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5日,由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主办的“票据交易所成立与中国票据市场发展”研讨会在上海举行。当天参会嘉宾有业界专家、商业银行票据代表、研究院研究员、媒体代表等,围绕票据交易所成立与中国票据市场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分享交流。研讨会现场气氛活跃,交锋激烈。
研讨会以“票据交易所成立与中国票据市场发展”为主题,旨在探讨票交所成立后,票据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加强商业银行票据业务探讨研究。会上,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院长、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汪洋进行主持并致辞。
九江银行副行长王琨进行致辞。他肯定了票据市场的稳健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的积极作用,并表达了商业银行应加强研究、管理和经营好票据业务,充分发挥票据业务的在银行经营中的作用;九江银行率先在国内与高校合作,积极参与研究,为票据研究院提供实战研究基地,为中国票据市场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随后,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执行院长兼首席研究员肖小和代表研究院课题组进行主题发言。
他表示,票交所遵循信用主体规则、DVP实时清算规则、纸质票据电子化规则等规则,对市场参与者采用会员制管理模式。它的成立,完善了我国货币市场的基础设施,提供了传导货币政策的平台,搭建了票据创新的孵化基地。票交所的成立,有利于扩充票据市场参与主体,推进票据无纸化进程,简化票据业务办理流程,提升票据流动性,促进票据中介机构的转型,强化市场风险控制,并对市场利率产生积极影响。
随后,他对后票交所时代的发展提出了七个展望。
首先,票交所作为互联网+票据的高级产物科,是科技金融的发展在票据市场得到验证的体现,通过集中模式激发有价值的历史数据,使之成为重要的票据市场软载体。票交所提供直连+终端两种模式,市场参与者调用多种标准化的接口供,实现电子化流转。票交所后期将与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进行全方位联动和信息互换,与国际贸易融资项下的信用证、保函等电子支付系统相链接,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和数字货币应用也有望落地。
同时,票据市场发展需要进一步升级自身发展和功能定位。多元化的参与者主体扩大了票据交易主体。将信用证、保理、大额存单等在票交所进行挂牌交易,加强票据交易所与区域性票据交易中心之间的关系,提升了票交所的交易范围和行业地位。将通过一对多的交易模式,演化成为可定制的票据平准基金,实现票据的供给侧改革。
票交所将促进商业银行的票据经营和管理方式进行转型。调整组织架构,转贴现交易将实现电子化交割,集中性的票据经营机构使票据业务的管理统一、便捷;改变盈利模式,更加依赖交易、投资和主动经营风险获利,贴现保证等中间业务收入成为重要的利润增长点,银行的精细化管理、专业化经营的优势地位更加突出。商业银行注重对资金量的把握和趋势性的研判,侧重于对纸票实物的保管和流转监督、交易员的道德和操作风险把控等,央行及票交所将出台各类票据相关制度、交易和操作规程,票据市场将形成较为统一的风险认知和防控机制。
票交所的成立有利于完善票据市场体系建设。票据业务各个环节衔接成为统一有机的整体,有利于引导商业银行专业化经营票据业务,建立更多类型的票据经营机构,为更完善、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参与体系打下良好基础。企业间的电子票据流转将会更加普遍,传统的贴现业务结构面临挑战,促进票据中介和经纪的规范发展。未来中国票据市场将是以上海票据交所为主体、以地方票据平台和行业票据平台为辅、以规范的民间互联网票据、规模化的票据中介等为补充的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互为一体的市场体系
同时,他表示票据产品创新的步伐也在加快。票据将趋近于债券等标准化产品,其融资属性和资金化属性将得到扩展,票据的作用将被重新定位。借票交所实现票据与信用证(银行保理等)的组合国际结算业务和“1+N”商业承兑汇票贸易融资组合业务,推动多元化票据衍生品发展和试点,同时,规范互联网创新票据业务的应用,提供高效率票据融资服务的方式,促进相关行业转型升级。互联网企业掌握更多金融经营权,借助相对宽松的监管空间,与互联网金融的跨界融合将有望实现突破。
