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东风日产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关于“VC-TURBO”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技术研讨会。来自日产的高级工程师茂木克也先生用一下午的时间和大家分享了这台全球首款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研发历程和技术原理。
可变压缩比,这是一个所有发动机工程师数十年梦想,也是茂木克也先生梦想成真的经历。而这台被称为“黑科技”的发动机,更是日产决心讲好“技术故事”的开始。
可变压缩比到底是什么“黑科技”?
这台全球首款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发动机,其核心优势就是实现了低油耗和高性能的平衡。在驾驶过程中,发动机的压缩比可以从8:1变到14:1,通过压缩比的变化,满足不同工况下对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的双重要求。
大家常听到的压缩比,是指将吸入的空气(混合气)压缩到何种程度。压缩的越多,膨胀的越大,因此能做更多的功,效率也就越高。
这个比例不仅是在加油选择标号的时候会用到,高压缩比有更高的燃油效率,但会有过早燃烧,也就是常说的爆震的风险,而低压缩比可以提供更大的功率和扭矩并避免爆震,但却牺牲了燃油经济性。
压缩比概念示意
而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技术,可以使得一台发动机同时获得压缩比为14的发动机的油耗性能,与压缩比为8的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对比相同功率的V6发动机,日产VC-TURBO发动机可以提升27%的燃油经济性,同时动力性能可以媲美3.0L发动机。
其工作原理,简单来讲是通过一台驱动器控制“L型”连杆,通过连杆位置的变化,改变活塞的行程,虽然在高压缩比状态与低压缩比状态之间仅相差6mm,但却带来巨大的变化。
日产VC-TURBO压缩比可变原理
日产作为首家将这个技术实现量产化的车企,也标志着日产开始了小型化增压发动机替代大型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战略转变。用几个词来总结VC-TURBO的特点,即低震动、低摩擦和低油耗,同时实现高功率和高效率。
这款由日产完全独立研发的发动机,目前已搭载于英菲尼迪QX50上,之后会用于东风日产即将推出的全新天籁。而在此之前,日产旗下车型所使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技术均来自于欧洲合作伙伴,茂木克也先生这样打趣到:“戴姆勒也想了解我们这方面的技术,我们说在了解之前请先把相关协议签了。”
这台发动机将搭载在即将推出的全新天籁车型上
日系车企转投涡轮增压阵营
21世纪初,大众在帕萨特、宝来上率先搭载了1.8T发动机,再到2006年大众EA888的“一炮而红”,很长一段时间里,涡轮增压在大多数人眼中都是欧洲车的专利。而与此相对的,是日系车在自然吸气发动机上的执着。
但事实上,日系车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历史都颇为久远,早在1986年丰田就在Supra上搭载了一台代号1JZ-GTE的2.5L涡轮增压发动机;本田曾在上世纪80年代凭借涡轮增压技术连续4年获得F1车队总冠军和5届车手总冠军;而日产对于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研发,也从20年前便开始了。
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发动机三大发明人之一茂木克也
日系车企普遍认为自然吸气发动机更加可靠同时成本更低,通过技术上的优化同样可以满足动力与燃油经济性的需求。而像马自达“创驰蓝天”这样的技术,也的确将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功效发挥到了极致。
但在中国,这个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愈发成为主流的市场中,无论是消费者的喜好还是政策导向,自然吸气发动机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按照中国《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到2025年,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乘用车需要降到4.0升/百公里。而在车辆购置税、车船使用税等各种税费上,小排量发动机也可以享受更多优惠。
面对这种趋势,丰田和本田先后大规模在新车上搭载涡轮增压发动机,如今日产也加入这个阵营,开始了向涡轮增压的转型。
不来则已,一来便惊人。在很多车企选择了纯电动、混合动力等在内新能源路径时,日产用二十年的投入证明,内燃机也依然有可以突破的空间,未来汽车的发展并不需要完全依赖电动化。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许敏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教授对此这样评价:“VC-TURBO实现的是发动机系统的革命性变化,让压缩比可变是所有发动机工程师一直以来的梦想,甚至是最大的梦想。要一个发动机满足所有工况的要求,并且随时都能达到最佳的效率,基本是不可能的,但可变压缩比实际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相比混合动力更复杂的技术门槛,以及额外的电机、电池成本,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限制和电池衰减问题,通过可变压缩比技术改良的内燃机仍然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甚至可以实现50%的热效率。
日产如何讲好“技术故事”
对于东风日产,我们很久没有遇到过这样一次纯粹的技术沟通会了。而在很多消费者眼中,日产依然是那个与舒适紧密挂钩的家用车形象。而与之相对的,是大众深耕多年的“TSI+DSG”黄金动力组合、是本田的“地球梦科技”、是马自达的“创驰蓝天”……
但其实,日产对于技术的储备是非常深厚的,无论是历经二十年研发的全新发动机,还是在纯电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方面的技术实力,并不逊色于任何车企。而日产需要的,是如何向消费者讲好自己的“技术故事”,告诉大家“技术日产人?车?生活”这句口号背后的价值。
位于广州白云机场的东风日产智行科技体验馆
好在,日产正在加速改变。今年9月,东风日产智行科技体验馆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揭幕,围绕智能动力、智能驾驶和智能互联三大技术领域,通过科技体验装置和虚拟现实技术,让公众可以感知日产智行科技和未来出行生活场景。
2018年作为日产智行科技行动元年,日产轩逸?纯电不久前上市,这是合资车企中首款量产纯电动车;而“智行+”将在今年完成全系主力车型的搭载,这也是主流合资车企中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联系统。此外,包括智行科技体验馆、技术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营销活动正在加速落地,日产也将加快导入汽车智能技术,品牌由“年轻化”向“智能化”升级进发。
或许很快,我们会听到更多“技术日产”背后的故事。