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郝秀敏。王新成 摄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女性的身影从未缺席;放眼今天,女性的优势日益彰显。如今,女性不仅在家庭生活中培育着国家民族的下一代,也活跃在社会各领域,在工作岗位中奋斗出自己的时代新形象。
她们不仅通过自身的钻研,以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了尊重;还为“粗犷”的石油行业增添了一份柔和,对工作遇到困难的同事,她们主动关心帮助,分享经验;对年轻的徒弟,她们以身作则,谆谆教导。
马克思曾说,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衡量。在三八妇女节之际,让我们走近工作中的她们。
“看看资源剩余情况,分离了几个区带及各区带的特征。”2月27日,半个月前就已经办理好退休手续的郝秀敏,依然在岗位上,给她的90后徒弟冯浩讲解着勘探部署图。
郝秀敏,她是采油五厂地质研究所的一名普通的工程师,而她也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8年2月,她光荣退休了,告别了她从事三十多年,不忍割舍的“找油”事业。
“共产党员是块儿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雷锋的这句名言,深深植根在郝秀敏的心里。1989年,在采油工艺研究院从事多年英语翻译的郝秀敏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主动请缨,到刚成立不久,条件相对艰苦的采油五厂从事地质研究工作,在这里一扎就是三十年。
“从小我们就学习雷锋那种对工作刻苦钻研的螺丝钉精神,儿时并不理解,直到我工作了才慢慢体会到它的涵义。”郝秀敏一边说着,一边从办公桌抽屉里小心翼翼地拿出她珍藏三十年的“自制”尺子。
这把尺子表面上看没有什么特别,上面的刻度也已经变得模糊,可见它在那个没有电脑的时代已久经沙场。“这把尺子是我为咱冀中南部油田特制的,用来确定构造深度。它的测量精准度可以和现在的制图软件一较高低。”郝秀敏自豪地介绍说。
它不只是一个测量工具,更是郝秀敏不畏艰难、刻苦钻研、艰苦创业的见证。
三十年前,采油五厂老区递减加快、新建产能接替不上,使油田开发生产面临严峻局面。作为一名科研地质工作者,郝秀敏深感自己责任如山。于是,她就像一颗螺丝钉一样,一心铺在了找油路上,时刻不停地学习、再学习,钻研、再钻研。当时科研条件差,但她硬是用铅笔、橡皮和尺子,手工勾绘出一张张地质图表。正因为有了这些积淀,才有了她在技术上一个接一个的创新和累累硕果。
她大胆构建了成藏模式,研究了何庄、何庄西、深西等潜山等已严重水淹的油气藏,成功地设计了50多口滚动评价井,实施后累计产油55万吨,增加含油面积2.66平方公里,增加探明地质储量317万吨。在对设计精雕细刻的基础上,为了确保钻探成功,她坚持吃住在井场,随钻跟踪,取得显著的滚动开发效果。
在老油区潜山研究中,她一举打破了冀中南部潜山油藏勘探开发30年沉寂局面,先后获得省部级和公司级科研奖励25项,3次获油田公司重大储量发现奖,曾荣获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公司劳动模范、厂标兵、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能成为郝工的最后一个徒弟特别幸运,我能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迅速地成长,都得益于师傅的谆谆教导,师傅就是我的榜样,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时刻不忘努力学习,更加认真工作,将她爱岗敬业的精神发扬下去。” 她的徒弟冯浩流露出了对师傅的敬佩,更有不舍。
“现在的年轻人非常聪明,领悟力强。”5年前,她还担心自己要是退休了,年轻人能挑起大梁吗?作为师傅,她的压力比徒弟们还大。现在,看着自己带出的徒弟一个比一个优秀,她放心了。
“我电脑里的资料,我的学习笔记都留给徒弟们,我希望我的徒弟都能超过我,为企业奉献,为国家奉献。”郝秀敏将自己沉甸甸的笔记本交到了徒弟手中,对他们给予了殷切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