票据产业链发展模式正在逐步形成。未来票交所将立足转贴现市场,通过交易的活跃度和产品创新来带动承兑、贴现市场的发展。票据业务的发展将更多的从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出发,形成立体的解决方案,票据在上下游关联企业、特定行业、重大工程项目中的作用会被进一步激发。作为支付和结算工具,票据产业链将加速资金流转,减少对现金流的依赖,商票的流转减少融资成本,促进关联企业间的往来,带动经济转型发展。
最后,长期来看,票据法制建设和监管环境将成为关注的焦点。短期内从法制层面推进票据法规制度建设,远期来看应引进其他法律部门的理论,探索票据法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空间、举证要求等,形成案例分析手段和流程。加快后票交所时代符合票据全新特征的监管体系建设。构建后票交所时代票据市场监管协调机制,结合科技发展和应用带来的票据市场创新发展实际和未来趋势,为市场参与主体提供了更多适应监管变化的机会。
在肖小和先生的精辟发言之后,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的其他高级研究员也进行了相关发言。
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明昌的发言以“票据市场发展呈现‘四化’趋势”为主题。提出我国票据市场呈现出“融资票据化、票据电子化、交易集中化、流程一体化”的大趋势。
一是融资票据化。票据与其他融资工具相比有许多优势。从企业端看,一是融资门槛相对较低。二是融资成本低。企业的贴现融资成本低于贷款融资成本,利率市场化程度远不及票据业务。三是融资效率高。取消贴现贸易背景审查后,票据贴现简化为银行与企业的有价证券买卖关系,极大提升了业务效率,缩短了企业获得资金的时间。从银行端看,票据业务是一项具有高流动性、低风险、标准化的综合盈利性业务,通过票据业务可以做大和调节资产负债表,获取利息、非息和中间业务收入。银行可以增强资产结构调节和信贷规模调控的主动性、灵活性,及时调节流动性余缺。
二是票据电子化。首先是人民银行引导鼓励发展电票业务。224号文提出扩大电票转贴市场参与机构、取消电票贴现贸易背景审查、一定金额以上强制使用电票等规定。预计在人民银行的强力推动下,电子票据将进一步加速发展。其次,票据交易所提供了纸质票据电子化的路径。在金融机构之间的批发市场,电子票据或纸票电子化将完全取代纸票的地位,实现转贴现市场电子化全覆盖。同时商业银行主动选择电子化发展道路,或将加速纸票退出市场的进程,而电子票据为未来票据产品创新提供了更好的工具。
三是交易集中化。随着集中统一的票据交易所运行,票据市场将发展成为与资金市场、债券市场平行的金融市场,票据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三流合一”。票交所允许全部金融机构申请成为会员,使得交易端更加集中、专业。商业银行集中交易可充分发挥总行的决策和规模优势,便于全行统筹资产管理。银行分支机构的票据直贴交易也呈逐步集中的趋势,在全国大型票据中介机构或经纪公司规范发展和成熟以后,会促进票据贴现从企业端向银行端集中。
四是流程一体化。流程一体化有两方面好处: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比如通过银行授信额度内商票贴现或保贴等方式转移、分摊贴现融资成本,另一方面银行可以通过承兑、贴现、转贴现、投资等一体化运作,提高票据业务综合回报水平,并进行跨界创新。票据流程一体化要求商业银行从企业融资服务方案的设计,到票据承兑、贴现、转贴现、投资、再贴现等环节都交由票据专营部门统筹管理,根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来设计企业票据融资模式,进行合理且市场化的定价,形成银企共赢和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高级研究员杨栋提出了自己对商业银行票据经营机构转型思考,在他看来,今年底票据市场正式切换到票交所模式,票交所将给各家商业银行票据经营机构带来以下五方面的挑战:
一是商业模式重塑挑战,二是组织架构重整挑战,三是从业人员转岗挑战,四是流程和制度再造的挑战,五是发展战略重新定位的挑战。同时也带来六个方面的发展趋势,一是票据内涵上下有一体化链式发展趋势,二是票据外延上加速票据对短融、贸易融资、短期贷款的加速替代趋势,三是组织架构上由多级经营迈向集中经营的趋势,四是运作上有分散操作向线上、线下协同操作、前店后厂的转变的趋势,五是业务创新上由绕规模、绕监管、绕资本向产品替代方向转变,六是战略定位上由信贷和资金交易商,向中介型机构转变。
对于下一步商业银行票据经营机构转型的方向,他指出商业银行控股的票券公司是极具可行性的。我们可参考台湾票券市场,台湾票券市场的实践形成于二十世纪70年代末,以中兴、中华、国际三家票券公司的成立为标志。目前主要由八家票券公司,15年全年交易量为38万亿(台币)主要分为初级市场和次级市场,参与主体由需求方、供给方和中介方三部分,个人、企业及机构均可以以不同角色参与。台湾市场的成功给我们提高了宝贵经验:一是建立了积极的做市商制度,二是建立了完善的市场体系,提升票券市场效率,三是建立了有效的风险防控制度,保证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创设票券公司的环境已日趋成熟,只欠政策东风。统一的托管、统一的清算交割、多层次的市场参与者等已具备,让我们期待融资性票据的大门打开。同时,他提出向商业银行票券公司转型的路径,分散经营向集中经营转变,再进行业务转型,最后完成公司化改造。
