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王鹏飞,让人有些惊讶。凌乱的头发,满脸胡茬,衣服往身上随意一搭,不像企业的副总经理,倒像一个刚从田间地头走来的农民。
应了这身“行头”,他坐不住办公室。不是去北京沟通气源,就是驻扎管道现场,更多的是奔跑在“推销”天然气的路上。6年来,他用脚丈量土地,带领团队使公司由濒临清算到今天享誉临汾,一份执着,让企业华丽转身。
穿拖鞋找市长的企业家
回忆起6年前,一切仿佛还是昨天。
2012年的临汾下游业务,已经被成熟的地方燃气公司占领,而临汾公司没气源、没资金、没用户,举步维艰,濒临清算。临危受命的王鹏飞刚到临汾的那一天,彻夜未眠,抽了一夜的烟,“公司十个人要吃饭,到底咋救活它?”
王鹏飞的老家甘肃会宁是当年红军会师的地方,是有名的贫困县,也是有名的“状元县”,这里走出的人都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王鹏飞同样不服输,他带领员工昼夜兼程,跑遍了临汾及周边所有市县,一边分析市场,捕捉潜在客户,一边找市长,推销绿色的清洁能源。当时的临汾政府根本没听说过昆仑这个名字,更不知道他能干啥,于是,屡屡碰壁。
回忆起那段日子,王鹏飞带着怀念的语气。“每个月要坐上开往上海和北京的绿皮车去‘要气’,为了省钱,就厚着脸皮挤在朋友家过夜。”后来走路走得脚底磨出了血泡,鞋都穿不上,就索性穿着拖鞋去找市长。见到王鹏飞,市长吓了一跳,但就是这样胡子拉碴、邋里邋遢的怪人,反而让临汾市市长和市委书记牢牢记住了他,开始认真聆听他的声音,叫他“西北汉子”。
在跑市场和找市长的过程中,王鹏飞看到了临汾市政府治理环境污染,转变消费结构的决心,看到了临汾百姓对于清洁能源的期盼,更看到了昆仑能源与临汾命运与共的发展机遇。
流着眼泪唱秦腔的“不孝”儿子
步履蹒跚中开拓的市场,在建设中仍旧阻碍重重。
2015年,临汾公司规划建设金殿门站。这个门站的开通将为临汾市再添一路气源保障。然而过程十分艰辛——对手围追堵截,部分村民不理解强加阻拦,工地迟迟无法开工。协调未果,从未喊过一句苦的王鹏飞撑不住了,这个七尺男儿流着眼泪,在风雨中将满腔的压抑吼成了一曲秦腔。
2016年,临汾公司屯里门站开工建设。竞争对手得知此消息后,带了300号人连夜赶赴施工现场,接连4次用切割机切断刚连接好的高压管线。凌晨3时,王鹏飞看着被破坏的施工现场怒吼,“再切就从我身上切过去!”
西北人身上的犟劲再次起了作用。管线一遍遍切,他就一遍遍地连,百姓不理解,他带领员工扛起锄头就下到田间地头。2016年底,两座门站顺利投产。
2017年除夕,王鹏飞终于回到甘肃老家,这一别,整整4年。王鹏飞是个感性的人,接到母亲电话的那一刻,他再次泪流满面。
6年间,临汾公司接通煤层气管线和西气东输一线,打破管网垄断,连通国家能源大动脉,形成了双气源保供临汾及晋南地区,一跃成为临汾天然气市场的领军企业。
不认得家门的“失职”父亲
在女儿眼中,这个父亲太不“称职”。备战高考的紧张时候父亲不在身边,高考前一晚,从工地赶回家的他竟然还忘了家在几层,只能硬着头皮给妻子打电话。但女儿理解,因为这份工作和临汾的蓝天白云有关。
2017年冬季,全国气源紧张形势加剧,临汾市的冬季保供出现前所未有的困境。王鹏飞每晚到现场亲自指挥调度。在专业公司和临汾市政府的支持下,临汾冬季供气量提高300%,顺利完成保供任务,将企业与城市命运捆绑在一起的临汾公司扭亏为盈。
2017年,临汾市大力推进清洁取暖工程,王鹏飞和团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尧都区海资锅炉供气和“三镇一乡”煤改气任务。仅用3个月时间建成连接热源厂至用户的30公里管线,完成2.3万户居民的“煤改气”工作,创造了奇迹。
一封临汾市委、市政府向昆仑能源公司发来感谢信饱含深情,衷心感谢昆仑能源公司为推进临汾市生态环境建设、在临汾市“煤改气”及冬季保供工作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高度赞扬昆仑能源顾全大局、勇于担当的精神。“掉了十几斤肉,值了!”王鹏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