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亚洲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地区,但在石油金融交易方面的发展,却愈来愈落后于美国及欧洲,从中国到新加坡,亚洲各地炼油商因而面临遭投机客炒作拖累的风险。
虽然中国的联合石化来势汹汹,与欧洲的维多集团(Vitol)互相竞争全球最大石油贸易商的宝座,但亚洲在石油实货市场呼风唤雨的力量,尚未扩及国际石油期货交易市场。
交易所数据显示,亚洲的原油期货交易迟滞,而欧洲及北美的成交量在过去一年期间已数度劲升至纪录高位。数据也显示,几次最巨大的价格波动,都发生在亚洲营业时段之外。
对产油商、炼油商及石油贸易商而言,这是一大问题,希望获得更大影响力的欲望,可能会刺激中国推出拖延已久且一波三折的原油期货合约,以便更能反映亚洲市场状况。
“在亚洲时段承诺卖出或买进,是个风险,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在夜间交易时段会有什么波动,”日本大宗商品经纪商冈藤商事的策略分析师Kaname Gokon指出。
交易数据显示,布伦特原油期货在亚洲时段的交易量很少超过2000口/小时(每口以1000桶计)。而在欧洲或北美交易时段,交易量通常达30000-50000口/小时。
韩国韩华投资证券精炼分析师Park Young-hoon表示,亚洲炼油商除了对欧洲和美国的力量做出“回应,别无选择”。
这不仅仅是哪个地区主导的问题。大部分转变都是市场行为变化的结果。
加拿大投行RBC Capital本周表示,“观光炒作客(tourist traders)”而非真正的油市状况,愈发在油市中占据主导。“过去油市是受实货情况驱动的市场,不过最近几年,基于算法的市场参与者增多,使油市信息的影响淡化。”RBC称。
受技术和大数据影响,这种变化不可避免。亚洲一大型炼厂的交易员说,“地球另一端金融交易商的反复无常,让我们很难制定与我们精炼产出相配合的对冲策略计划。”因不被允许透露财务信息,这名交易员不愿具名。
虽然美国和欧洲的精炼商和生产商也会受投机客的影响,但众所周知,皇家荷兰/壳牌石油、雪佛龙(Chevron)和英国石油(BP)等西方石油巨头,都有大型金融交易部门,可以帮助它们因应市场大幅波动并从中赚钱。
中国崛起
布伦特原油期货总成交量大幅上升,2005年前每月成交量一般不足100万口,而今年5月则达到创纪录的730万口。迄今为止亚洲在原油期货成交量上升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大。但这种情况最终会有所改变,中国今年就在推出备受期待的上海原油期货合约方面加大了努力。
JTD Energy Services主管John Driscoll表示,“中国想要在全球能源期货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在积极鼓励大宗商品交易和投资。”
该计划的细节受到批评--包括以人民币计价以及预期中的以中国企业为主导--但中国的庞大规模以及广泛的散户交易文化,意味着最终将出现一个高成交量的中国原油期货指标,几乎没人对此有什么怀疑。
上海原油期货目前计划今年稍后推出,中国石化(600028)和中国石油(601857)等中国国有能源企业可能将充当做市商,从而在金融交易中获得强势,就像他们长期以来在实货市场上拥有强势一样。
大宗商品领域已经出现这种情况,如铁矿石、煤炭和钢铁等等。这些大宗商品的中国期货合约最初受到美国和欧盟交易员的普遍排斥之后,已经成为全球性指标。
Energy Aspects亚洲能源政策部门首席分析师Michal Meidan表示,“中国(原油)期货是开发国内市场以及开发出一个亚洲指标的长期策略的一部分。”
客户热线:010-83686528 传真:010-83686528-8003 投稿邮箱:news@oilone.cn Copyright 2012 oilon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石油壹号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3385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532号 未经石油壹号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内容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