高级研究员钟俊表示,票交所是2015年以来票据市场波动的必然产物。随着票据功能从支付向融资、投资演变,新的问题也逐渐显现。金融机构、票据中介扰乱市场的违规行为,实体经济及股灾波动的冲击,诱使票据市场爆发多起风险事件。为从根本上解决票据流通中的风险隐患问题,监管层开始推动成立平台以集中交易,票交所应运而生。票交所的成立能够较好的解决纸票时代存在的违规出表、道德风险等问题,在价格发现、货币政策传导、交易模式、风险控制、产品创新等方面为票据市场提供新的发展契机。
票交所通过形成票据基准利率发挥价格发现功能。此前,票据价格形成于线下,票据利率受资金价格、市场供求等多重因素影响,价格形成主观性强,稳定性差。票交所上线后,交易环节大幅度减少,各类因素被价格充分体现,形成公允合理的票据利率基准。
票交所通过利率引导实现货币政策传导。票据市场作为重要的货币子市场,是货币政策实施和传导的重要平台。央行可以通过更加市场化的再贴现利率、结构化的票据种类选择等定向引导资金流向,扩大实体企业融资渠道,有效促进信贷资金优化配置。
票交所通过杠杆交易与波段交易实现交易模式转型。票交所成立后,票据价格形成更加公允、稳定,其资金化运作趋势会不断强化,票据交易将更加依赖杠杆交易、波段交易。金融机构还可以通过票据回购进行资金融资,调节流动性。但短期内市场仍然面临着票据转贴现仍然被纳入信贷规模的制约。
票交所可量化控制风险,实现风控水平升级。票交所使送票、验票等交易环节集中进行,交易安全得到极大提高。类似于“纸票换报纸”、“打飞款”等交易安全问题有望得到有效规避。
最后,他建议在票交所交易时代,应加强价格形势机制、产品创新、风险防范等方面研究。
高级研究员赵慈拉以“商业信用新时代,电票应用大趋势”为主题进行了精彩发言。他认为2008年央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形成产能过剩——货币周转速度减缓——投放货币——产能过剩的恶性循环。否定了通过多发货币来降低市场利率,解决实体经济融资贵的方法。
宽松货币政策的操作刺激企业杠杆率攀升和加剧社会资金“脱实向虚”,并加剧了资产泡沫膨胀。参考美国的社会低杠杆率,与美国的信用社会和商业票据的发达密不可分。国内信用体系建设缺失促使应收账款增长,因此需要确立信用工具,构建信用生态环境。央行2009年创设的电子商业汇票正成为国内实体经济的第三代融资工具,可将其作为电子货币,企业和银行利用商业汇票的支付功能,可省却融资成本。央行224号文的重点是促进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应用,发挥企业的商业信用,推广电子商票的支付功能,将来企业将趋向利用电子商票进行支付,企业对银行贷款或票据贴现的需求减少,对银行电票承兑业务则将大幅增长。在电子商业汇票范围内,银行可满足不同票据行为人的增信需求,拓宽了银行业信用中介的业务范围。应用电子商业汇票支付工具,在供应链中实现逐级支付转让,所有持票人均借助承兑人的信用和电子商业汇票的支付功能而省却了融资成本,并使整个支付链中的票据受让人的应收应付账款得以转销而降低了资产负债率。
票交所实施转贴现交易电子化后,将可省去大量的验票、传递、保管等操作性人工,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操作安全性和便捷性。转贴现交易将可实现总、分行层面的互联网集约化经营模式,原存在于上海的数百家银行机构票据业务团队亦可精简。全国一体化的票据市场为引入竞价交易、撮合交易打下了基础条件,持票企业将实现在全国统一平台上即时最低利率的票据贴现。在票交所转贴现的卖出方将不再承担被追索的票据责任,降低了转贴现交易卖出方的经济资本占用,继而降低票据融资成本,提升市场的流动性。票交所可运用票据交易系统产生的大数据,多维度、量化形式体现票据行为人的信用价值,如对商业汇票的承兑人、出票人、保证人的兑付履约行为向票据受让人提供充分的、客观的资信信息披露,倡导恪守信用的社会责任,降低票据受让人的授信风险和授信成本,提升交易的便捷性,形成经济社会票据信用生态环境。
