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萍 北京报道
2月3日,贝达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原副总裁兼销售总监沈海蛟、首席化学家胡邵京于1月26日、25日因个人原因相继辞职。贝达药业一位区域销售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沈在贝达药业上市之前就在被收权,于2016年3月曾提出辞职;而胡并不经常到公司,几乎没有在公司任何会议或场合出现过。
贝达药业证券部某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他们属于正常离职,目前工作都已交接完成,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营。
值得注意的是,贝达药业当日还发布了其主要产品埃克替尼(一款治疗肺癌的分子靶向药)已进入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医保支付目录的消息。在外界看来,贝达药业是希望用后者来对冲前者的利空消息。
不过,贝达药业也坦言,埃克替尼进入医保“以降价换市场”会导致销售收入以及营业利润短期内出现下降。而且埃克替尼的主要竞品对其市场亦造成威胁。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在中国的专利已于2016年到期,根据CFDA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国内已有25家公司申请了吉非替尼的仿制、28家公司在申请厄洛替尼的仿制。
两核心高管离职
贝达药业在上市3个月后即发布两位核心高管离职的公告,引发外界各种猜想。
贝达药业称,沈海蛟所负责的销售管理工作已与公司资深副总裁万江先生进行了良好的交接,其辞去副总裁职务将不会影响公司相关工作的正常进行;胡绍京所负责的相关工作已与公司副总裁兼研发中心主任 JIABIN WANG进行了良好的交接,其辞去首席化学家职务将不会影响公司相关工作的正常进行。
资料显示,截至前述公告披露日,沈海蛟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其通过浙江贝成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杭州贝昌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承诺管理。
据了解,沈海蛟为贝达药业副总裁兼销售总监,曾在葛兰素史克、罗氏等公司担任大区销售经理、全国销售总监等职务,拥有近20年医药销售经验;胡邵京为贝达药业首席化学家,加拿大西蒙弗莱赛大学化学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在贝达药业主要为主持新药研发和知识产权部工作,在肿瘤、肥胖和糖尿病、中枢神经以及抗炎新药研发有十多年经验,是贝达药业五名核心技术人员之一。
有分析认为,二人对公司未来不看好,与现任董事长在发展战略等方向存在分歧。
对此,贝达药业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上述各种传闻不可信,上市公司人员离职属于正常流动,会因为个人身体原因、个人人生规划等因素进行调整。“近年来贝达药业一直在做销售团队的培训,整个销售工作会正常开展。”
另有报道指出,贝达药业现在创始团队在趋于分散,如原来负责在美国帮助对接国际合作及项目的原副董事长张晓东,正在退出贝达的研发和经营业务;负责研发工作、主持完成了贝达药业主营药“埃克替尼”的总裁王印祥,兼任首席科学家工作重心则放在贝达药业旗下公司做其他药品研发。
上述区域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沈海蛟因为被收权于2016年3月提出离职、王印详与董事长丁列明的权力划分出现问题而离开的。“胡绍京并不经常出现在公司,几乎没有在公司任何会议或场合出现过;张晓东可能就是负责项目谈判,并不完全服务于贝达药业,我们几乎没有见到过他出现在任何部门的邮件中。”
另贝达药业招股说明书显示,贝达药业控股股东贝成投资合伙人贝达药业原副总裁王晓洁、财务经理蔡晓霞、企宣总监/监事黄玲均于IPO前夕离职。而同样,康宏药业IPO前其核心技术高管、全资子公司康弘生物7项专利发明人的俞德超蹊跷离职。
康弘药业解释称,在俞德超任职后期,因与康弘药业在公司未来发展战略、新项目的选择和引进以及在他参与引进及开发的部分技术上存在不同的看法,最终又因个人原因俞德超提出辞职。
“在发展一定阶段后,很多公司都会出现类似的现象,对公司发展战略、权力的争夺、高层收权等,甚至出现各种内讧,核心人员出走对于公司的发展肯定会有很大的影响,如上述俞德超的离开直接带走了很多研发项目,并且成立了公司,与康弘药业形成一定竞争性。”一位业内分析人士指出。
竞品爆发或后续三年无新药
2月3日,贝达药业还同时发布了其主要产品埃克替尼已经进入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医保支付目录的消息。在外界看来,贝达药业是希望用后者来对冲前者的利空消息。也或从侧面证明沈海蛟的离职不会影响贝达药业的销售渠道。
但从贝达药业2016年业绩预告看,进入各地医保亦未能大幅提升业绩,该预告显示,2016年其业绩变动幅度为-10%-10%。埃克替尼是贝达药业主要收入来源。据2016年5月贝达药业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该公司98%的营收来自此药。
此前,在药价“国家谈判”中,埃克替尼“以降价换市场”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范围。对此,贝达药业坦言按照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结果,埃克替尼销售价格将较目前价格下调超过50%,这会导致销售收入以及营业利润短期内出现下降的情况。
与此同时,埃克替尼还面临着主要竞品对其市场亦造成威胁。据了解,埃克替尼的主要竞品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在中国的专利已分别于2016 年4月23日、2016年3月到期,根据CFDA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国内已有25家公司在申请吉非替尼的仿制、28家公司在申请厄洛替尼的仿制。
贝达药业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共有20个在研项目,其中涉及的6个1类及2类新药在研项目,4个项目已取得临床试验批件,BPI-3016项目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并申报临床试验,BPI-5014B项目计划将于2016年完成临床前研究并申报临床试验;其余14个在研3类及4类仿制药也有部分已经完成了临床试验。
不过,上述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新药研发周期漫长,再加上现在BE资源紧张等,贝达药业在这三年内或者更长时间营收只能依靠埃克替尼。有分析报告称,贝达药业2020年之前不会有1、2类新药上市,2017-2019年顶多有一些3、4类仿制药上市。
对此,贝达药业证券处相关负责人亦未否认。
值得注意的是,贝达药业埃克替尼目前亦无法获得海外市场收入,并坦言没有海外市场拓展的计划,因为受制于《技术出资作价入股协议书》的制约以及市场因素的考虑。
据了解,贝达药业的前身贝达有限于2003年1月成立。2002年11月20日,丁列明、杭州济和科技投资有限公司、BETA签署《技术出资作价入股协议书》,三方同意合资创办贝达有限,BETA以所拥有的专利技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美国临时专利号60/368.852)作为技术投入。
BETA 同意该技术在中国境内(包括香港、台湾、澳门)的所有商业权全部转让给贝达有限,贝达有限拥有全权在中国境内进行开发和生产的权利。后续有关该技术的改进成果也归贝达有限所有。
|
客户热线:010-83686528 传真:010-83686528-8003 投稿邮箱:news@oilone.cn Copyright 2012 oilon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石油壹号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338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532号 未经石油壹号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