年有所不同的原因在于煤价的持续上涨。长期协定在执行过程中,执行率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煤价上涨的情况下,煤企更愿多发一些市场煤,而在煤价下跌的时候,煤企主观上就更愿意执行长期协定价。因此一般情况下,它的执行率很难达到100%。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签订煤炭中长期合同,对于企业和国家,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项措施有利于煤电行业的健康发展、煤炭价格的理性回归,同时有利于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有利于与国际市场接轨、改善煤电市场秩序。
除了煤电长期协议,煤电一体化也被认为是有利于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煤电合作机制的方式之一。在业内人士看来,煤电一体化可以内化成本,上下游融会贯通,这样一来企业原料成本、生产成本会下降,盈利空间也会相应提高。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问题在于煤电一体化一般而言是针对大型有实力的企业,能够做到实施煤电一体化的企业在全国范围内来看屈指可数,发展趋势是明确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这样的实力。
一系列措施已见成效。上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11月2日至8日)报收于606元/吨,环比下行1元/吨,终结了连续18期上涨的势头。最新一期(11月9日至15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604元/吨,环比下行2元/吨。至此,被称为“煤价风向标”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已经出现“两连跌”。分析人士称,随着一系列调控措施效果陆续显现,未来动力煤价会出现理性回落。
释放先进产能成为有力抓手
在众多应对煤价上涨的措施中,释放先进产能成为一项重点工作。国家发改委运行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办法已经十分明确,就是有条件有序释放部分安全高效先进产能,适当增加产能投放。符合条件的煤矿,可以在276至330个工作日之间释放产能,没有参与产能释放的煤矿仍要严格执行276个工作日制度。
“对于先进产能要采取保护措施,先进产能不承担去产能任务,让先进产能充分发挥作用。”8月19日,连维良在国新办举行的钢铁煤炭去产能督查和支持外贸稳增长等政策吹风会上表示,去产能是要淘汰落后产能,保护先进产能,引导退出产能。
据了解,与普通煤矿相比,煤炭先进产能的标准十分严苛。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负责起草的煤炭先进产能评价依据上看,先进产能体现在工艺先进、生产效率高、资源利用率高、安全保障能力强、环境保护水平高、单位产品能耗低等方面。
在一份名为《煤炭先进产能评价依据(暂行)》的文件中,对先进产能从机械化程度、资源利用率、安全生产、能耗和环保、产品质量等5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界定。具体来看,在机械化程度上,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比例应达到100%,机械化推进比例达到90%。资源利用率方面,煤矿采区回采率上,井工煤矿薄煤层不低于85%,中厚煤层不低于90%,厚煤层不低于80%;并且原煤入选率要达到100%,煤矸石综合利用率不低于80%,瓦斯利用率不低于85%。
在尤为引人关注的能耗和环保指标上,先进产能应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塌陷土地治理率不低于90%,绿化覆盖率不低于可绿化面积的60%。产品质量上,先进产能的商品煤灰分、硫分也有非常详细的标准。
与普通煤矿相比,这样的标准可谓严苛。更重要的是,这些符合条件的先进产能若要复产,须经国家及省市相关部门批准。但在主管部门看来,发展先进产能应作为落实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在完成去产能目标任务的前提下,这样可以督促各地提升产能先进性。
7月下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曾发布《中国煤炭科学产能评测研究报告》提出了“科学产能”这一概念,其定义是煤矿具有保证一定时期内持续开发的储量前提下,用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的科学开采技术方法,将煤炭资源最大限度采出的生产能力。
目前来看,先进产能释放时间还将延长。国家发改委11月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副秘书长许昆林表示,正在研究把先进产能的释放期限从原来的到今年年底延长到今冬明春供暖期结束,并将研究煤炭先进产能释放的长期机制。他同时强调,煤价上涨是阶段性需求变化带来的,煤炭去产能的目标不会动摇。近期煤价上涨过快,是有个别炒作包含非理性上涨的因素。从长远来看,煤炭产能过剩的问题仍是主要矛盾,必须坚定去产能。目前,煤炭产量已经有了明显提升,铁路煤炭运量有了较大增加,港口、电厂库存都达到正常水平,完全有条件、有办法保障煤炭的稳定供应。 (本报记者 李冬阳)
统 计数据显示,自今年6月开始,电煤价格指数已连续4个月上扬。分地区的数据显示,河北、重庆、山东等地
电煤指数环比上升
最快。
一系列调控措施已见成效。最新一期(11月9日至15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604元/吨,环
比下行2元/吨。
客户热线:010-83686528 传真:010-83686528-8003 投稿邮箱:news@oilone.cn Copyright 2012 oilon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石油壹号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338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532号 未经石油壹号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