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继艳(右)对机采设备闸门维护保养。 肖滋奇 摄
二十二载,扎根一线埋头苦干,刻苦钻研为油奉献,无私传承桃李满园,使她完成从采油工到大庆油田杰出员工、从技校生到大庆油田技能专家的华丽转身,在石油沃土上扎根、奉献、成长。
她就是第二采油厂第二作业区采油4-6队采油井长——党员邹继艳,今年43岁,先后荣获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五一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大庆油田杰出员工等荣誉称号,已完成技术革新成果25项,其中获国家专利3项、大庆油田重大技术革新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不畏艰苦、永不言败
她是金牌队里的“铁姑娘”
“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不肯吃苦的人。”邹继艳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刚参加工作时,她管理的油水井基础条件都很差,就天天在井上清油污、擦设备、搞维修,哪里最脏最累,她就干到哪里,用独轮车推了近百车的黄土,走十多里路铺垫井场。几天下来,她腿肿了,脸晒黑了,人累瘦了,手上的血泡也是好了又起,工服上布满了白花花的汗渍。
她加盘根、换皮带、修闸门,让男同事都很佩服。短短的一个月,她管理的油水井全部达到样板井。参加工作仅6个月,她成了当时全厂最年轻的女井长。
为了改变抽油机面貌,她对井组28口抽油机进行整体防腐。14型抽油机,横梁无处可踩,坐在6米高的横梁上伸手够不完全驴头、尾轴,大家都拦着不让她上,但邹继艳不服输。“争第一站排头,是干出来的,不干怎么能行。”她戴上两个安全带,爬上爬下贴着机身进行刷漆,不顾胳膊酸疼,硬是干下来了,被称为“铁姑娘”。在金牌队验收中,邹继艳井组管理的井口口获得满分,成为金牌队里的金牌井。
刻苦钻研、技术精湛
她是创效解难的“智多星”
多年的生产实践让邹继艳深刻认识到,干好工作必须把攻克生产难题、降低成本消耗、提高工作效率,作为岗位工作的重点。
她发现进入聚驱开采后,很容易损坏光杆。她认真查找资料,设计图纸,反复琢磨,研制成功了“增程型盘根盒”。经现场试用后,实用效果好、安全系数高,既延长了盘根使用寿命,又减轻了操作难度,得到了岗位工人一致好评。
该厂技师之家成立以来,作为总会副会长,为解决岗位生产难题,她带领会员进行现场“会诊”,解决疑难杂症158项。先后研制“注水井密封圈更换钳”等创新成果45项,其中获得国家专利3项。
去年,邹继艳主动承担起厂群众创新创效基地示范区内24口油水井的管理并担任讲解员,在生产规模扩大,、人员不变的情况下,探索实施了“533”区域联动管理模式,工作效率整体提高。
育人不倦、甘为人梯
她是岗位员工的“好导师”
邹继艳常说:“是油田培养了我,我要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每一名学员,只有大家都成为技术能手,才能把油田建设得更好。”
她将岗位经验与技巧制成PPT课件、录制视频、剖析实物,利用各种直观方便的现场教学,使员工尽快熟悉并精通岗位技能。2015年,在备战大庆油田采油工夫妻技术大赛时,作为教练的邹继艳采取实际操作定点跟班练、理论基础灵活学的培训方法,精心为选手规划每一天的训练项目,设计每一个操作细节,常常工作到半夜,批改的试卷堆积几尺厚。最终,该厂参赛选手获得大庆油田采油工夫妻技术大赛第一名。
十多年来,邹继艳培训的学员中有35人被聘为技师、助理技师,16人走上基层管理干部岗位,共出版发表国家、集团公司等各级专业技术书籍4册、论文5篇,编写培训教材18套、操作标准45项。2014年编写的《油水井作业监督知识问答》等5项生产管理文本在大庆油田推广应用。
踏实、务实、忠实,老一辈石油人的光荣传统在邹继艳身上发扬光大。当新的曙光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大庆萨南油田这片神奇的土地的时候,邹继艳又向新的目标攀登,而她身后留下的是一行深深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