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西河曲县煤场污染后续:煤矿到处滚滚浓烟,晒玉米都变黑)
近日,雾霾天气频发。有人说,雾霾多发,污染是“元凶”,气象条件是“帮凶”。有关资料显示,除了气象条件,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取暖烧煤等导致的大气中的颗粒物(包括粗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增加,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
上周,本报报道了河曲县坪泉村的煤场污染问题。自该煤场建成后,卡车经过,卷起路上的煤尘,飘荡在空中,附近的道路、土地、居民住房到处落满了黑色的灰尘。坪泉村村民苦不堪言。不过,更令人惊诧的是,坪泉村的污染问题只是河曲县的冰山一角,在该县楼子营镇大峪村同样有一家煤场存在污染,而刘家塔镇的神达露天煤矿情况更为严重,整个山上像被点燃的“火焰山”,烟雾缭绕。
山西河曲煤场污染:煤矿到处滚滚浓烟 晒玉米变黑河曲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并建有多家煤电厂,以及众多的煤矿、煤场。
山沟里的煤场
11月16日早晨,河曲县城的低空中压着一层厚厚的雾霾,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闻起来就像是过去家里用的煤炉子里冒出来的烟味儿。路上行人行色匆匆,被呛得纷纷捂着口鼻,有的人则戴着口罩。由于坐落于晋陕蒙交界的黄河岸边,河曲县城地势东高西低,从东面坡地上向西望去,远处的楼房隐隐约约。那紧贴河岸边临隩公园的河曲标志性建筑——隩曦楼,也不见了踪迹。再远处的黄河峡谷上空,更是白茫茫的一片。
河曲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并建有多家煤电厂,以及众多的煤矿、煤场。
记者开始追寻刺鼻气味和雾霾的源头。尽管县城东边一家大型煤电厂两支高大的烟囱里日夜冒着烟雾,却是白色的,应该经过了硫化处理,刺鼻味不是出自这里。于是从县城向北一路查问。
过了黄河,河曲对岸就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龙口镇。因为有跨河大桥,这里的居民经常去河曲购物、走亲戚,往来频繁。站在此处看河曲,依然雾气蒙蒙。一位准备去赶集的大姐说,这种天气情况经常发生,已经有十来年了。“我们这边没有煤矿,这雾霾就是从河曲那边飘过来的,因为那边有煤矿,还有电厂。”她说。
再返回河曲,沿着249省道行驶,来到楼子营镇大峪村。破烂不堪的路面上,飞扬的尘土中,一辆卡车正摇摇晃晃地前进着。跟着这辆车,我们上了一道山坡,只见卡车进了土堆后面的一个煤场里。顺着这条路有好几家厂子,都处于停产状态,只有最高处的这个煤场,车辆出出进进。
山下就是大峪村,煤场的车就是从村里狭窄的巷道经过。村里很安静,大多居民出外打工去了,房子也都黑乎乎的。一位姓刘的村民告诉记者:“煤场的污染可严重了,年轻人都出去了,老人们不敢管。”除了污染之外,吃水也成了部分村民的生活难题。他们只能去附近矿上接水,打工走前就给留在家里的老婆先接好一瓮水。
整座山在冒烟
难道仅是煤场就能造成雾霾和呛鼻的气味吗?听说附近还有一家露天煤矿,为了一探究竟,记者又来到刘家塔镇。
从249省道向南,一直沿着山沟里的路走约3公里,就到了刘家塔镇,这里距县城大概有20公里。这也是一道很深很深的沟,路在西面山下,山上有村民居住。路左侧被蓝色的彩钢围挡住,足足有好几公里长,围挡里不断发出工程机械的轰鸣声,还有炮锤击打岩石“哒哒哒”的声音,这里应该就是一个露天煤矿。
站在刘家塔村的山坡上,沟底的露天煤矿一览无余:从山顶到沟里,到处冒着滚滚浓烟,好像整座山都着了火。那股刺鼻气味更浓烈了。在最深处的沟底就是裸露的煤层,数十辆挖掘机、卡车正忙碌着。另一边的工作面上,工程车正挥舞着炮锤,将岩石打开,等待卡车运走土石后,便可露出煤炭。对面山上,卡车行进在盘山路上,将燃着的煤、土、石头运送到山顶。
刘家塔村的粉尘污染更为严重,村民晾晒在屋顶上原本应是金黄色的玉米,如今都变得黑漆漆地。村里一位姓刘的大爷说,那里原来就有一些小煤矿,地下有瓦斯,存在自燃点。卡车把燃着的煤拉到山上后,又引燃了原来堆放的煤,所以整座山都有很多燃点,到处冒烟。他告诉记者,这种情况已经有好几年了。“露天煤矿昼夜作业,晚上睡觉,炮锤“哒哒哒”的声音响个不停,犹如在耳边,觉都睡不好。”刘大爷望着对面冒着浓烟的山坡,喃喃地说,那里曾经是耕地,如今成了堆放石料的荒山。
对于河曲文笔镇坪泉村、楼子营镇大峪村煤场,以及刘家塔镇露天煤矿的污染问题,本报记者向河曲县环保局反映,对方表示给领导汇报后给予答复。直至12月4日,该县环保局给本报发来一份回复材料:“关于某新闻网曝惠安煤业污染问题的回复”。根据材料内容,该环保局称,该刘家塔露天煤矿(即山西忻州神达梁家碛露天煤业有限公司)为年露天开采300万吨企业,于2015年11月8日由环保部进行了一、二采区环保竣工验收,同年该局对该公司发放了《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对于本报反映的烟粉尘污染问题,已责令其进行整改。并在11月28日对该公司的违法行为进行案件集体审议,然后作出处理决定。
河曲县煤场粉尘污染为何久治不愈?露天煤矿对村民造成的烟尘污染、噪声污染为何又长时间没有人管理?村民是否应该搬迁,迁往哪里,又如何生存?对此,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
客户热线:010-83686528 传真:010-83686528-8003 投稿邮箱:news@oilone.cn Copyright 2012 oilon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石油壹号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338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532号 未经石油壹号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