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回眸,2017年的中东仍是乱云飞渡,但国际能源市场的反应已不如2016年那般从容。随着市场供需趋于平衡、供过于求局面缓解,国际能源市场对中东形势的敏感度略有提升,美国与俄罗斯与中东相关的布局与竞合,产生的影响未必直接却足够深远。展望未来,2018年,如果全球能源市场供需脆弱再平衡的局面持续,那么中东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力会更加显现。
沙特与伊朗行至十字路口
沙特是中东能源供应国中毫无争议的老大,但其政局动态和经济改革已逐步影响到其能源政策。王储小萨勒曼在强力集权的过程中,格外重视沙特阿美。2015年9月起,沙特阿美就不再由石油部的技术官僚掌控,而是直接向小萨勒曼领导的最高委员会负责。2016年4月,小萨勒曼公布名为“2030愿景”的全面经济改革计划,其中的重头戏就是要推动沙特阿美上市。到了2017年11月的反腐风暴,沙特阿美也遭波及,董事会成员、前财政部部长阿萨夫意外落马,而阿萨夫2017年7月还曾代替国王出席G20首脑峰会,一时风光无二。这种转折也未必不会在沙特阿美上市上出现。此前,沙特阿美被传有意在纽约、伦敦、东京、香港等一个或多个交易所上市,为了争夺这一史上最大IPO,英国首相特蕾莎·梅一年两访沙特,美国总统特朗普则发推特力挺纽约。然而,沙特阿美上市并非没有变数。如果沙特财政状况好转,小萨勒曼或许会如传言所述,转而选择将沙特阿美在沙特国内上市、再出售部分股权给战略投资者。
伊朗局势同样受人关注。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将打击“伊斯兰国”和遏制伊朗作为中东政策的两大重点。随着“伊斯兰国”败退,特朗普对伊朗的出招更为频繁,不仅拒绝认证伊核协议、追加对伊朗制裁,在新版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更是多次点名伊朗。对美国恢复制裁伊朗石油出口的担忧,是支撑国际油价2017年10月上行的重要因素。
冲突热点影响不一
在中东四大冲突热点国家中,大国介入最深、国际关注最多的叙利亚并未对能源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也门、伊拉克和利比亚则情况不同。也门本身的石油产量可以忽略不计,但胡塞武装与邻国沙特的冲突却有激化势头。未来如果事态升级,胡塞武装未必不会攻击沙特油气设施,或是威胁要攻击毗邻也门的曼德海峡上的油轮。这种小概率事件一旦出现,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冲击力可想而知。
伊拉克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基本逃过了“伊斯兰国”的祸害,但受到库尔德自治区2017年9月“独立公投”的冲击。伊拉克中央政府在阻止公投未果后选择动武,从库尔德人手中夺回对石油重镇基尔库克的控制权,当地石油出口受阻,国际油价也应声而涨。库区不仅没能在独立上向前一步,还充分暴露了自身的地缘政治和财政风险,而在当地运营的油气企业可能会承受进一步损失。
利比亚2017年原油产量迅速增加,其意外增产曾是国际油价在2017年6月至7月跌破每桶50美元的原因之一。当前,其产量已达到每日90万桶,比2016年实现翻番还多,但是由于投资不足、安全不稳,该国的增产短期内可能也就到此为止。
美国与俄罗斯的迥异思路
在分析当前中东问题时,美国和俄罗斯是很难绕开的两个因素,而两国对中东能源展现了完全不同的战略思路。美国随着能源产量上升,技术优势扩大,已不再满足于“能源独立”,而是在新版国家安全战略中明确提出“能源主导”(Energy Dominance),宣布美国将积极扩大能源出口,协助伙伴国家实现能源来源多样化,反抗特定国家的能源讹诈。同时,美国也将大力推动新能源和电动车电池领域的技术革新。多年后回望2017年,对中东乃至世界能源市场而言,美国提出“能源主导”或许都是一个划时代的提法。在美国自身就拥有足以改写市场平衡的产能和技术时,它对中东能源的兴趣自然会下降。来自美国的竞争压力,是欧佩克联手俄罗斯减产自救,并且史无前例地严格执行减产的主要动因。
在美国对中东能源兴趣下降之际,俄罗斯却加紧在中东布局。2016年12月以来,俄罗斯购买了埃及地中海巨型祖尔天然气田30%的权益,签订了向利比亚和伊拉克库区购买原油的合同,扩大在伊拉克南部的钻井,向库区提供贷款并准备修建联通库区与土耳其的天然气管道,与伊朗签订300亿美元合同,要在伊朗实现每年5500万吨油的高峰产量,与埃及就修建塔巴核电站达成协议(俄提供85%建设资金贷款),开始就为苏丹建设核电站进行可行性研究,系列动作让人眼花缭乱。无论后续落实如何,俄罗斯在中东频繁出牌的背后,似乎反映了其尽可能掌握更多资源,以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形。
总之,2017年的中东,沙特、伊朗国家发展方向均行至十字路口,地区冲突中有的尘埃渐定,有的方兴未艾。美国和俄罗斯对中东能源一个淡定洒脱,一个抓紧布局。如果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没有超出预期,那么中东的地缘政治风险的冲击,影响可能还比不上美国页岩油增产或电动汽车电池技术进步。(作者唐恬波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