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8岁的路宪章,是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的一名退休职工。与荒原为伴,以石油为伍,他把最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石油事业。
路宪章是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的退休职工,路宪章告诉记者:“我们国家,在建国初期,石油产量很低,只有十几万吨原油产量一年,当时贫油国的帽子压在我们的头上都很沉重,我们一定要在我们的中国大地上找出油来。”
继大庆石油会战之后,1964年,三万多石油工人汇聚东营,展开了又一次石油会战。那一年,路宪章25岁。
“我们那一代人,抱着一种爱国的,为民族争气,为民族争光,这种意志吧,参加了当时的石油会战。”
“我们打了三间草棚子,盖完了以后还不干,水涝涝的就住去了。挖管道,这些管道都是人抬肩扛,不论职务高低都是这样。那时候大家都抱着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路宪章说。
住着草房子,喝着黄河水,1965年1月25日 ,坨11井成功喷油,成为我国第一口原油日产过千吨的油井。
“就高兴得了不得。因为这个井在胜利村旁边打出来的,这里就叫胜利油田。”路宪章解释说。
此后,胜利油田陆续发现了27口千吨井,成为全国第二大油田。
“整整四年没有回家,乡亲们给我说,你的母亲经常站在村头往东看,应该说大部分的那一代人,亏欠父母,亏欠家庭。”路宪章回首往事,感慨颇多。
1998年,路宪章从胜利采油厂退休,在社区老年站干起了志愿者。
“我们的青春,是百分之百献给了胜利油田,我在这里待了五十多年了,有乡愁的话,这里,好多我的青春故事。”路宪章说。
“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采访结束,路宪章唱起了《我为祖国献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