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份石油出口国决定延长限产协议半年之后,中东的危机以及石油存量过大的消息成为油价意外走低的原因。从今年2月至今,油价下行压力加大,最低降至42美元/桶,随后出现小幅反弹至45美元/桶。诸多因素冲击之下,石油价格的走势变得扑朔迷离。
决定油价走势的最根本因素是供求关系。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增长决定了石油消费是否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显示,去年世界经济的增速为3.1%,今年的增速可望达到3.5%,这意味着对石油的需求将会稳步增长。油价至今未出现反弹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供给方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那就是美国的页岩油生产。它对于石油供给侧的影响,需要上溯到2014年11月开始的“第一轮石油价格争夺战”。
第一轮石油价格战:页岩油坚持到了最后
2014年11月,为争夺市场份额而发生在传统石油生产国和美国页岩油生产商之间的“第一轮石油价格战”,以非美国的主要石油出口国大幅推动增产开始。根据当时石油出口国的计算,新兴的美国页岩油产业的生产成本大约维持在每桶70-80美元之间。在世界经济形势低迷,对石油需求增速下跌的情况下,石油出口国推动“不减产”甚至是“自由生产”措施,导致世界石油供给量从2014年的9412万桶/日增加到2016年的9810万桶/日,油价从2014年1月的每桶107美元左右一路下跌到2016年12月的每桶55美元,其中从2014年12月开始油价就一直维持低于每桶80美元的价格,持续至今。理论上美国的页岩油价格已经跌破成本价,将会出现页岩油公司减产和破产潮流。
在这为期两年的“价格战”中,页岩油生产商承受了巨大的损失。报告有一系列数据作为证据:连续两年,美国石油投资比2014年减少46%,近百家小型石油公司破产,动用钻机数减少近80%,20%的石油从业人员失去工作。到2016年,美国石油产量比2015年高峰产量减少了100万桶/日,但是,包括页岩油在内的致密油等非常规石油产量仍旧占美国石油产量的50%左右。有趣的是,经历了考验后,美国页岩油的生产成本却大幅度下降至每桶40-50美元。2016年有美国分析者认为,只要油价维持在45美元/桶左右的水平,美国的页岩油的产量即可保持稳定。由于美国石油产量的减少,国际石油价格从2016年1月的30美元/桶一路上扬至10月的49美元/桶。
在2016年第四季度,美国石油产量再度恢复增长。分析者认为,这是经历了严酷的淘汰之后,页岩油产业将资金和技术集中在了效率最高的产油区,从而增加了投入和产出的效费比。这基本上宣告了“第一轮石油价格战”以美国页岩油产业存活而告终。
第二轮价格战已经开始?
2016年11月,石油出口国(以欧佩克和俄罗斯为代表)达成了15年以来第一次限产协议,决定将限产国的日石油产量降低120万桶,从此将不受限制的增产这一方针调转了180度。有分析认为这个决议在2017年2月份执行率达到94%,当月石油价格达到55美元/桶。5月,石油出口国会议决定将限产协议延期半年。
很难判断限产协议的目的是争夺市场份额、打压美国页岩油产业还是为了抬高油价而解决自身的财政困难问题。因此,没有明确的结论认为“第二轮石油价格战”已经开始。但是,在限产协议延期前后,石油价格又开始走低,到本文截稿时止,油价维持在45美元/桶的水平上。这显然完全违背石油出口国对限产协议的期待。
油价走低的因素既有经济的,也有政治的因素。首要因素是石油库存的大量增加。相关计算表明,2014-2016年间石油生产供给严重超过需求,给世界石油带来大约13.8亿桶的库存,其余的一些分析则将库存数额确定为11.3亿桶左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在3.5%左右,高于2016年的3.1%。逐渐复苏和增长的世界经济或许会为石油库存清仓。但是现在尚无法预计,需求方的增量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缓解这种库存压力。
其次一个因素是美国政府正在转向一个比较保守的经济路线。特朗普政府寄希望于振兴传统的产业,包括能源产业来为美国经济注入活力。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议就是这种经济路线的证明之一。在中美消除贸易赤字的“百日计划”当中,美国向中国增加能源出口被列入谈判重点。这些迹象表明美国增加石油生产和出口的政策已成定局,不会因为油价在目前出现暂时性的低迷而改变。
唯一的问题在于,美国的增产空间还有多大。事实上美国的石油产量即使不增产也超过1000万桶/日,与沙特、俄罗斯日产量接近,是“千万桶俱乐部”三个成员国之一。俄罗斯因为受到西方制裁石油产业缺乏投资,增产潜力有限。油价博弈主要在美国和沙特之间展开。
最后一个因素是本次限产协议延期后的执行程度如何让人怀疑。近期出现的沙特等国与卡塔尔的外交危机,伊朗核问题协议可能半途而废,中东局势继续动荡,很有可能使限产协议名存实亡。在这一问题上仍旧需要观察。
于是,在需求的预期可确认的情况下,油价取决于供给方,即石油出口国和美国石油产业两者之间的博弈。这里有两个模式可供参考:其一,石油出口国限产带来油价上涨,则美国页岩油获得足够的回报预期,投资增加,带动美国石油增产,增加供应,带来油价回落,限产协议无效;其二,石油出口国取消限产带来油价下跌,则美国页岩油产业受到打击,但仍旧维持一定生产能力,等待下一波行情。综合结果显示,除非需求方对石油的消费量大增,石油产量将维持在一定的低位。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能源安全研究所本周发布的《世界能源发展报告》预计,本年度的油价将在50-70美元之间企稳,达到供求关系之间的“再均衡”。但由于报告起草期间尚未发生限产延期、库存被曝大量增加和中东一系列外交危机等变量,报告起草者在本周北京举行的能源安全智库论坛上表示,50-70美元之间的“再均衡”需要做出修正,降低到40-60美元区间。
尽管压低了油价期望值,主流观点仍旧没有改变2018年全球石油供求达到平衡,2019年石油供给出现不足,油价出现攀升的预期。认为未来石油消费将会增加成为一个共识。供给减速,从而在明年开始一轮油价上行周期。这个观点的根本出发点是,石油的消费需求将会稳步增加。
|
客户热线:010-83686528 传真:010-83686528-8003 投稿邮箱:news@oilone.cn Copyright 2012 oilon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石油壹号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338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532号 未经石油壹号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