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抢修集气囊解决了埋地天然气管道泄漏时的燃气控制问题,移动式小型龙门吊解决了在阀室等有限空间内进行吊装维修作业的难题……我们尝到了创新的甜头。”4月24日,管道公司中原输油气分公司维抢修中心主任闫杰说。
维抢修技术创新,安全的“屏障”
维抢修中心的日常工作繁重,且具有危险性。如何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安全性和维抢修效率,成为技术创新的重点。
闫杰说:“我们有设备、有人员、有技术,员工创新的点子很容易转化为生产的妙招。”
稀土永磁是一种新材料,广泛用于航天等高科技领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发现一种以稀土永磁为原料制作的强力磁铁,激发了创新灵感。
但这种磁铁底是平的,不适合在管道上使用。方法总比困难多。他们联系加工厂商,对磁铁进行加工改造,又重新设计了带压堵漏器等部件,最终成功研制出管道带压堵漏器,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应用这套设备,使原有繁杂的抢修程序现在可以由两个人轻松完成,提高了维抢修作业效率。这个项目填补了国内同行业领域空白,解决了大口径管道带压堵漏难题,减少了抢修工程量,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2015年,这个项目获得集团公司发明创新类一等奖。
智能化巡检平台,巡检的“锐器”
“过去巡检时,记录数据、问题需要2个多小时;现在用智能巡检,不到1个小时就能轻松搞定。”在一季度设备季检作业中,枣庄维抢修队自主研发的移动智能巡检平台派上了大用场。
过去巡检,作业人员都是人工记录,再录入计算机系统,记录内容的准确性和巡检的有效性无从查证。有了智能巡检平台,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智能巡检APP整合了表格录入、相机拍照、自动生成日期等多项功能,将站内设备巡检、维护保养、仪表检查等工作,由现场填写纸质表格转变为现场录入数据自动生成表格,实现了生产资料扁平化。
更重要的是,其具有GPS定位功能,通过接入百度API进行坐标和地理位置定位,可生成巡检路线轨迹图,既有助于巡检人根据路线查缺补漏,又方便验证巡检的有效性。
配件国产化改造, 省钱的“袋子”
“经监测,调压阀阀位传感器功能运行一切正常!拿下这活儿,又省了一万多元。”3月初,枣庄维抢修队仪表技术员辛在鹏高兴地说。
他调试完成的RMG传感器是由维修队自主研发的,标志着国产化阀位传感器在冀宁线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冀宁线小雪站和枣庄站的6个国产化阀位传感器更换调试工作顺利完成,为公司节约成本4万余元。
近两年,维修队员工在日常维检修作业中发现,站场的阀位传感器陆续到了使用年限,故障频发,采购进口原配件价格高,且采购周期长达8周。
别人都怕遇到问题,维抢修员工却把解决问题当成乐趣。
专业技术人员在确定阀位传感器内部元器件的参数后,依靠强大的信息网络,先后联系了国内十几家生产厂家,终于加工出与原装部件尺寸一致的RMG和博斯特两种阀位传感器试验样品,安装调试后,恢复正常工作。
维修队队长杨海英给笔者算了一笔账:RMG、博斯特监控调压阀的阀位传感器经国产化改造后,每个从2万元降至1500元、2000元降至400元。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5年里,中原输油气分公司征集到有关安全生产、设备性能改造、工艺革新方面的“五新五小”成果建议达到200余项,其中有10多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有效促进了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