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相国寺储气库相储20井的关闭,相国寺储气库停止了本周期的采气工作,至此中国石油所属23座储气库全部停止采气。这意味着,2017年-2018年冬春季节天然气保战役圆满完成。
回首去冬今春的天然气保供工作,两会期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表示:“这个冬季采暖季有惊无险,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平稳度过了保供保暖工作。”作为供气的主力部门,中国石油坚持把保障民生需求作为第一任务第一责任,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坚决打赢这场保供战役。
自从去年进入供暖季开始,“气紧”的感觉就日甚一日。据中国石油有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这一轮保供形势与以往大不相同。首先是天然气整体需求旺盛程度前所未有。2017年4月以来,我国天然气市场走出了一个“有峰无谷”的奇特曲线。8月,是我国天然气需求的传统低谷期,消费量却逆势飙涨,超过19%。9月非居民天然气基准门站价下调,进一步刺激用气需求。在11月前,天然气消费量就增长了16.4%。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第四季度,消费增速更是高达11.6%,较2016年同期增加33亿立方米。
其次是中亚资源短供持续时间和程度前所未有。2017年11月作为中亚主力气源的康采恩持续欠计划运行。进入12月供气量进一步走低,叠加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输气减量因素,中亚气最高欠计划4218万立方米,给冬季保供造成巨大困难。
再次是局部地区供需失衡情况前所未有。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就煤改气规定了量化指标。仅去年,河北省就增加了200万户左右的城乡冬季燃气采暖用户,冬季采暖用气需求增加20亿立方米左右。有关数据显示,全国煤改气去年增量部分至少70亿立方米。“这样的增速,完全超过正常发展速度。”一位内业人士表示。
针对这种情况,在天然气产运销储贸整个产业链上的每个石油人都紧急行动起来,努力增加每一立方米可能的天然气资源。
长庆、青海、塔里木、西南四大气区开足马力生产,冬季日均超计划500万立方米以上。2017年,在低油价导致投资紧张的不利情况下,中国石油新建天然气产能比2016年有较大幅度增加,使中国石油国内气田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亿立方米。
进口气是维持国内稳定供应的又一重要保障。中国石油国际事业公司提早做好LNG现货采购规划,以往正常至少2个至3个月的工期,经过精细测算,去冬现货资源近30亿立方米在短短数周内就得以落实,极大缩短了采购进程。江苏、唐山接收站满负荷运行,克服大风、寒潮等不利天气影响,创出江苏接收站5天套接3船、唐山接收站单月卸10船的运行纪录。2017年,中国石油进口天然气超过其同期天然气销售量的1/3,为稳定天然气供应做出突出贡献。
作为调峰利器的储气库也开始发挥作用,天然气销售公司提前组织协调,大港、苏桥和板南、相国寺储气库2017年11月9日就分批次提前采气,华北和陕224储气库、金坛应急储气库、呼图壁储气库也相继于2017年中下旬开始采气。进入冬季用气高峰期后,各储气库均已按最大能力采气,日采气量合计已经超过8400万立方米,创历史新高。
尽管多方筹措资源,供应仍旧满足不了巨大的需求。要保证民生用气,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就必须压减非民用气。为最大限度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分公司紧急启动应急预案,按照先内后外的次序首先压减、关停包括油田稠油热采、LNG工厂、化肥、甲醇等在内的石油系统工业用气,每日减少用气2500万立方米。同时,中石油主动退出天津、浙江高端市场每日350万立方米的销售量,由中石化、中海油供应,腾出资源保障河北等地计划外民生用气。2017年12月16日,启动天然气销售Ⅱ级应急压减预案。合计减限非民生用气每天6850万立方米,有力支援了民生用气。
资源越紧,越要加强管理,精细对接、精准执行计划。中国石油总部及区域销售公司专人在岗24小时值班,随时协调解决运行中的紧急情况。对超量用户控压、限流直至关阀。派专人进驻重点用户,解释国家“压非保民”政策,帮助用户科学有效降低用气负荷……一位天然气销售人员感叹道,“现在需要拆东墙补西墙,却要做到墙墙不倒。”
为提高协调供应能力,中国石油还积极推进与中石化、中海油天然气管道互联互通。中国石油西二线在姜家湾阀室与中石化川气东送管道连通,连通后应急互保输气能力可达2286万立方米。中国石油陕京管道与中国石化榆济线、安济线互联,每天输气能力达到1500万立方米。中国石油大港油田滨海分输站与中海油LNG资源连通,最高可达500万立方米。此外,中国石油还在广西、广东等地与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开展管道互联互通工作,提高了协作供应能力。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一场来势凶猛的天然气保供战面前,中国石油人以担当诠释忠诚,众志成城,奋战120多天,基本保证民生用气供应稳定,天然气管网等设施受控运行,圆满完成去冬今春天然气保供任务。(经济日报 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