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中国最大的数字娱乐展会ChinaJoy在上海再次开展。受互联网深度影响而持续增长多年之后,文化领域如何实现“有质量的发展”成为聚焦话题,其核心就是如何打造代表当代中国形象的文化符号。
“中国是一个举世皆知的文明古国。而当下,我们也是文化产业体量巨大且发展快速的文化大国。但坦率说,我们带给世界的、尤其是受到年轻人喜爱的文化符号还非常少。所以,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打造出更多受欢迎的中国文化符号,不仅是企业的机会、产业的机遇,其实也是国家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所在。”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CEO程武表示。
根据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过去5年中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速超过13%,几乎是GDP年均增速的两倍。以中国电影市场为例,2017年票房为79亿美元,占全球票房的19.45%,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
然而,能被世界所熟悉的中国文化符号基本都是来自中国古代文化传统而非中国现当代文化传统,更非当前倡导的代表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和今日中国形象的现当代文化符号。
“中国古代文化符号确实具有魅力和作用,但光靠它们而缺乏中国当代核心文化符号,能够向世界展示完整的和充满活力的中国吗?”主持过中国文化符号相关调查和研究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这样发问。
中国仍然只有“熊猫”?
2016年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日本东京作为下一届奥运会举办地所展示的8分钟表演,主角是足球小将、哆啦A梦,以及最后登场的马里奥大叔——代表日本强大的游戏和动漫产业,并且立足于最近二三十年的日本社会形象。
再早之前是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的007、哈利波特和憨豆,伴随憨豆出场,交响乐队演奏的是1985年的奥斯卡电影《烈火战车》主题曲。所有这些都来自英国当代电影行业。
相对而言,中国在类似大型国际活动上展示的主角却相对单一,如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中国8分钟”,虽然极力展示带有未来色彩的“技术中国”,也仍然以“熊猫”作为具体形象。
可以说,目前在中国还很难找到一个可以与“熊猫”媲美的新文化形象。
但是通过改革和开放,中国的文化产业获得持续增长。特别是2012年以来,在互联网文化新业态的带动之下,文化产业规模快速放大,在电影、游戏等多个文化娱乐领域冲击全球冠军市场的地位。
然而,互联网带来的连接便利,也使强势文化符号的扩散更为迅速。
以《复仇者联盟》为例,其作为漫画形象最早诞生于二战之前,一直是美国国内市场的文化形象符号。然而,在近年来电影化的同时,互联网上阐述“复联”形象的资讯和内容几何式增长,最终又引发了其产品的剧增。
2018年5月,最新一集《复联3》在中国上映,首映日当天上午10点票房就已超过1.8亿元,当天的排片占比近七成,票房占比更是高达96.7%
从直接携带星条旗特点的美国队长,到代表美国现代科技的钢铁侠,互联网推动的文化符号扩散使“复联”成为世界感知美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甚至促使观众和爱好者对与之为敌的文化形态产生同样的抵触情绪——比如“从恶转善”的冬兵和黑寡妇,也就是冷战时期苏联的象征。
年轻人如何真心喜爱围棋
对于常见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曾为李光耀等多位新加坡领导人担任中文教师的新加坡学者蔡志礼分析说,“从积极的意义上讲,这些文化符号有助于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自己的文化,使文化能够以直观的形象体现出来。但是从消极的意义上讲,这些文化符号也限制了国外民众对于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中国文化的全面认识。”
他建议,应该让外国民众更多了解中国文化的不同侧面,以便全面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同时,中国文化符号不能一成不变,要注入一些必要的现代性要素。
其实,传统文化的大多数内容都随着时代发展有了或多或少的变化,如传统戏曲数百年来不断演进。但另一些重要的传统文化符号来说,其面貌在两三千年间都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如围棋,最迟在孔子的时代就曾被提到,而此后虽然规则有所变化,但黑白对弈的形态基本未变。
1949年之后,围棋的兴起源自两次著名的中日对抗:第一次是上世纪60年代陈祖德等棋手崛起,取得了与日本职业九段棋手叫板的资格;第二次则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系列中日围棋擂台赛,使以聂卫平为首的新一代中国年轻棋手成为国民偶像。
虽然围棋人口居高不下,但在文化娱乐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学棋者如果没有家长的坚持可能很难坚持。说到底,围棋的形态已难与其他互联网文化产品竞争,也没有新的感召力人物促使年轻人学习围棋。
不过近期青少年围棋爱好者都知道,有一部关于围棋的动漫《女九段》。这部来自腾讯漫画的作品,情节主线是围棋少女为梦想奋斗逆袭,以上亿次的点击排名亚洲动漫排行榜国产漫画首位。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全方位的。7月31日,2018腾讯世界人工智能围棋大赛决赛在中国棋院落幕,“绝艺”在总决赛中以7:0战胜“星阵”,获得大赛冠军。比赛直播的观看人数已突破300万人,单局最高观看人数超过10万人。
更早前,由围棋第一人柯洁九段对阵《女九段》的女主角“云瑞雯”——第一位AI支持的虚拟棋手。所有这些,都大大吸引了年轻人对于围棋的关注。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顾骏在总结青年人如何接受传统文化时说,要在青年人中培育文化自信,首先要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切身体验传统文化同自己的生活并不遥远,由此对传统文化产生崇敬感和亲近感,这应该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首要切入点。
但是,如果仅仅因为“传统文化是好的”,不顾某些内容和形态在今天生活中已缺乏影响力而硬性推广,结果不但难以让人接受,还可能引发负面情绪,让青年人把传统文化“看扁了”。
新时代需要新文创
2018年4月的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上,腾讯集团正式提出了“新文创”的战略构思。
所谓“新文创”,简单来说,就是新时代的一种以IP构建为核心的文化生产方式。其目标和愿景,就是打造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
程武认为, 从“孤立的作品”到“共生的IP”,本质上是文化生产方式理念的转变。围绕IP塑造,行业协作、产业逻辑以及整个商业生态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各个相关领域也通过生态化共生,共同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角度来看,文化产值的快速扩大只是刚刚搭建起一个有支撑力的“底盘”;要想真正做大文化产业,获得产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共同实现,还必须在“高度”上有所突破,打造出更多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符号。
首先,除了产值,一定要关注IP的价值观,关注IP对文化价值的承载。
纵观在全球都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文化符号,无论是美国队长、哈利波特还是火影忍者,除了拥有共通的正向价值观,也都毫无例外地全都根植于各自的民族文化传统之中。
事实上,目前大部分真正能够成长起来的IP,往往都具有极强的中国文化特色。如腾讯动漫《狐妖小红娘》,点击量已经超过127亿次。除了狐妖神话带来的新鲜感,更重要的是故事传递出的友情、忠诚、梦想,激发了广泛的情感认同。
其次,需要更加持续、长线地塑造IP。
第三,需要连接更多元的主体,特别是非商业文化机构。在当前文化机构总体较为传统的情况下,能够为非商业主体提供适度的产业入口,打开更大的文化推广空间,最终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最后则是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
“至于中国当代文化自身,则需要加强世界普遍性的建设,以便让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都能切实感受到中国现当代文化的世界普遍性所自然携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也就是说,他可以不走你的路,但又由衷地信服你的路风光迷人,是世间同样吸引人的多条通往人生尊严和幸福的道路之一。”王一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