随后,高级研究员李鹰就金融科技在票交所、监管部门、银行与非银机构等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目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和数字货币应用已在研究开发中,他认为数字票据有望在票据交易所中实现应用,能为监管操作带来更多便利,将出票人、期限、承兑行、金额等要素预先写入代码加载为智能合约,为尽早发行数字货币提供试验田。但同时也存在处理时间、存储问、隐私的保护、系统本身的升级及安全问题。关于大数据技术的运用,票交所拥有全市场的票据承兑、贴现、转交易、回购等全部明细数据,将成为最大最全的票据市场数据提供商,大数据技术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由于票交所对数据的处置拥有自主决定权,可以根据需要公共服务和商业化运用互相转换,从公共服务看,可以有指数类、余额类、信息类的实时发布,同时进行商业化应用可以包含基础数据及大数据增殖服务。可作为为监管部门的实时监管手段,同时市场利率走势预测方式将依赖大数据,跨市场套利更为便利,它助力商业银行自身授信评级体系从定性分析迈向定量分析,推动商业信用的市场化。我们相信,票交所的集中模式将在票据业务链积累起全市场完整的数据,使票交所成为重要的票据市场数据载体。在人工智能方面,可设立人工智能电话客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时捕捉交易机会,利用AR/VR技术对远程交易员进行身份识别等。
高级研究员秦书卷认为2016年票市“有破有立”,“破”主要集中在上半年,中国银监会史上最严票据监管文件、频繁暴露票据风险事件等导致市场交易量急剧萎缩,“立”主要反映在下半年,中国人民银行下发文件大力推广电票、上海票据交易所挂牌成立,萎靡的票市看到黎明的曙光。对于中国票据市场发展趋势,他认为短期内电票224号文对市场带来票据电子化和融资票据化的巨大变化,中期随着票据交易所系统二期的建设,系统将在交易主体和交易产品上不断扩容,远期票交所系统将继续扩容,交易主体连接一级市场的企业和二级市场的非金融机构,快速高效标准化的票据市场形成。作为城商行票据中心的负责人,他从商业银行经营票据角度对商业银行票据经营转型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首先应尽快培养客户和分支机构签发电票、贴现电票适度引导客户“流贷银票化”,“项目贷商票化”,并且提前布局信贷转型,同时应看到总行级交易能力是未来银行盈利重点,转帖考验团队对市场的研究和精准判断能力、票据资产的配置能力,在风险控制方面,未来重点是市场风险和道德风险。
研究院研究员精彩发言引起了现场激烈的讨论。其他的与会代表也围绕票据市场发展进行深入讨论。
针对商业银行的债券业务目前大多由总行集中在银行间市场上交易,某国有商业银行代表提出了疑问:交易所时代的票据业务是否也会逐渐过渡到由总行集中经营?他说到,当前商业银行票据交易业务的经营模式,大部分是由分行分散经营,部分银行设有总行专营机构,一定程度上集中经营二级市场业务。交易所时代,一是票据业务的金融市场业务属性更强,需要资金的规模化运作,提升议价能力能高;二是票交所带来风险转换,需要更加专业的研究和风控支持;三是规范化的创新加快,需要集中力量研发;四是与其他金融市场业务板块的联动加强,需要统筹资源和联动营销。对于分行的票据规模调节问题,由行内解决,即通过系统内转贴现实现。行内调节不过来的,由总行统一对外调节。总行借鉴债券交易经验,构建专业的票据交易团队、研究团队和风控团队。分行可以发挥属地优势,营销当地的区域性金融机构,推荐给总行开展交易,并负责对推荐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估和跟踪,协助总行控制风险。总行和分行之间进行利益分成,实现全行利益的最大化。
某国有商业银行票据业务中心代表认为,2016年票据市场发展情况可用“票据风险事件、224号文、票交所”概括。监管下发126号文、224号文,支持发展电票业务。12月8日,票交所正式开业,对票据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心剂。票交所成立对票据业务发展带来一系列挑战。引入多元化交易主体,对未来银行类业务发展带来不确定性挑战;交易型业务对资金头寸及流动性管理带来较高要求。市场风险形势也影响着票据业务发展。一是票据业务信用风险凸显,呈多发、突发态势,并有可能因票据纠纷引发法律风险;二是市场风险影响因素叠加导致管理难度增加;三是需要健全各类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细化不同类别和等级风险事件的报告路线和处置措施,对操作风险管理提出新要求。四是合规监管更趋严格。票交所成立是票据业务发展的机遇。一是多元化市场参与主体为同业客户合作创造机会,多层次的客户营销服务体系、优质客户合作的空间,拓展了同业客户的交流渠道,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全新的沟通交流及业务合作方向。二是多元化市场参与主体促进票据服务创新。通过拓展托管业务,打造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开展信用增信,增加非息收入来源。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票据部代表谈到2016年初爆发多起票据风险事件是必然的,根本原因是主流业务模式的风险大,但经营人员的风险管理能力低,应辩证看待老模式,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投研水平。