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播不停:

美国可能对朝鲜实施石油禁运、航空禁飞等制裁  |   世界海拔最高高速公路隧道贯通  |   爱国者董事长称银行申请获批   |   第11届榆林国际煤博会明日开幕  |   中美能源对话:公用事业监管与清洁能源政策  |   美国康菲石油公司:油价在50美元/桶的水平将使页岩油产量增加  |   印官员呼吁靠甲烷以解决印度高度依赖石油进口现象  |   蓟县进一步抓好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工作   |   煤炭石油:港口库存低位 荐5股  |   核电——世界三大电力支柱之一  |  
您的位置: 首页 >  石油人物

石油工人张弟新的“荒野人生”

来源:     责编:张昊     发布时间:2017-04-24

(原标题:石油工人张弟新的“荒野人生”)

 

新华社银川4月22日电 题:石油工人张弟新的“荒野人生”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许晋豫

从钻井工人、卡车司机到采油工人,43年间,长庆油田第九采油厂石油工人张弟新过着远离闹市、亲人疏离的“荒野生活”,同自己的父亲一样,将自己的大半辈子献给了祖国的石油事业。

荒野中的漫长坚守

两间小平房、3台昼夜不息的“磕头机”、标准操场大小的作业区,在漫天的风沙下若隐若现,它们也组成了位于黄土高原深处的长庆油田第九采油厂刘二增中心站。今年59岁的张弟新作为中心站的采油工人,16岁进入长庆油田以来,他做过钻井工人、卡车司机,于2008年转岗成为一名采油工人。

“转岗后我就来到这个站,后来调整过几次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言语不多的张弟新说,当时住的还是铁皮房,冬冷夏热不说,这里风大到能把房顶吹翻,只得用土把房子围起来。

当初大学毕业刚到第九采油厂上班的陈靓曾到刘二增中心站锻炼,说到当年的生活她记忆犹新,陈靓告诉记者:“这里的冬天既长又冷,晚上睡觉不仅要穿着衣服,还得戴着帽子和口罩。不到一周,一起来的十多个大学生走得只剩下两三个。”

刘二增中心站距离村庄较远,视野所及只有绵延荒山。天地虽广,但因工作要求,张弟新的活动范围仅限于中心站的“一亩三分地”内。为方便管道检修中心站地面并未硬化,除了抽油机的日常维护,平整地面、锄草、修筑防火墙也是采油工人的分内之事。

大山深处的生活是孤独且艰苦的。中心站的食材和饮水统一配送,房子前的3立方米左右的蓄水池池底结了一层绿苔,一张条桌和一口电饭锅便是厨房,有时忙起来张弟新就凑合着吃点方便面。记者在他简陋的卧室看到,一箱箱方便面、饮料将床下塞得满满当当。由于中心站严禁吸烟,张弟新养成了喝茶的习惯,茶非好茶,却能排遣寂寞,一杯茶也是他接待客人最拿得出手的东西。

“白天看荒山、晚上看星星的孤独生活一开始谁都受不了,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张弟新说。

两代石油人的奉献

张弟新和他在长庆油田做了一辈子司机的父亲是我国的第二代和第一代石油工人,他们用自己的血汗换来汩汩流淌的石油,把自己的终身献给了祖国的石油事业。

1968年,10岁的张弟新跟随父亲从甘肃玉门市来到宁夏盐池县大水坑镇,这一待就是将近30年。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的盐池县早年沙患严重,生活环境恶劣。张弟新说:“当时住的毛坯房,一夜之间,沙子就顺着墙根堆积起来,堵得门都开不开。当时父亲20多天才回来一次,晚上我们一家子都不敢出门。”

说起大水坑的生活,当年的一个故事至今都让第九采油厂党委书记、副厂长郁星心酸不已,他说:“那时交通不便,一对夫妻常年在山里看守油井,他们的孩子7岁时才第一次到镇上,孩子看到路边几个学生跳皮筋就站着不走了,在他的世界里,跳皮筋就是最好玩的东西。”

在这样的条件下,16岁时,张弟新成了一名石油工人。前3年,他在钻井队工作,当时钻井主要靠人拉肩扛,年少的张弟新力气不足只能硬着头皮上,大伤小伤稀松平常。“上班第一天我的肩膀被压烂了,但第二天还得继续工作,就这样新伤摞旧伤折腾了一个多月,肩膀磨出了茧子才适应。”张弟新说。

更让张弟新印象深刻的是第一代石油工人的奉献精神。“他们几乎是在拼命工作,就像油田的劳模王英,连续工作五天五夜,站着都能睡着,因为太拼,他们中很多人没等到退休就去世了,‘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气魄那可是干出来的。”张弟新说。

后来,张弟新成为长庆油田采油三处的一名司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无疑一份体面工作。但他们主要是“在山沟里转来转去”,依旧过着与家人聚少离多的生活。“油井的各类设备都靠我们运送,需要24小时待命,尤其是下雨下雪天,在山里开车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不小心就是车毁人亡。”张弟新说。

家在城里的山里人

虽然在1996年就已在银川市安家,但张弟新更喜欢称自己为“家在城里的山里人”,他苦笑道:“你看我脸晒得这么黑哪像个城里人?我在山里的时间可比在城里的时间长得多。”

为了照顾孩子,1999年,张弟新的妻子放弃工作一心照顾家庭。现在张弟每月新上20天班休息10天,休息期间,他主要是陪陪妻子孩子,做些家务,和朋友聚聚。张弟新说:“很多人觉得我们回家后花钱大手大脚,什么都舍得买,那是因为我们对家人有亏欠。”

去年,张弟新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在银川市的一家私企上班,今年油田招工时张弟新便自作主张替儿子报了名,结果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他笑着说:“家人反对也能理解,一方面现在的年轻人耐不住寂寞、吃不了苦,另一方面可能我也是个‘坏榜样’吧。”

明年,张弟新将正式退休,在他工作的43年里,他见证了我国的石油事业从人拉肩扛到数字化管理的巨变。现在,通过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各站点的运行情况一目了然,还能通过外输管线监测系统及时处理管道泄漏等突发情况。让数字说话,听数字指挥,一张数字编织的网把分散的各个站点连接起来。

 

张弟新向往着过普通人的生活,他说:“咱就是个普通的石油工人,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说不上啥大的贡献。退休后我想把亏欠家人的补回来,做一名好丈夫、好父亲,做一回真正的城里人。”

石油壹号网
http://weibo.com/oilone/
本期调查 热词奥迪 巴西汽车 绿色建筑

真的假的?奥迪用二氧化碳和水造出柴油


0人
0人

真的假的?奥迪用二氧化碳和水造出柴油[全文]
客户热线:010-83686528 传真:010-83686528-8003
  投稿邮箱:news@oilone.cn
Copyright 2012 oilon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石油壹号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338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532号
未经石油壹号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