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一国经济最主要的驱动力之一。综观发达国家的发展史,消费的增长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美国为例,在拉动美国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居民消费长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早在上世纪中叶,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就超过了60%;此后更是居高不下,2017年这一比重达到68.4%。相比之下,我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尚且不到40%。中国央行行长易纲也表示,中国经济增长已主要由国内需求推动,消费和服务业成为主要驱动因素,对外盈余不断缩小。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数据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结论,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4%,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5%,创下历史新高。在政策层面,也不断有鼓励消费的信号传出。10月初,国务院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的实施方案(2018-2020年)》,提出加快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不断提升消费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表示“在国际环境不稳定的当下,扩大内需将会成为未来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抓手。”
尽管我国居民的消费升级浪潮已经席卷而至,消费也已经取代投资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处在“有钱不敢花”或者“无闲钱可花”的状态。究其原因,付一夫认为,国人的消费潜力目前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要发挥国内消费市场的活力,可以从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商品供给质量以及支持居民消费信贷等方面入手。
美国经验已经充分证明,消费信贷是扩大居民消费的有力手段。但同时美国教训也表明,过度放贷会引发金融系统危机,对经济造成危害。因此我国在推动信贷产品创新、完善信贷市场时要量力而行、适度发展,做到更加严谨地评估消费信贷创新的可行性,力求风险在可控范围内,同时加强监管,避免行业乱象的丛生与系统性风险的爆发。
我国消费金融行业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较快。在市场快速扩容,监管滞后的情况下也出现了种种乱象。在2017年监管加强后,消费金融市场迎来了健康发展趋势,头部平台的优势更加凸显。付一夫认为,一款好的消费金融产品,至少应具备两个特点:第一,能够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与丰富的消费需求,这需要产品具有丰富的消费场景;第二,能够基于大数据分析、反欺诈技术的风险识别系统等手段来实现风险管理全流程的覆盖和控制,以及全渠道的资产质量管理机制,从根本上完善消费金融产品的风控体系。从这个角度看,依托于大型电商平台发展起来的消费金融产品显然更有竞争力。
以苏宁金融旗下消费金融产品任性付为例,它不仅具有电商消费金融产品的特性,还依托于苏宁丰富的线下实体业态构建了独有的O2O应用场景,让消费者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都能轻松使用。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风控体系,据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赵一洋介绍,苏宁任性付在风控方面也具有优势,通过对苏宁线上线下积累的海量用户信息、地理位置、消费行为进行建模分析,苏宁任性付已经具备了对客户信用质量进行高效评估、科学授信的能力,借助自主研发的人脸识别和大数据发欺诈系统等,能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给用户极致的消费体验。
据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嘉宁预测,未来中国的消费金融市场将有两个明显趋势,一是各个消费金融机构将更加紧密围绕自己背后的平台进行产品的规划和布局。二是消费金融产品将会向低线城市和农村市场渗透,这是新的蓝海市场。他同时指出,在市场趋于规范的环境下,头部公司应该积极拥抱监管,践行行业自律,输出风控经验,帮助全行业提高抗风险能力,让更多的中国消费者享受优质的金融服务。
在即将到来的2018年双11购物节中,几位研究员都预计消费金融产品将迎来需求端的提升,在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愈发明确的今年,不少线下商家也将加入到促销的行列,能兼顾线下场景的消费金融产品将获得消费者更多的青睐,以后无论是上网还是上街,消费金融产品都将伴随在消费者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