电票224号文的发布,简化了贸易背景的审查,扩大了转贴现市场的参与者,提升了电票在整个票据市场中的占有率。他阐述了票交所四个重要规则:一是追索流程的改变将提升直贴成本,二是纸票在贴现环节的操作成本仍然很高,贴现利率将更高,三是新增增信保管业务,但预计其业务量不会大,四是新增的买断式回购业务会逐步替代质押式回购。针对2017年票据行业发展方向。他认为今年业务的重心为电票,企业开票量将回升,利差空间将上升。应在七个方面应对票交所的改革。一是分析2016年票据利率走势的研究框架,认为投研能力将成为未来业务的核心;二是划分业务模式,利率类业务重和信用类业务需要配备不同的团队进行操作;三是针对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四是交易型业务应使用公允价值法,持有到期型业务应使用摊余成本法;五是交易型业务的FTP定价方案需改进;六是组织架构向集中经营转型,信用类业务放在分支行,而利率类业务集中运营;七是票据咨询及投顾委外业务将会成为创新类新业务。
某城市商业银行总行票据业务部代表进行以“债权债务登记—金融创新、发展的基石”为主题的发言。他认为,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创新中不乏以规避资本监管,绕开信贷规模的控制为目的的同业、资金业务。缺少对原始债权、债务的集中、统一的登记及认定,会导致信用类资产债权、债务关系不透明,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及央行的政策难以落实。他提出商业银行办理的信用类业务应坚持“风险守恒”原则,即企业的原始信用风险在整个金融体系内只能将风险进行转移。建议由票交所对所有金融机构发生的信用融资行为进行原始债权、债务登记,信用产品的包装、转让必须转让登记。金融体系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总量恒定后,货币投向容易掌握。利用这个平台人民银行能够精确地、有针对性的制定货币政策和管理目标。实现了债权、债务登记功能,我国商业信用管理体系有了基础。在原始的债权、债务登记基础上,扩大直接融资和资产证券化的规模,创新直接融资的产品及交易方式,线下的非标准化的类信贷业务可转化为场上标准化的直接融资业务,分散信用风险,丰富投资渠道。
某城市商业银行代表则另辟蹊径,谈了谈他对电票时代下纸质小额票据的发展的看法。他认为 在以票据交所线上交易为主流的电子票据时代,纸质小额票据可能不会马上消亡,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商业银行仍然可以在其中寻觅到商机。近年来,银行承兑汇票的业务量增长迅速,票据在小企业回款占比逐年攀升,但小额票据贴现难一直困扰着小微企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商业银行小额票据贴现的意愿不强烈。为破解这一难题,某城市商业银行也在积极努力去研究探索,设立“小额票据贴现中心”,因地制宜制定相应措施。有效缓解了辖内小微企业票据贴现困难的问题,帮助企业提前兑现沉淀资金,提高了企业资金周转效率,进一步主推本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针对小额票据的发展,他提出了一些具体工作措施及建议。首先是集中管理,化零为整,通过把各家分行的直贴的小额票据,定期移存到总行票据中心,由总行票据中心统一运作,形成规模优势,从而降低单位成本;要转换思路,进行产品创新,可以把价格较高,而流动性较差的小额票据通过票据资管计划或者ABS产品打包运作,一方面可以提高票据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可以充当银行调控规模的手段,提高小额票据的综合回报;不断优化票据贴现业务流程,将产品及服务下沉中小企业客户,积极改造升级票据管理系统、信贷管理系统、电子票据系统;需要建立了专业的票据业务部门,培养了专门进行纸票交易的审验专业人员,与同业客户形成差异化的竞争;要积极与当地人行沟通交流,了解最新再贴现的政策。
在数个小时的讨论后,研讨会圆满落下帷幕。本次研讨会从多角度对票交所的成立和票据市场的发展进行了讨论与交流。研究院亦将继续着力搭建票据合作平台,共享优质资源,以促进票市更好地为商业银行创新发展服务。让我们满怀希望,在后票交时代的征程中不断前进。
客户热线:010-83686528 传真:010-83686528-8003 投稿邮箱:news@oilone.cn Copyright 2012 oilon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石油壹号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338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532号 未经石油壹号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